当前位置 | 上海女性 >> 2020三八妇女节 >> 新闻动态 >> 稿件
 
爱心“云结对”,妈妈的活儿老师来接棒
2020年3月06日 15:45

  “妈妈,为什么偏偏是你去?”“大家同为中国人,岂能见死不救!”日前,节目《见字如面》特别版里,这封出自普陀区万里城实验学校五年级小学生王玮豪《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令人动容。小玮豪的母亲杜丽平是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筹)外科专科护士,作为上海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她至今仍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救治患者、抗击疫情。

  这个学雷锋纪念日,普陀区六所学校派出骨干教师与全区七名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子女“云结对”,为包括王玮豪在内的孩子们提供个性化的关爱服务。

  为一线战“疫”工作者解除后顾之忧,上海在行动!记者了解到,在沪上各大中小学校,结合前期的信息摸排,为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工作者等一线抗疫工作者子女开展的教育爱心帮扶工作已然展开。

  一生一策,提供个性化关爱服务

  得知小玮豪妈妈奔赴武汉之后,万里城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就组团成为“多元妈妈”——班主任殷勤是生活指导“妈妈”,通过视频家访关心小玮豪的学习生活情况,协同各学科老师全面关心孩子的学习需求;学校信息处主任孟成燕则是技术指导“妈妈”,为他解决各类学习平台的技术问题。

  在普陀区,七份“结对承诺书”已经正式签署。除了小玮豪,另外六名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的孩子也受到了学校的“个性化”呵护。普陀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吴凌昱告诉记者,这七个孩子年龄跨度比较大,从幼儿园一直到初三,所以他们的学习、生活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此次爱心志愿行动是根据不同学段、不同需求、不同困难的学生,开展的共学行动实施、关爱计划,形成“一生一策”。

  “一对一”,党员教师主动报名

  就在几天前,铁岭中学德育副主任郑凤群老师也主动与该校学生千千(化名)结对。郑凤群还执笔,为千千母亲写去一封慰问信:“您把上海的温度带给武汉的患者,我们会把学校的温度带给孩子,传递温暖,期待您早日圆满完成任务,早日回家!”

  千千的母亲是上海中山医院理疗康复科的医护人员,于2月7日随队出征、在武汉抗疫一线工作了近一个月。为了让千千能够顺利完成线上教育课程,郑凤群特地帮她下载了《傅雷家书》电子版资料,并耐心询问她在学习上的困难。

  根据杨浦区教育局前期排摸的情况,全区支援湖北医疗队所在家庭子女有115名。为此,由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牵头,将对这些孩子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写一封关爱信;向每个支援湖北人员的家庭子女发放一份健康礼包;由党员教师志愿者“一对一”帮助指导支援湖北人员的家庭子女。

  “关心战‘疫’一线人员子女,我们责无旁贷。”杨浦小学分校副校长朱凯说,学校发出倡议、组建教师志愿者团队后,当天,全校所有党员教师均已积极报名参与其中。

  爱心接力,线上教育启动后延续辅导

  在静安区闸北二中心实验小学,一支由30多名党员教师组成的爱心服务团队,也在积极行动。校长赵蔚秋告诉记者,学校摸排发现,有两名学生家长是医护人员,正驰援武汉。为此,两名学生的语、数、外教师就志愿组成了两个爱心接力小组,每天和学生保持沟通,开展学习辅导,为孩子线上答疑。

  在3月2日本市全线启动线上教育后,学校爱心小组的教师与家长沟通后,继续为孩子提供学业方面的帮扶。在这所学校,全体党员教师还缴纳了一次“特殊党费”,大家为医护人员、警务人员子女采购的课外读物和学习用品,目前已通过快递送到了孩子家中。

来源:文汇报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与东方网联合主办,上海女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镜像
沪ICP备 08108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