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居民给派出所所长打分 |
来源:上海公安网 时间:2011年09月14日 |
|
|
由10万余份测评表、1万余人次上门测评、2000余人次上门访谈汇总而成的上海市公安局338名派出所所长“民意成绩单”日前出炉。作为派出所工作的评价指标,“成绩单”上排名前20%的所长将予以提拔、晋升职级、培养性交流或通报表扬。而排名后10%的所长将予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岗位交流、降职甚至免职,其中留任的须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并接受群众监督。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对派出所所长的集中评议将成为上海公安一项长效机制,敦促派出所工作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今年6月起,市公安局在全市派出所所长中开展“进百姓家、进民警家”活动,要求派出所所长走进辖区老百姓和民警家中,倾听意见与建议。7月上旬至8月上旬,上海公安又组织对派出所所长履职情况和派出所工作情况进行民意测评,一改过去对派出所所长评价单纯由“内部考核”说了算的方式,变为民意测评与分县局内部考核各占50%。民意测评的对象除辖区居(村)委书记、主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警风警纪监督员代表外,还在每个辖区随机选取的300户居民家庭,全市总计将向全市5360个居村委10万户左右家庭发放问卷,并上门访谈街镇干部2000余人。为保证测评的客观性,全程由第三方独立完成。
“过去委托第三方进行调查,结果让我们很疑惑:各项工作数据很好,但老百姓的满意度却不高。”浦东公安分局杨园派出所所长顾铁军道出了不少民警以往的“委屈”。顾铁军一次在徐路村发现,这里虽安装了监控探头,却因夜间缺少光源形同虚设。他立即与村里联系解决,在18个探头附近安装了光源,当月村内的盗窃案下降了90%,老百姓对治安的满意度立即上升。
“老百姓的感受最直观,他们关心的是治安好不好,案子能不能破。”普陀公安分局东新路派出所所长叶新华也坦言,“双进双评”活动正在改变着公安工作的观念,“群众感受的分量在我们心里大大增加了。”
直接接受老百姓的监督与评价,让不少派出所所长坦言“有点压力”。不少派出所转变工作作风,以各种方式深入社区和群众。宝山公安分局友谊路派出所将民意信息归纳为治安防范管理、服务工作等4方面12件重点事项,对非涉警信息也主动妥善流转处置。同济公寓一套106平方米的居民房被一家饭店用作群租房,周边邻居怨声不断。所长张卫华和社区民警陆新国一面与饭店总经理沟通,一面与房东陈清利弊,并表示派出所可协助提供相关信息。7月11日,租赁双方撤销了租赁合同,16名饭店员工则在辖区规模租赁房“宝友之家”找到了落脚点。
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派出所也和居民形成良性互动。7月14日,闵行公安分局虹桥派出所所长陶兴炜巡逻时接到求助,一名女青年放在地铁口的自行车失窃,但现场没有留下线索。陶兴炜把手机号留给当事人,表示有消息会立即通知,她有情况也可及时反映。一回派出所,女青年就发来短信:“你是我遇到的第二个和蔼可亲的警察。”这让陶兴炜颇有感触:为什么案子还没破,老百姓却能理解和支持?“群众是通过民警的一言一行来认识和评价公安工作的,要让他们满意,就要做到态度好一点,办事效率高一点,处理问题公正一点,遇上困难帮忙一点。最终,派出所工作会更好一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