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平安世博
打造全方位多层次治安防控体系
来源:上海公安网 时间:2011年09月22日
  上海市民吴女士说起9月13日的事就连连称奇:那天5时许,她上班路过康定路,突然被一名男青年抢去随身携带的背包。惊魂未定之际,也就刚过5分钟,一辆警车来到了她的身边,警车上押着刚刚抢她背包的男青年。原来,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民警从监控录像中目睹了吴女士被抢一幕,迅即指令街面巡逻民警出动,及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追回被抢背包。

  “还没报案,案子就破了。”吴女士惊喜交加。

  视频巡逻与实兵巡逻相结合,警社合作消除治安盲点。近年来,静安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人眼”、“天眼”共护平安

  作为上海的中心城区,静安区近年来成功创建“平安城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始终名列前茅。“盯着街面的,不仅有巡逻民警、特警、便衣力量,还有无处不在的‘天眼’。”静安分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在等级化勤务机制规范下,全区形成了多元、综合、互补的街面防控格局。派出所专业巡警队伍开展网格化日常巡逻,分局特警开展驻守式巡逻,公安、武警开展联合巡逻,刑侦部门的便衣侦查队根据实战需要对“两抢”、扒窃、拎包等犯罪开展打击,社保力量构成街面治安巡逻队。

  与此同时,分局顺利完成了图像监控系统三期建设,形成了由1个分局监控中心、5个派出所分监控中心及千余个监控摄像点组成的图像监控网络体系,实现了对全区所有交叉路口、重点要害部位、治安复杂场所的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分局还积极推进车辆牌照识别系统一期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了对车道图像监控装置等的安装调试,逐步构建起严密的图像实时监控网络,在治安防控、打击破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1月至8月,全区街面刑事案件同比下降8.03%,通过图像监控系统查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16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92名。

  警社合作互动共治

  9月15日傍晚,静安分局曹家渡派出所内,平安志愿者张先生和他的同事们正整装待发。他们将深入社区和有关场所,向市民群众宣传防火防盗措施,并将身边的大事小情及时传递至派出所。

  “最严密的防范是全社会的联防,最大的安全系数来自于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和支持。”静安分局负责人说,警民良性互动的根本目的,在于警社双方促共治。

  近年来,静安分局进一步健全群防群治队伍,不断挖掘社区人力资源,主动动员和吸收热衷于社区工作的新退休、待退休及有专业特长的居民加入群防群治队伍,为群防群治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并根据防范工作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努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与居委会、物业公司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建立了联系协作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针对部分辖区技防、安防设施不到位等情况,积极督促房产开发商或物业管理单位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小区防护栅栏、防盗门等物防设施及周界报警、电视监控、楼寓对讲等技防设施,并落实相关维护保养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盲点和隐患。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静安区进入民宅盗窃案大幅下降,商务楼宇刑事案件同比下降6.8%。

  部门联动责任共担

  最近,家住江宁路的刘女士被隔壁群租邻居闹得寝食难安,她走进街道综治中心反映情况。一看,社区民警也在此办公,治安、消防、卫生等问题一并反映、解决。刘女士说:“职能部门合署办公、齐抓共管既避免居民多次往返,更能切实解决问题。”

  为实现派出所警务工作与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结合,今年以来,江宁路派出所率先试点,按照“平安联创、治安联防、矛盾联调、人员联管、问题联治”的工作要求,将派出所日常消防监督、治安防范、矛盾调解、实有人口管理、平安建设等工作融入到街道综治中心工作平台,在街道综治中心设立警务站,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手段,努力实现公安派出所与综治中心的无缝衔接。

  与此同时,静安分局主动加强与区工商、卫生、文化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组织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最大限度地提升整治效能,并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效。截至8月底,共处罚娱乐休闲场所14家,查处“黄赌毒”案件175起、“黄赌毒”违法犯罪嫌疑人237名。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联动机制不仅促进了和谐警民关系,也提升了公安机关的社会治安管理效能。”静安分局负责人说。

 
上海市公安局、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