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救护车被分隔为三个独立区域,拥有独立发电机、亚低温治疗仪等设备。昨天,全国第一辆全隔离多功能重症监护救护车在上海正式启用。据悉,这辆救护车历时三年研究,投入近80万元。明天这辆救护车就将正式待命,主要用于急诊传染病患者的运送。
记者看到,全隔离救护车被巧妙分隔为负压隔离区域、医生消毒换服区域、医生家属驾驶员混合区域。其中,封闭的医生消毒换服区域成为连接另两个区域的“缓冲地带”,医务人员在离开患者所处的隔离区域后,便把受污染的衣物留在换服区域,从而降低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三者间的交叉感染几率。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救护车上还有着不少“法宝”。在负压隔离区域设有紫外线、臭氧、喷雾三套消毒系统,在运送传染病患者的途中,将根据不同的病情开启相应的消毒系统。对于那些重度高烧患者,车载亚低温治疗仪可对其脑部及身体进行物理降温,帮助维持基本生命体征。车载的排气系统保证了患者相对集中负压通气、家属和医务人员独立通气。抢救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气也将统一送入隐藏在救护车底部的“回收箱”。而首次在救护车上加装的独立发电机则保证了车内所有设备的供电。
据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介绍,本市急救中心业务量长期维持快速上升的高位运行态势。去年全年急救车次达28.57万次,急救人次26.13万次,分别较上年增长10.4%和10.31%。在过去的两个月内,出车次数最高峰达一天1161次。今年本市急救系统还将建立全市统一的120调度指挥系统,引入医疗优先分级调派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