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虬江路523弄装上电子门,老邹十分高兴。
邹克耀凡客体的警民联系卡。(资料图片)
东方网记者桑怡3月26日报道:一个五十多岁的社区老民警,一个口若悬河的讲话艺术家,一个蹿红网络微博达人,以上三项都是对虹口公安分局四川北路派出所民警“小眼潮爸”邹克耀的称呼。24年的社区民警经历造就了他“居民出气筒、社区守门员”形象。
开“专家门诊”让204只抽水马桶入户 老邹的管辖区域毗邻虬江路旧货市场,有棚户区有老房子,新老上海人杂居,涉及24个省的外来人口,房屋共用部位寸土寸金,是居民们的必争之地,一旦有改动,很容易发生矛盾。2年前,政府为居民们改善生活条件,决定在该地区安装抽水马桶。居民们盼望了几十年能告别马桶的生活终于有了希望,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安装的部位如何切割,谁都不肯让步。 “有力气的,捞起袖子,开始抢地方;老实的,没有办法,开始挠头皮。”抽水马桶安装始终没有落实。 老邹台子一拍,当起了“和事佬”,召集社区里能“讲了算”的“意见领袖”先开居民大会。“你们现在僵着,不装抽水马桶,错过这次机会,可能要在等几十年。”老邹开始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再说,邻居之间为了这点小事争吵,不值得,以后如果大家都不住在这里了,怀念起来,蛮尴尬的。”这一说,居民们都开始松动了。 为了更好的协调此事,老邹特别设立了“专家门诊”,为实在无法商量的居民“摆平”位置问题。30多次,他都亲自上门,用皮尺量尺寸、用粉笔划位置,这样坚持了5个月。终于解决了204只抽水马桶入户的问题。他说:“一旦划定,立刻施工,一分钟也不能耽误,就怕居民们又反复。” 邹式幽默化解邻里矛盾 老邹也坦言,小区里的许多问题没有办法解决,但能通过社区民警的工作来缓和、稳定。“一句话说的人家跳、一句话说的人家笑”在老邹看来,讲话是门艺术。虽然他是地道的上海人,说话有点“海派清口”式的幽默,但处理起新、老上海人的矛盾,也是得心应手。 近来,辖区里几位老年人反映,邻居一群湖南小青年,做饭顿顿地道湖南辣椒,油烟飘散出来,呛得老人家眼泪一把、鼻涕一把。也不好意思和邻居们直接反映,怕伤了和气,求老邹帮帮忙,老邹当然一口答应。 “哟,地道的湖南辣椒,厉害厉害,我老邹可不敢尝。”乘大家都在做饭,老邹和湖南乡亲们聊起了“辣椒文化”,有的甚至连地道的湖南人也没听说过。“湖南辣椒辛辣味儿重,是为了驱寒养生,可在上海不需要,吃多了反而容易上火,我来给你们推荐个本地辣椒吧。”经过老邹这一说,还真有效果。他还从中联系,给这家装上了个抽油烟机,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小眼潮爸”是微博红人 自从微博兴起以后,老邹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沟通、展示平台,立刻在东方网、新民网开了实名认证微博。果然不出多久,就有社区里的人在微博上跟老邹反映问题:“虬江路523弄的独栋房,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物业管理,周边治安环境堪忧。”老邹立即前去走访,居民们都说,希在通道处装扇电控门,增加安全系数。收集民意以后,老邹拉来街道、居民代表开起了“听证会”,最终商议决定双方各拿出一部分资金把电控门装起来。居民楼里,还派出由三位常住老人组成的电控门维护小组,对电控门的安全、养护进行把关。由于“凑了份子”居民们对电控门都很爱惜。“用了一年多,电控门完好无损。”老邹说,从这以后,在这里胡乱进出、乱停乱放车辆的情况几乎杜绝了。 还有一次,老邹帮一对无法在虹口民政局登记结婚的青年,开具户籍证明,使他们顺利登记。小夫妻登记后感激的给老邹发了条彩信,拍下了他们的结婚证书,称老邹是他们的“证婚人”,老邹也欣喜的把照片放上了微博。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举动,马上得到了年轻粉丝的关注,迅速蹿红成了微博红人。 老邹深感微博的传播力巨大,常常发些防范提示、社区舆情和居民们沟通交流。为了更好的吸引年轻族群,他把警民联系卡改成凡客体的,并附上微博地址。现在,老邹每天下班后、吃完饭,总要看看微博私信,查查居民们的建议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