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警务风采
桑拿天空调房外他们累并快乐着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周宽玮 时间:2010年08月04日
  上海连日极端高温,火辣辣的太阳能把人的肌肤晒得刺痛,但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空调房外,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坚持着自己的工作,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他们,感谢他们为了这个城市的正常运转而默默奉献,感谢他们超负荷劳作还抱有一颗快乐而感恩的心。

  在这里,我们记录的只是各个岗位的缩影,我们无法计算出烈日下辛苦劳作的具体人群,唯有希望借这样的方式,可以向这个城市里和你我一样的平凡工作者以致敬,也借此送上我们的关怀——三伏天不宜过劳,露天作业尽量避开烈日高温时段。 

    交警变“焦”警一瓶防晒霜一星期不到就涂完

image

顾之峰在烈日下指挥交通。

  一瓶防晒霜一个星期不到就用完,但“小白脸”还是晒成了古铜型男,自我调侃为晒焦的警察,简称“焦”警。

  昨天,在徐家汇中心执勤的英武帅气的年轻交警顾之峰,在地表极致温度60℃以上的烈日下,在喝掉约7升矿泉水仍无需排尿的情况下,面对大型车喷出的一波波热浪挥汗如雨,一招一式地将繁忙的大客流指挥得井然有序。

  上海的交通有三纵三横交叉点,徐家汇港汇广场前的十字路口就是其中的一纵一横,纵向的华山路和漕溪北路,横向的肇嘉浜路和虹桥路,将路口十字划开,作为一条承载南北门户的交通据点,高峰时段每小时通过6000多辆机动车,交通和指挥压力巨大。

  今年28岁的顾之峰,从事交警工作3年,这3年全都投入到徐汇支队四中队徐家汇港的执勤。由于家住闵行,小顾一大早要挤1小时的公交车到徐家汇,先到中队部(休息岗亭)换上制服,再走到400米远处的十字路口,正式上岗,开始一天的疏导指挥工作。

  夏天天亮得早,热得也快,7点钟开始工作的小顾已能感受到朝阳的热度。一天工作9个小时,分白班和晚班,一次交通指挥3小时左右。

  昨天下午4点,烈日被乌云遮蔽,没了烈日炙烤取而代之的是闷热湿汗。在交叉路中间,由于车流巨大无条件安置太阳伞,身高1.80米的小顾只能独自站在路中央,没有任何防护,在车流不息中一招一式地指挥着。一扭头,一甩胳膊,一抬手,英姿飒爽,但额间和胸口早已汗透,后背的蓝色制服水洗过一般潮湿。没有太阳伞,没有高楼阴凉和周边树木的庇护,小顾的眼角间渗出一滴滴汗水。一辆公交车从他身边疾驶而过,轰鸣的噪音和喷出的尾气和空调热风,让小顾直想避让却又躲不得,“大热天执勤最怕的就是碰到大型车辆,热量太大,但从身边掠过时我们依然要保持立正的姿态,这是工作需要。”

  小顾有一个已经怀胎三月的妻子,体恤丈夫工作的辛苦,妻子给小顾备了防晒霜,结果“不到一个礼拜,就快用完了。”小顾说,这两天特别热,自己的皮肤虽然涂了防晒霜,但还是晒脱了层皮,也黑了一圈,为此,队友调侃他为“焦”警,即晒焦的警察。说完,小顾腼腆一笑,说:“其实在这种天气下执勤的同事,都一样,全是焦警。”

  临别时,小顾朝记者轻挥一挥手,说“你辛苦了”,随后又开始指挥工作。

    机场行李装卸员挥汗如雨也要做到轻拿轻放  

image

挥汗如雨的行李装卸员戎亮。

  没有树荫、风扇,为避免安全隐患甚至不能戴遮阳帽,在地表极致温度60℃的炙烤下,仍要将旅客的行李一件件,轻轻拿起,轻轻放下。已在虹桥机场停机坪上工作了10年的装卸工戎亮说,无论正午或黄昏,他的工作必须保质保量,确保每件行李都能完整、迅速地被装卸到指定目的地。

  戎亮的工作说起来十分简单,就是将行李、货物或是邮件,在指定时间内,搬运到指定的航班上,或从航班上卸下。但这看起来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却需要莫大的毅力和耐心。“根据规定,每个航班的保障时间为40-45分钟,也就是说,要在这个时间内,将货品全部搬运完毕。”

  他所在的虹桥机场航空服务分公司地面保障服务科实行轮班制,值班时,戎亮凌晨4点接班,直至当日最后一个航班落地,一般来说,一天他和同事们需要保障80个左右的航班。装卸员工们保障一个航班,每人平均需搬运40至50个行李箱,其工作量可想而知。

  在机坪上,没有任何遮阳设备,帽子有可能被吸入飞机发动机,也不能携带。“只要进入机坪,衣服便会被汗水浸透,鞋子里面也都是湿的。”戎亮笑言,回到带有空调的休息室内,衣服上便会出现一个个硕大的盐花。不久之后,这片印记又会被新的汗渍覆盖。

  经常有行李箱因被塞得过满而破裂,如此一来,装卸员的整理工作倍增。“我们希望旅客们都能把行李扎牢绑紧,这样,装卸员的工作便会更顺利。”

  小白菜站7个小时还能再坚持

image

  汤晨江正在岗位上用毛巾擦汗。

  汤晨江是上海师范大学广告专业的大三学生,昨天已经是他第9天在世博园C片区越江线的欧洲区站做志愿者。“我每天至少会喝掉三四瓶盐汽水,像可乐一样有气,喝起来很爽,还补充了身体需要的水分和盐分。这也是我抗暑的秘诀。”汤晨江说。

  汤晨江上岗前接受了培训和两天的实训,“一开始回答问题没这么快,可能还要翻翻手册,不过现在我都很熟悉了。”汤晨江说,“在越江线站点,除了维持秩序外,最多的是回答问题。”现在一分钟里,他能回答五六个游客的问题,“诀窍就是要快速回答,不能在这里造成人流的集聚。”说着,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

  对于需要长时间回答的问题,比如欧洲区的各展馆在什么地方,出园口在哪里,怎么去上海火车站、上海南站等问题,汤晨江全部熟记在心。“还有不少人会问外滩是不是就是后滩,我就会跟他们解释,然后告诉他们外滩的地理位置和出行线路。”

  现在,汤晨江的工作时间是下午3点半到晚上10点半,虽然在越江线做志愿服务,不用在烈日下暴晒,但时刻夹杂在人流中,他为此也专备了自己的“防暑法宝”,清凉油、百草油、清凉鼻舒吸入剂、金嗓子喉宝、西瓜霜含片、毛巾、防晒霜、创可贴……“如果有游客中暑了,我的防暑用品也能马上派上用场。”汤晨江腼腆地笑笑,擦了把汗。

  送水工于师傅大热天出汗顺便减减肥

image  

吃力蹬车的送水工人于师傅。

  胖胖的送水工于师傅整天笑呵呵,一副没心事的样子。

  一件灰色格子衬衫搭配一条灰短裤、脚上蹬着一双球鞋,整天骑着一辆三轮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三轮车后面有个漆成绿色的大箱子,箱子里装着一二十桶桶装水。于师傅说:“来上海干送水工这份工作其实也挺好,至少可以减肥,我刚来时210斤,现在只有180斤了,主要是出汗多,特别是夏天。”说完憨厚地笑笑。由于整天在户外工作,于师傅肤色黝黑、身体结实。

  连日高温,即使站着不动也可以感觉到身体在户外的明显不适和太阳直射引起皮肤的刺痛,于师傅被晒得黑中透红的脸上永远挂着豆大的汗珠,他最频繁的动作就是用手抹一把脸,但没过多久,汗水又开始从他的额头上“生长”出来。

  于师傅是安徽人,今年三十好几,一个人来上海6年,老婆在老家务农,一子一女都在上初中,他说干这份工作一个月可以赚2000多块钱,基本都寄回老家。

  于师傅的送水生活从早上7点钟开始,先从单位获知当天送水任务,安排好路线,然后买一副大饼油条填饱肚子,“不然没力气啊。”于师傅笑呵呵地说,接着骑着他的三轮车在自己分配到的地区开始挨个送水,“基本就是南北高架到延安中路,从复兴中路到襄阳北路这块地段的几幢大楼,都是常规顾客,一个楼一天得五六十桶水。”于师傅补充说,“当然还有散客咯,一桶两桶也得送啊,服务业嘛。”

  于师傅的三轮车后面的大绿箱子里,最多可以塞30多桶水,每桶18.9升,也就是将近600公斤分量,怪不得于师傅骑车的速度和平常人步行的速度差不多,特别是转弯的时候显得特别吃力,他说他从巨鹿路的水站到第一个目的地基本要花上两个多小时,回去空车的话则只要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问他这么大热的天气受得了吗,他笑笑说:“习惯了就好了,最累的就是拎水桶的过程,要把水桶从车上拎到推车上,再从推车拎到每个房间,水是死的,人是活的,有时候手会很酸,但睡一觉就好了。”

  于师傅中午会回单位休息一个钟头,换个衣服,下午再出发。“不然身上都是汗,衣服黏在身上很不好受,还有味道,影响别人。下午干到5点多回家,吃个挂面,喝瓶啤酒,看看电视新闻,就是一天了。”于师傅说,“6年来一直住在水站,夏天没有空调,但有电扇,也不觉得热。日子就这么过,也没什么烦恼,唯一希望的就是多赚点钱,家里还有老人孩子要养活。”

  60岁环卫工擦洗高架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

image

陈修昇老人在清洁人行天桥。

  昨天中午,炎热的大街上,行走的人寥寥无几,延安中路陕西南路路口的人行天桥上,一个老人佝偻着身子拿着抹布侧弯着腰,用劲地擦拭着天桥的护栏,他黝黑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从里到外的衣服都已被汗水湿透。

  老人名叫陈修昇,他说自己来自安徽,1999年来到上海后一直从事高架桥的环卫工作,做了已经足足有11个年头了。“我今年60岁了,干了这么多年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充实,就像锻炼身体一样,自己现在很健康,每次看着干净的天桥就非常开心。”

  陈老伯的老伴已经过世了,现在他和同样在上海打工的孩子在外环租了个小房子,租房离工作的天桥非常远,每天老人都是骑着一辆电瓶车来上班,在路途上就要花费将近1个小时。陈老伯说,公司规定8点30分上班,但自己一般提早到,尤其现在天气热了,早上会凉快些,现在提早到5点就出门了,6点左右到达工作的地方开始工作。

  当问到用餐休息情况时,陈老伯笑着说:“每天出门前在家炒个青菜,煮点米饭放在保温盒里,就当午餐了,天天如此。”陈老伯每天要在家灌好4大瓶的白开水随身带着,渴了累了可以喝。每到中午休息时间,老伯就会坐在天桥中间的阴凉处,喝喝茶,小眯一会。

  每天擦护栏,捡垃圾清理路面,陈老伯说,对于这样的生活很知足。高温下,毒辣辣的太阳下,他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湿了反而凉快些。”陈老伯笑呵呵地说,一脸的笑容显得皱纹更深了。

 
上海市公安局、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