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敦邦为读者“签售”
戴敦邦观看自己作品
在人们的记忆中,古典传统人物画已成海上丹青高手戴敦邦的艺术符号。根据《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金瓶梅》五部巨著创作的人物画早已享誉海内外。然而近几年,由于时代的需要,戴敦邦又欣然受命,创作了《中华民族人物谱》和《辛亥历史人物谱》。前部共绘56幅,反映了我国56个民族的特点,成为庆祝建国60周年的献礼产品。后部绘人物百图,尽显辛亥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这两次重大现代题材的创作,是戴敦邦画风一次成功的现代转型,同时,更使他作为一位人民艺术家的形象得到了确定。
这是去年8月,伴随着上海书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戴敦邦绘辛亥历史人物画展”也在“展中展”中拉开帷幕。戴敦邦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而精心创作的人物组画,将一段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历史呈现在大家面前。那天,戴敦邦亲临现场,参加《纪念辛亥百年戴敦邦绘人物谱》画册的首发仪式。戴敦邦拿出笔墨印泥为读者签名,一旁的儿子戴红杰帮着代为盖章。早早候在展厅的观众,此刻近距离接触大画家,不由激动和欣喜。
在现场,戴敦邦告诉记者:“画这组画前后经历了15个月。我是抱着对历史的崇敬和对革命人物缅怀之心来创作这组作品的。”望着眼前73岁高龄的老画家,我记得3年前,当他推出新作《金瓶梅》时,就有“封笔”之意。没想到,这次他又推出史诗般的鸿篇巨构,不由为此震惊。在其儿子戴红杰的帮助下,我开始了对他的“追踪采访”。
为辛亥人物他画得眼底出血
这是2010年年初,戴敦邦府上来了位老熟人,他就是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总经理祝君波。老人知道这位不速之客此时来家,准有好事。果然不出意料,祝君波直言相告,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出版社正在议定出版计划,有一重大选题想邀戴老出山——那就是想搞辛亥革命百年组画。
戴敦邦一听,连连摇手道,不行。一是年事已高,已力不从心;二是自己擅长“古代人物”,这“辛亥”虽属民国题材,但已是现代范畴,难度太大。他一边谢绝,一边建议另请高明。
祝君波是出版名家,他掐指一捋,对戴敦邦说,这我早已想过,你说,现在国内谁还能搞这个?只要你说得出,我马上去请。戴敦邦看看祝君波,一时无言应对。而此时,辛亥年那段推翻帝制,结束封建社会的伟大革命已在他的脑海里翻涌。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革命元勋,和袁世凯、溥仪、张勋等封建人物对垒,在历史舞台上演绎得是如此的激烈和精彩。戴敦邦的心情已不能平静:“好,我画!”看到戴先生答应了,祝君波笑着说,画个五十来幅就可以了。不过戴敦邦告诉我,这是客气话。他想,既然答应了,就得认真,决不能含糊。这回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年,画作就按“100”来构思设计了。
就这样,这项工程开工了。戴敦邦说,为这组画他足足用了15个月。要再现辛亥革命这段历史,这不像他以前画“红楼人物”或是“水浒豪杰”,能充分想象。辛亥革命是历史事件,每张画就是一段故事,每段故事都得有根有据。更困难的是,人物都得像。因此,仅读文献资料,就花了他3个月。在绘制过程中,他最大原则就是忠于史实,“就说黄花岗烈士吧,我一边读史料,一边想象,假如我自己身处当时,新婚或者孩子刚学会叫爸爸,就要离妻别子,出门便做好永别的准备,需要何等的勇气!”在戴敦邦看来,将这些用鲜血唤醒沉睡国家的英雄们搬上画作,“必须客观,不容添油加醋”。
戴敦邦《辛亥人物——秋瑾》
戴敦邦《熊秉坤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惊心动魄的历史把老画家深深打动。他很多次被那些年轻的志士仁人为国家独立,为共和而奋勇斗争、慷慨就义的豪举所感动,以至于老泪纵横,夜不能寐。当今画坛的人物画创作,有些艺术家在探寻个人的笔墨情趣,追求作品的戏笔情调,而戴敦邦则以为民族立像,为历史留真的精神投入绘画之中。
去年5月,画稿终于完成。然而,戴敦邦突然感到眼睛不适,其中右眼越发模糊。来到医院一查,发现眼底出血。医生说,小血管爆裂,如果再发展,就会引起小中风。显然这是用眼过度所致,医生当即明示:禁看少动!然而戴敦邦哪里是听劝的人,当听闻读者为见他特来书展买书并索取签名盖章时,他表示,不能让读者失望,便特意赶来书展现场,一签竟是一个多小时。当时记者在现场就感到奇怪,发现陪伴他的儿子戴红杰不时看看父亲,一副不安的神情,原来他是担心出事。戴红杰告诉我,那天回家后,眼睛确又开始充血。专为他治病的老中医责怪父亲太不关心自己,他却谦和一笑说,没事没事,我养几天就好。
连环画中走出了大画家
“戴敦邦,1938年生,自号民间艺人。江苏丹徒人。无学历,曾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教授直至退休。因长期画连环画,一度被推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又担任过上海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但最为合适的头衔还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无扛鼎之作,多数作品为依附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古典诗词的插图,如《红楼梦》《水浒》《西厢记》等。创作连环画《秦始皇》《大泽烈火》《逼上梁山》《戴敦邦新绘长恨歌》等”。
这是戴敦邦自己写的简介。“无扛鼎之作”?真是谦虚之极。不过专家自有评说: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叶浅予赞誉戴敦邦“运用中国画的造型用笔,描绘历史故事人物,是当今独树一帜的高手”。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蔡若虹说,“戴敦邦的画儿会说中国话”。著名漫画家丁聪则言:“他作画的范围,也许无人能与之比拟。他笔下的人物有时代感,对文史作品的理解也很深刻,无论对内行还是一般读者,都会非常有感染力,值得再看,三看。”
圈内的人都知道,戴敦邦的起步确是俗称“小人书”的连环画。他14岁便开始连环画创作,作品《小银燕》《五彩路》在1962年全国第一届连环画创作评奖就上了榜;后来,《陈胜吴广》摘得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举办的插图二等奖;1980年,英文版《红楼梦》插图、《西厢记》条屏、《逼上梁山》获全国连环画创作二等奖。
戴敦邦《西厢记》
戴敦邦为沈寂《上海大亨》插图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著名老作家沈寂的长篇历史小说《大亨》在《新民晚报》上连载,远在北京的华君武看到后立即写信给沈寂说:“应请一画家插图,我想非戴敦邦莫属。”后华君武到上海,果真带着戴敦邦见了沈寂。戴敦邦读完《大亨》,以饱满的热情,用国画技法,采用传统的白描手法,历时7个月创作完成了连环画《大亨》,长达290幅,文图相得益彰。《大亨》出版后,轰动了上海的画坛,并赴比利时“首届中国连环画展”参展。《大亨》被称为当今连环画经典之作,而戴敦邦与沈寂这两不相识的朋友自此后合作了多部作品。
戴敦邦并不因为“小人书”而看轻它,相反为其争得了更大荣誉。1988年他已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而前辈华君武更是“一语中的”:“戴敦邦是当代有数的连环画家。鲁迅曾预言连环画要出大画家,我看戴敦邦就是其中的一个。”
红楼梦持续画了20多年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历经大浪淘沙而光芒四射。戴敦邦说,我与它们结缘,是沾了不少的光。戴敦邦笔下最为人称道的画作,非《红楼梦》莫属。无论是贾宝玉和林黛玉、金陵十二钗,还是丫环妈子,众多人物的站立坐姿、眼神举态,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更为难得的是,从生动有致的人物,你就能感受出“理到、气到、趣到”的故事情节。
戴敦邦的红楼人物为何能如此传神,这是他花大力气的结果。他自己说:“要画好非同年即同月日出生的美人胚子,实非易事。她们的一颦一笑都是在特定而统一的客观环境的规范与制约下的贵族佳人,言行举止不能太出格,所以绝不能以夸张与变形的手法表现与刻画她们。”
戴敦邦新绘《红楼梦》
一部《红楼梦》被戴敦邦持续画了20多年,也研究了20多年,他还是中国红楼梦研究会的会员。尽管如此,每有新作,依然极其严肃、认真。在创作“新绘红楼梦”时,出于对用画诠释《红楼梦》的负责态度,他对原来绘制的后四十回草图不甚满意,竟然将其全部推翻,重新构思。为这部画稿,几年里他几乎回绝了外出活动,甚至患病期间依然捉笔勾勒,不敢懈怠。每每咳喘不止,便以背部撞击门框五十下,以平喘顺气后继续作画。
从戴敦邦的作品里我们可看到,文化传承在其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不仅是他的艺术造诣,更是他丰厚文化内涵的外延。他还是外文版《红楼梦》的插图作者,夺人眼球的画作与生动的脚本对清朝历史有着双重的阐释作用,因而同样受到海外人士的欢迎。
为电视剧《水浒》人物造型
水浒人物画古已有之,惜乎多为单线白描之作。以大气魄,运用国画彩绘语言,完整演绎《水浒传》,成功塑造一百零八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并受广大读者喜爱、获同道赞叹者,无疑当推戴敦邦为第一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戴敦邦创作的连环画《三打祝家庄》一炮打响,令同仁前辈感叹“后生可畏”。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戴敦邦更与《水浒》结下不解之缘。他不仅出版了《戴敦邦水浒叶子》《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图》《戴敦邦水浒人物谱》,还有《戴敦邦新绘全本水浒传》等。
戴敦邦《林冲》
戴敦邦《宋江》
众多人物各具鲜明个性,是一部《水浒》的主要艺术特色。“《水浒传》里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一个人,便有一种说话,真是奇绝!”这是金圣叹对这部名著的评价。戴敦邦以其入化妙笔,将此特色发挥到极致。他画林冲、杨志、呼延灼,着意表现的不在于他们超群逸伦的身手武艺,而是他们的精神世界。以林冲风雪夜奔态势,揭示其于险世路的怨怒之心,隐忍内衷;藉杨志曲背伫立寒风,抱刀欲卖情状,概括其一生偃蹇的命运;写呼延灼手拄双鞭,伏枥老骥不得报国之愿,透出其一腔无奈与迷惘。戴敦邦在画集中塑造的水浒英雄,梁山好汉,形神俱足,无一雷同,个个韵致灵动,处处洋溢生命活力。这一幅幅画,宛若一首首诗歌与乐章,在情辞旋律变幻交响中,恰切传示出人物的各自身份历劫、性格技艺,不断引发读者心弦共鸣,在无涯联想中,获得丰厚的审美享受。
1994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时任制片主任的著名导演张纪中力邀戴敦邦为108将“造型”。戴敦邦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184幅水浒人物造型。当那些画作挂在墙上让剧组主创人员观看时,大家叹服不已。画像中所传达的那种人物性格准确的神情,不仅为导演组选取演员“立此存照”,而且给服装设计、化妆设计等提供了依据。
正本清源图绘争议之作《金瓶梅》
2007年,在戴敦邦迎来艺术创作55周年之际,上海辞书出版社将他“以炉火纯青的国画艺术语言,原原本本地演绎中国文化宝库的历史人物”精编成《戴敦邦新绘中国风情人物》六大本。自神话盘古开天辟地,中及唐诗宋词,下逮元明清戏曲小说中的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达1000多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收录了戴敦邦图绘中国传统名著的“封笔之作”——备受争议的明代风俗小说《金瓶梅》,一时引动媒体的追逐。
《金瓶梅》问世以来,被有识之士誉为警世奇书,但更多人贬其为淫书,并成禁书之首。戴敦邦却认为,应正本清源,《金瓶梅》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第一部不以帝王将相、绿林豪杰和神佛妖魔为主角,而把笔触深入到普通的市井生活中,集中描绘刻画芸芸众生的杰出作品”。在他看来,《水浒传》《金瓶梅》和《红楼梦》这三部名著,有着内在的因缘关系,“《水浒传》和《金瓶梅》就是一种衍生关系,不论时代背景还是地域风貌都在同一时空;而《金瓶梅》则是《红楼梦》的妈,我们可多方面,从《红楼梦》里看到《金瓶梅》的影子”。所以他告诉记者,在数十年埋头经典中画完了《水浒传》《红楼梦》之后,再看《金瓶梅》,觉得“不去涉猎一下始终遗憾”,因此再度执笔。
戴敦邦《金瓶梅》
戴敦邦笔下也有男欢女爱,更于一幅幅画像旁或长或短,发出警世之论,点评芸芸众生,揭示小说悲欢背后的人性真相。画中,西门庆、武大郎、潘金莲、武松等人,无不有血有肉,从气质神态到衣装服饰,更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俗气象。在绘画的构思和技法上,他严格掌握尺度:“我的创作必须是艺术。所有可能涉及到情色的情节,我都绝对地控制在艺术品许可的范围内。比如说,不从正面去描摹,选取更合适的角度,含蓄地表达原著的含义。”
这套《金瓶梅》虽不是全图,但戴敦邦告诉记者,已基本囊括了所有的故事情节。“书中收入了55位人物共计72幅画作,也就是说,没有读过《金瓶梅》的读者,也可从图谱中大致对这部名著有所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