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正文
寻访中华民族的智与美——访电影《一代宗师》导演王家卫
2013年01月11日 08:48

  见到王家卫的时候,他的语调和步伐还停留在民国时代,且轻,且缓。

  这部表现民国武林的《一代宗师》,是其创作生涯中迄今为止耗时最长的一部作品。从念头初起到与观众见面,十余年时间里,他从“一棵树”,见到“一片林”,从一群人的情怀,见到一个时代的风貌。所有人物都在那个故事里自然生长,慢慢交织成一个让他迷恋不已的时代。那个时代,集纳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智与美,那簇光芒直接映入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

  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里子”

  武林之外有更大的情怀

  记者:电影开篇,咏春拳宗师叶问说,“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片尾,他说“千拳归一路”。其实不难发现,《一代宗师》对功夫的表现,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功夫本身,而是呈现出习武之人的一种情怀。

  王家卫:《一代宗师》不是一部武侠电影,而是一部关于武侠的电影,一部武林的电影。我想,武侠是武林必须具备的东西,但武林要比武侠大很多。

  最初拍叶问,我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他是李小龙的师父。我想,李小龙都那么厉害,那他的师父一定更厉害。但在追问叶问身世的过程中,最打动我的却不是他有多厉害,而是他经历了那样一个时代。他是清朝人,出生在宣统年间,一生经历了多么多的朝代更迭和时代变幻。在每个时代,他都碰到一些人,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选择,有的选择停留在了某个时代,有的选择成为时代的“里子”,只有他一直往前走,一直走到最后,并且成为了时代的“面子”。这是他们人生的轨迹,非常动人。

  我慢慢发现,武林不能只讲“一棵树”,而应该是“几棵树”。所以我把一线天这个人物设计成与叶问有着同样经历的人,都经历过战争,最后都来到了香港。最终,叶问成为“面子”,一线天成为“里子”,他们都是一代宗师。

  记者:从“一棵树”到“几棵树”,是从武侠到武林,片中叶问对北方拳派宗师宫宝森说的另一句话也让人印象深刻,“在你看来,这个饼是武林,在我眼里,它却是世界。”是否可以说,《一代宗师》想要呈现的,不是武侠,也不是武林,而是世界?

  王家卫:我想通过这个表现两代人看世界的差异。宫宝森看到的是武林,他看重这些树怎么繁衍下去。而叶问看的不止是武林,而是整个世界,所以他说:“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乎?”最后证明,他的视野更大,他将咏春流传到全世界,而不仅仅是在中国南拳北传。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你拍这些跟现在的人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个电影里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升华,每件事情蕴含的道理都可以映射今天这个时代。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一代宗师”不只是一个人

  记者:影片里的叶问、宫宝森,向观众递传一种虚怀若谷的气度,也许这正是您所说的“大视野”,这是否也代表你对人格境界的诉求?

  王家卫:在做电影前期工作的时候,我访问了很多武林里的老先生。在他们对于过往的讲述中,我经常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信和义,是那个时代最宝贵的气质,这种品质在今天尤为珍贵和动人。包括影片里的很多台词,其实都源自老先生们的讲述。这些话很通俗,但一句话就可以说透很多道理,我们创作的时候会特别希望把这些都放进故事里。

  我拍的不仅仅是叶问一个人,而是一种武林风范。所谓“一代宗师”,也就不是叶问一个人,而是那个时代里的一个群体。事实上,单单“一代宗师”这四个字就花费了我三年时间。我查尽了现有资料,想要追问究竟什么人才能称得上“一代宗师”。

  太极有个讲法,“十年开一宗”,是说十年就可以成为一个宗师,但是“一代”这个概念就太大了,没有具体的定义。怎么去表现“一代宗师”?必须要经历过什么的人才有这个资格?最后我觉得他必须经历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就是影片中宫二说的“不迷不成家”;见天地,就是心里要装得下世界;见众生,就是要把学过的东西回馈众生。这三个阶段是“一代宗师”必须达到的境界,否则你就只是“高手”,而不能成为“一代宗师”。

  记者:您特别强调“见众生”。

  王家卫:中国人的“传灯”意识非常强烈。我看过一个视频,据说是叶问去世三天前拍下来的。最动人的地方是,他突然之间停下来,你不知道他其实是累了,还是他忘记了,他就停了一下,后来继续打下去。我当时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到后来才理解,武林当中有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他希望把他的东西传下去。

  影片前期准备的时候,我访问了超过100位老师,他们不厌其烦地展示给我看,希望把他们知道的、一般不跟人讲的话都跟我讲。为什么?因为他们希望把一些珍贵的东西保留下来,不要让祖师爷的东西遗失在他们这一代,他们有很强的迫切感。

  台湾武术流派洪门第一山头金春山的最后一个山主王进发,曾向我介绍旧时江湖礼数:“脉搏是你的血脉,这个血脉长存,我已经给你了。”老人已经不在世了,但这句话给我很大启发。武学千年,胜负都是过眼云烟。一招一式并非他们属意,他们在意的是整个武林。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庚续一个民族的风范

  记者:影片中的人物身上承载了中华民族庚续千年的传统和风范。这似乎也是这部电影力图表现的精神内涵?

  王家卫:应该说,民国时代的文化风范令我着迷。那时候可以慢下来、可以沉潜、可以低吟,因此而宗师辈出、大师云集。生活在高速时代的我们,有时需要回望。

  那个时候,中国人做事非常讲礼、讲义、讲规矩。比如影片中宫二在火车站跟三爷、五爷谈判,进门先行个礼,这个礼数是很大的。再比如她去马三家替父讨债,站在大雪里说:我敬你是师兄,我不闯你门。这种事情要放在今天,开门进去就打,还会讲这么多废话吗?

  这些为人处世的规矩,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和美。我觉得应该把它拿出来给大家看看,让大家知道我们曾经是这样的。

  宫二这个人物有着非常坚强、饱满的性格,她可以做出一个女人最艰难的决定——不婚嫁、不留后、不授徒,并且至死信守诺言。其实,我理解叶问对宫二的那种念念不忘,是因为这个女人让他回到了一个时代。我想表现的,也正是那个时代。

  记者: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不断面对自我、否定自我、挑战自我的过程,《一代宗师》从构思到上映,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在这过程中,您一定承受了非一般的内心煎熬。

  王家卫:《一代宗师》拍了三年,拍摄过程中的每一天似乎都有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这种感觉有时候是非常痛苦的。

  武行有句古语,“凡是练不好,就是舍不得”。这个电影的拍摄过程之所以这么长,主要是因为里面有太多动人的故事,而最后呈现出来的必须是精华。观众最终看到的影片是两个多小时,但实际上我们拍摄的素材量是非常大的。比如单单叶问和夫人的生活我们就拍了三个小时,两个人都不说话,无声胜有声。在拍摄的过程中,作为导演,我是非常享受的,那个时空特别美,真希望在那里面多待一会儿。但电影本身有长度限制,最终不得不有所取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塑造一个角色,形似容易,难在神似。尽管我们付出了多数观众也许难以察觉的努力,但很值得。走近叶问的征途,让我获得一种超越以往的满足感。那便是叶问乐观、积极、充满正能量的人生智慧。”

  ——梁朝伟(《一代宗师》叶问扮演者)

  “大多数的功夫片是写事,写一个场面,写一场热闹,写一场争斗,《一代宗师》是写人的内心,它表现了习武者的精神特质。这部电影就像拍艺术家一样,承认习武者的独立性和技能学习给他们带来的精神改观。”

  ——徐浩峰(《一代宗师》编剧)
  

来源:人民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