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建国60周年杰出贡献舞蹈家称号
中国舞蹈界有“南有周洁,北有杨丽萍”之说,如今,杨丽萍依然活跃在舞台,并且坐上了正热播的东方卫视《舞林争霸》的评委席,曝光率不低,而另一位舞蹈精灵周洁自1997年悄然一人跑到美国休斯顿后,其身影和踪迹就显神秘,这些年她究竟在做什么呢?
带着疑问,笔者约了周洁面访。一身艳丽的民族风的衣服烘托着周洁窈窕的身姿,让人眼睛一亮,紧接着让人惊艳的是她白皙的肌肤、完美的容颜,几乎不见岁月的痕迹,彰显着她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获得的美称:“东方美神”。
前一阵,正在热播的《隋唐演义》中,周洁饰演了北平王妃,那雍容又优雅的身姿不禁让人怀念起二十多年前她所扮演的纯情、凄怨的丽妃,翩翩起舞、风情万种的杨贵妃……当然,还有很多人怀念周洁作为优秀舞蹈家的精湛技艺、卓越风姿。只是这些年这个优美的身影去了何方呢?
隋唐演义中的北平王妃
“1997年,我去休斯顿学习,后来就一直忙碌于创办的学校,如今已经成立15年了。去年12月8号,我们在休斯敦做了‘花样年华’15周年的庆典,中国驻休斯顿总领事也过来捧场了,美国国会议员希拉杰克森·李为我颁发了杰出贡献奖。”周洁兴奋地说道。
多年的努力,周洁在美国创办的舞蹈学校成为北美地区最杰出的华人舞蹈学校,休斯顿市长李·布朗颁布市长令,11月20日,为“周洁舞蹈学校日”(J&L
Dance School
Day)。中国国务院侨办也非常支持周洁办学,他们赞赏地对周洁说,“你不要把它看成是简单的教学,其实你是通过教学传播中国的舞蹈文化。此外,你是通过教学让海外的下一代,热爱中国,向往中国。这是很有意义的,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口号式的。”
只是不少人总觉得遗憾。从15岁起,周洁先后主演了《半屏山》《凤鸣岐山》《小刀会》《木兰飘香》等大型民族舞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声名鹊起,享誉海内外,并且荣获了建国60周年杰出贡献舞蹈家称号;同时她主演的影片《杨贵妃》《垂帘听政》《解放大西北》等使她获得了电影“百花奖”和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学士奖”的殊荣。她主演的电视连续剧《海外遗恨》《山野》等使她问鼎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及“飞天奖”。
如此累累硕果,本可以继续走下去,成就更炫目的艺术之路,但是周洁却选择了一条艰辛的、默默无闻的路。为了办学不惜在美国休斯敦的大街上张贴招生广告,她手把手地教毫无基础的小朋友,亲自培训实习老师,这在很多人看来,不是大材小用吗?周洁却不这样认为,“海外的经历把特别感性的我变得比较理性,在国内时虽然练功很辛苦,但是帮你的人很多,我都不怎么拿家里的钥匙,但在国外就需要很独立,不能依赖其他人。”
当然也有无奈,“在影视界大家都知道我是个舞蹈演员,但在舞蹈界大家以为我一直在拍影视,我在上海,大家认为我在美国吧,在美国呢,大家又以为我回国了,这样的状态感觉蛮像叶子的。”不过,这只是一瞬间的叹息,周洁马上又乐观自信地说道,“幸亏自己是扎实的,否则不知飘往哪里。往往大家对我的看法和真实的我是不一样的,虽然看起来好辛苦,但是这里面的快乐,只有我自己能体会到。”
外表温婉柔弱的周洁,内心有着一份不可动摇的坚定。当年拍了《垂帘听政》以后,李翰祥导演就希望能跟她签10部片子的合约。后来拍电影《杨贵妃》时,陈家林导演也劝她,你就演电影吧,不用再去跳舞了。好友刘晓庆也曾劝她,你看你跳舞那么苦,拍戏吧,有跳舞的精神放在电影上的话,你肯定没问题。“我都拒绝了。虽然当时舞蹈界开始走下坡路,很难有作品,但我的心还是在舞蹈上,如果能出国演舞剧,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影视剧推掉。”
明明可以走更炫丽的路、过更优越的生活,但是周洁却放弃了,因为在她心中舞蹈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不能用名利去衡量,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评判的。在周洁眼里,舞蹈已经渗透到她的生活中,不需要舞台,不需要灯光,周洁更喜欢在家里独自起舞,享受那份无所求的快乐;不需要注目,不需要掌声,周洁更愿意把舞蹈的快乐传递给学生们,播撒舞蹈的种子,把中国舞蹈之美传递到海外。
“我是属牛的,又是摩羯座,又是O型血,我做什么事都特别专注,一古脑儿往前走。我也要求自己既然下决心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办好。”周洁如此评价自己,语气温和,话语看似平淡却充满了坚韧持久的力量。
与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合影
从炫目的舞台回归平凡
记者:你去休斯敦前,正处于艺术的巅峰期,无论是舞蹈上还是影视方面都很有成就,为何不再接再厉,反而停下来去休斯敦呢?
周洁:我父母当了一辈子的老师,所以我一直觉得文化素养很重要,虽然从小文科比较好,但15岁开始就挑大梁,缺少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觉得有很多欠缺,特别是英文,但在国内事情多,停不下来,无法专心学习,所以干脆咬咬牙换个环境,去休斯敦莱斯大学读了ESL课程;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当时我从艺24年,也想要转换一下,一直这样下去,有点疲于奔命,需要停一停,歇一歇,同时想出去多看一些东西,感受一下美国。到了那里,美国之音等媒体想要采访,我都拒绝了。之前永远在前面被人看,现在我希望能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记者:忽然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周围人会不会无法理解?
周洁:有啊,有各种说法,有怀疑我失恋了,有说我是否搞砸什么了,我觉得这也很正常,你是公众人物,又没有跟大家说什么,大家都觉得你干嘛跑出去啊,但我不想多说,大家可看结果。
记者:后来为何想到办学校?
周洁:1997年,休斯敦的华人区举办了庆祝香港回归的大型演出,当时的中国驻休斯顿总领事吴祖荣邀请我在庆典上表演独舞,第二天华人区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报道了我的独舞,不断地有当地华人带着孩子来找我,希望我可以教小朋友们跳舞。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个老奶奶带了4个小孩,激动地问我能不能教她孙女,那种渴望的神情让我难以忘记。而且,那时在休斯顿华人区,人们一般只从影像中了解中国,觉得大陆比较穷,很不屑一顾,对于中国舞蹈的认识也只停留在扭秧歌或者舞狮上,看到这种情况之后,我觉得既然大家那么喜欢我的舞蹈,我有必要来帮国外的人更多地了解中国舞,所以就开办了第一所舞蹈学校。每年,我都会带美国小朋友回来,一开始他们都不愿意,觉得中国dirty(脏),他们的父母也很着急,后来连哄带骗地把他们带回了大陆,发现他们回来以后完全变了,变得很爱中国,后来我就想不妨在上海也办个学校,他们过来也有个落脚地儿,方便做交流。另外,我也是特别特别地想家、想上海,所以2002年的时候就回到上海又办了个姐妹学校。
2012年12月8日,美国国会议员希拉杰克森.李为周洁颁发杰出贡献奖
记者:不管是舞蹈还是影视,你都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为何选择一条比较默默无闻,很琐碎,需要耗费很多精力的路呢?
周洁:我15岁开始出名,真的有点厌倦名声在外的感觉,希望回归到一种比较平凡的人生,我不希望我的一生永远在尖端上下不来,那感觉也不踏实,让人有一种疯狂的感觉。是的,在舞蹈、影视方面确实还有余地,但是我希望打开我的思路,去追求另外的成功。我真的很明白,什么年龄干什么事,我能在舞蹈上更上一层楼,但我觉得如果能培养更多孩子对舞蹈的热爱,用舞蹈传播中华文化,更有意义。也可能有的人不觉得怎么样,但对我来说,这会让人生更完整、更丰富。
记者:办学校做校长会很累,牵涉到很多方面,比较复杂,期间有过犹豫、后悔的时候吗?
周洁:没有,也不能晃悠,一晃悠又办不成了。大家都说我,办学校干嘛,拍戏才可以挣钱呢。有句话我也经常说,办学校就是从将军到奴隶,就是我为大家服务,拍戏是从奴隶到将军,体会很多人为你服务,我需要有不同的体验。当了那么长时间的舞蹈、影视演员,感觉还是有很多被动与无奈,还不如办学校,还有一种给予大爱的感觉。我很忙的时候,形象也不太好了,大家可能认为你很漂亮,不值得这样,但这是大家的认为,我只要自己开心舒服、心里觉得踏实就行。
记者:现在很多名人也办学校,但不少都是挂名的,你却实打实地花很大的精力亲自教学生,给小朋友编舞,不觉得大材小用吗?
周洁:不少朋友经常说我,你真是杀鸡用宰牛刀,但我不这样认为,我从小觉得擦皮鞋也能擦出一个博士来。一个学校,你可以不去,随便办几个班,找几个年轻人糊弄一下家长很容易,但也可以做出一些彩来,这个彩就是挑战。陈维亚导演也说我,你那么有才华还去做这些,你现在可以回归了。但我认为奥运会需要有人去做,我钦佩他们,但舞蹈教育也需要有人做,需要手把手教,当看到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因为舞蹈而欣喜若狂的时候,我觉得这种成就感一点不比自己在舞台上获奖差,虽然最多只有几千上万个家长观众,但跟普通观众欣赏舞蹈的关注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舞蹈要发展,需要留住人才
记者:在教学过程中,国外的学生与国内的学生有怎样的差别?
周洁:美国的孩子比中国的孩子更有竞技能力、独立精神以及吃苦精神,而且在美国永远也不知道哪家是有钱的,小朋友们的教育完全是平等的,但是在我们国内却能很明显地看到,我认为这方面我们国内的家长应该学习,不要让孩子们从小有很大的优越感,要站在平等的起跑线上。
记者:现在的年轻人更关注的是街舞、爵士等比较时尚的舞蹈,对民族舞反而不怎么感兴趣,对此你怎么看?
周洁: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强迫观众。我们的民族舞要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眼光的编导,把民族舞和时尚、和时代结合起来。上海这边的学校我也会请踢踏舞、爵士舞、西班牙舞的老师过来,我们学习但不能照搬,可以从中感受一下世界的脚步。我们的民族舞蹈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力,如果不发展非要让年轻人学那是不行的,我相信具有中国元素的时尚或现代的舞蹈,年轻人一定会喜欢的。
舞剧《周璇》赴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与著名舞蹈家赵青和周璇之子周伟及陈维亚导演合影
记者:十几年来,在看待舞蹈的观念上,你觉得国内的家长、学生有没有变化呢?
周洁:十几年前,在上海,感觉学生家长都特别实用,就是要考级、要上镜或走专业,但现在95%以上不再是实用主义,就是希望能培养舞感,培养气质和性格,学跳舞不仅能锻炼形体,还能锻炼心灵,包括团队的精神。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容易娇气,学舞蹈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很好的机会。现在很多成人也很热衷于跳舞健身,舞蹈越来越普及。在美国我有100多个成人学生,来自各行各业,大年三十晚上她们都聚在一起跳,他们认为以舞会友比吃饭会友更好,又开心又健康。
记者:你刚才说的普及的情况的确让人兴奋,但是感觉很多专业的舞蹈演员处境不佳,很多找不到工作转行,即便坚持下来,大部分沦为伴舞,成为了陪衬。你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
周洁:这也是我特别担忧的,很多孩子从4岁开始跳舞,一直到大学,学了十几年的专业,最后无法生存,只能转行或者去伴舞,这是非常耽误人的一件事。现在舞蹈有了很大的发展,着急的是,需要人才,现在舞蹈演员的基本工资只有三千多块钱,比保姆都低,年轻人需要理想的坚持,也需要现实的生活,社会应该更多地关心他们,而且不是嘴上的,是真的要有所行动的。文化大发展,不能让文化经济商、文化中间商去拼命挣钱,艺术家却老是苦哈哈的。如果没有艺术家的话,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记者:怎么想到回上海歌剧院舞剧团排舞剧的呢?
周洁:2007年,上海歌剧院的领导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回来。舞剧团曾经非常辉煌,是中国第一部舞剧《小刀会》的诞生地,后来又出了《凤鸣歧山》《半屏山》《花木兰》等很多的舞剧,当时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和重视这个舞团。可以说当时中国舞剧的半壁江山就在我们这个舞团。但是后来状况不佳、将面临倒闭,前辈们都很着急,院领导来找我,觉得我在舞蹈界有一定代表性,多年在海外可能对市场比较了解,希望我回来。虽然我觉得不一定有这么大的能力,但毕竟我是这个团培养出来的,也希望能尽一份力,所以我就回来了。我们先招兵买马、用很少的钱做了一台舞蹈专场《城舞今典》,用现代元素包装经典作品,把年轻人介绍给观众,演出效果很好,为舞团储备了一批商演节目。后又创编了双人舞(夜巷)、女子五人舞(浔阳遗韵)(剑吟)分别获得全国舞蹈大赛文华奖和华东六省一市专业舞蹈大赛金奖,填补了上海歌剧院舞剧团多年来的编创和表演奖空缺,培养和挖掘了本土的编创人才。世博会期间,我们又推出了大型海派原创舞剧《周璇》,用音乐舞蹈的形式表现上海故事,上海风情。这个团20年没排舞剧了,为一举成功,导演的选择很重要,在各种考量下,最后我们选定了陈维亚导演,他也曾和我合作过,是多年的朋友。
舞剧《周璇》剧照
舞剧《周璇》首演谢幕
记者:听说你为请陈维亚上京12趟,起初他因为忙而婉拒你时,你当场掉了眼泪?
周洁:是的,大家都觉得我是“拼命三妹”,但为了这个舞剧,我确实掉了很多眼泪,排这个戏真的很辛苦,遇到了很多很囧的事情,导演生病、排剧缺钱,各种状况都出现过,由于劳心劳力,首演时,我得了带状疱疹在舞台上撑着,真不知怎么撑过来的,任何一个理由都可以放弃,但最后咬牙撑下来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这些年轻的演员们有一种责任。他们学了这么多年的舞蹈,那么专业、那么优秀,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我觉得只有优秀的舞剧才能让他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舞蹈所带来的那种超越金钱的快乐和骄傲。值得欣慰的是,通过这部作品我们推出了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宋洁、陈涵等本土青年舞蹈明星,这个城市需要年轻的舞蹈领头人啊。舞剧得到了专家及观众的好评,赵丹的女儿、我们的老前辈赵青老师在国家大剧院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太棒了!我们中国歌剧院要向你们上海学习啊。这台戏舞台角落里的演员表演时都能投入到落泪,让我震撼。”
记者:这台舞剧还要去美国巡演,会担心国外观众的接受度吗?
周洁:一开始我们也担心,美国人可能更注重动感的或者猎奇的元素,对上海这样写人物的作品不知是否会喜欢,而且我们写人物是写不过好莱坞。不过,之前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的盖斯特沃台长来中国录我们的节目时,非常肯定地说,第一,这个戏拍的时候导演和他是一边拍一边流泪的;第二,周璇不仅是海外的中国人对上海的记忆,对故乡的记忆,也是很多外国人对东方的记忆,他们很怀念那个年代,对那个年代的人物也很感兴趣。盖斯特沃台长表示很高兴能把《周璇》这样的有人文内涵的,有思考的作品介绍给美国。当然,我认为,要想真正获得成功,还需要我们潜下心来不断修改,但是,这是需要勇气和克服困难的。
与美国洛杉矶艺术家终身成就奖Robert合影
记者:接下来有怎样的规划?
周洁:还没想好,我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和调整。作为一个从事近40年并战斗在第一线的文艺工作者,我希望能借文化大发展的机会,为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和传播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实事,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努力去创造一些东西,培养更多热爱这个事业的年轻人。
采访结束了,我深深地感到,现在的周洁并不是她所说的像一片“叶子”,她已经扎根了,深深地扎在了舞蹈事业的传承中,扎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中。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在舞台上、电视前光彩夺目的艺术家,也非常需要像周洁这样主动退身幕后,默默耕耘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