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拍一部有观众、又有自我表达的电影。”这是刁亦男拍摄《白日焰火》的方法论,也是他用了10年,在现实压力和自我坚持下的一种选择。
刁亦男凭借新片《白日焰火》获得今年柏林电影节的最大奖项金熊奖。这是继张艺谋在1988年凭《红高粱》、谢飞在1993年凭《香魂女》、王全安在2007年凭《图雅的婚事》之后,中国导演第4次获得金熊奖。
2月12日,入围今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影片《白日焰火》,进行了官方放映。
首映之前,国际发行方特别为影片做了一场映前酒会。在电影节期间,并不是所有影片都有如此待遇。评委之一的梁朝伟先生当天不太舒服,他本想早点回去休息,但还是出现在了酒会现场。梁朝伟在人群中寻找着导演刁亦男。此时,刁亦男正和他的男主角廖凡接受官方采访,等他们赶回酒会时,梁朝伟已经等了很久。
事后,梁朝伟对刁亦男说,在看片时,所有评委就一直认定《白日焰火》是他们要寻找的那种电影。而且,所有演员的表演都出色极了。
“难以置信。”两天后的颁奖典礼上,导演刁亦男接过金熊奖杯后,努力平复了情绪,说出这四个字。
在刚刚过去的2月14日,柏林电影节上斩获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的《白日焰火》,是当晚最大的赢家。这是继张艺谋在1988年凭《红高粱》、谢飞在1993年凭《香魂女》、王全安在2007年凭《图雅的婚事》之后,中国导演第4次获得金熊奖,也是华人演员第一次获得银熊影帝。
但导演刁亦男是谁?国内的绝大部分观众甚至大多数电影从业者对他并不熟悉,尽管从入围柏林开始,《白日焰火》就被几乎所有评委看好,但宣布获奖的那一刻,原本实至名归的荣誉却有了一种冷门爆红的戏剧感。
8年准备,3易其稿,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哈尔滨经历57天拍摄,然后一举斩获柏林电影节两项最有分量的大奖,这一串数字暗示着《白日焰火》走过的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光荣之路。
在电影界工作了20年,此前刁亦男一向行事低调。这位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八七级”最帅的才子是位标准宅男,他对《外滩画报》说,自己不会开车,很少出门,最大的享受就是在家看书、写作。如果阳光充沛就是恩赐。1990年代,刁亦男是职业编剧,和孟京辉、张杨、张一白、蔡尚君等人既是同学、好友,也一起合作过先锋戏剧和多部影视剧。2003年,刁亦男完成了他的导演处女作《制服》,在鹿特丹、温哥华、釜山等电影节均有所斩获。4年后,又凭借第二部电影《夜车》入围戛纳的一种关注单元。
《白日焰火》剧照。在刁亦男看来,8年之中《白日焰火》修改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妥协”,而是一种成熟。
这几乎是刁亦男的全部履历。此前刁亦男和整个国内电影界的关系疏离——他既不像商业片导演拥有票房数字,也不像很多文艺片导演那样经常见诸报端。“刁亦男是个非常认真、扎实的导演,同时也是个不用‘策略’的人,无论是获奖策略,还是市场策略。”这是一位与刁亦男合作过的同行对他的评价。
也不同于很多在欧洲电影节获奖的中国电影,在《白日焰火》中没有展现猎奇的中国、贫困的中国,或者打意识形态牌。南京80后作家荞麦评价本片——“比起‘社会之苦’,刁亦男更关注‘人之苦’。”而紧张的剧情推进、恰到好处的悬念和暴力,也使得《白日焰火》成为一部讲故事的、好看的、叙事扎实的剧情片。以故事讲述了东北的一起碎尸案引发出廖凡、桂纶镁、王学兵三人间的纠缠。
“我想拍一部有观众、又有自我表达的电影,这一点至少在柏林影展实现了。”这是刁亦男拍摄《白日焰火》的方法论,也是他用了10年,在现实压力和自我坚持下的一种选择。
《白日焰火》监制沈旸。
每次修改都像是在骗自己
最初准备《白日焰火》是在2005年。当时刁亦男在霍桑的短篇小说《洛克菲尔德先生》中找到灵感,写下了剧本的第一稿,名为《冰人》。那个剧本遭遇了大多数文艺片的命运——找不到投资。
制片人文晏是刁亦男一路走过来的老搭档,在与现实发生碰撞时,她愿意保护刁亦男的才华,所以两人一边沟通修改,一边继续找投资。刁亦男说:“修改其实是自我安慰,改着改着就把之前的故事都推翻了,可要一上来就说推翻,总觉得心里接受不了。”第二稿名叫《过磅员之死》,故事中多了些批判现实的味道,从一个冤案讲起,原型是佘祥林的案子。刁亦男对那个案子很感兴趣,直觉拍出来会“挺有责任感和道德感”。但结果还是——不够商业,投资难寻。
“断断续续很多年,就在那么一个影子里走来走去,始终没有接触到实质的、关于拍摄的投资。”刁亦男说,这么多年每次的修改都像是在骗自己,自我暗示这个事情还在继续。但其实故事早已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且距离成形遥遥无期。
在《白日焰火》搁浅、修改期间,文晏找来了另一笔投资,2007年刁亦男完成了他的第二部电影《夜车》。《夜车》300万预算,这在当年的独立电影里算是大制作。在采访中,刁亦男一再强调要感谢制片人文晏多年来的支持,《夜车》的投资就是文晏想尽办法一个人找到的。《夜车》最终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在戛纳拿到了很高的MG(Minimum
Guarantee,保底销售),海外卖片成绩也不错。同时《夜车》也为刁亦男之后的际遇埋下伏笔。
《白日焰火》始终是刁亦男放不下的心结,很多人劝他不能那么文艺,要商业一些。那时,当年在中戏一起成立“鸿鹄创作集团”的四个兄弟中,孟京辉、张一白业已成名,好哥们儿张杨也成为第六代标志性导演,而刁亦男还在找着投资。张杨对《外滩画报》说,这么多年也没见老刁着急过,他性格内向,遇到事情比较平静。“老刁好多年找不到投资,这也是我们这一批导演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么多年我们总是互相鼓励,别为了那点票房轻易改变对电影的初衷。”
紧张的剧情推进、恰到好处的悬念和暴力,使得《白日焰火》成为一部讲故事的、好看的、叙事扎实的剧情片。
“非常理智”,这是张杨评价刁亦男最突出的性格。刁亦男说,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着急:“怎么找投资就这么难,为什么剧本改来改去还是没有结果。”但慢慢的,他也开解自己:“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就挺幸福了。我的生活要求不高,不会开车,对吃穿也没什么讲究,得体就行。可以看看书、写写东西,这种生活方式我很知足。”
从海外定位回到国内市场
在同一时间,上海电影节业务副总监沈旸开始关注刁亦男。在准备上海电影节合拍片项目市场的时候,沈旸问国际投资人,你们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中国导演?有两个在戛纳看过《夜车》的法国投资人,用拼音标出了刁亦男的名字。
沈旸看了《过磅员之死》(《白日焰火》的第二稿)的剧本,她既了解刁亦男在海外的影响力,也知道了他眼下找投资的困境。2008、2009年,欧洲金融危机爆发,海外市场对文艺片的容纳能力日渐式微;而彼时,国内电影市场正开始着“黄金10年”的蓬勃趋势。沈旸建议刁亦男从海外市场定位回到国内市场。可国内市场是什么?刁亦男完全不了解。制片人文晏来到上海电影节项目洽谈单元,她发现国内市场的机会非常多,但是秩序混乱,很多资本来自业外,沟通困难重重。第一次大规模接触国内市场,沈旸说“他们很茫然,也很失望”。
沈旸决定无偿做这部电影的监制,用自己的人脉帮助刁亦男。“我被他的创作态度打动了,这么多年来老刁一直坚持着标准和风格,他的班底专业性非常高,摄影、美术都很强。老刁本人阅读量丰富,熟悉西方的哲学、文学和电影。他为作品储备了很多东西,让我觉得有义务去帮助他。”
2010年沈旸开始帮刁亦男找投资。明确了大方向要转回国内市场后,刁亦男又开始了第三次剧本的写作。
在不断和投资方的沟通中,《白日焰火》的故事逐渐生长。“老刁的主动学习能力非常强。他们这一代导演更偏重自我表达,主动叙事能力并不太强,刁亦男是个例外。他有多年剧本写作的功底,《过磅员之死》的故事已经很过硬,人物情感逻辑性也很丰富。但既然要面向市场做类型片,有些相对模糊的、作者化的东西就要加强,动作线要更明确。”这是沈旸对刁亦男的修改意见。
“原来完全是一个自我的东西,谁都别碰,我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刁亦男这么评价之前的两稿。而在第三次的修改中,刁亦男说他“把某种东西从内心中拽出来了一点。现实是很残酷的,你年轻的时候花个二三十万拍个东西没问题,但你慢慢长大了,希望做一些更大的、更复杂的东西,那就需要你更包容,更智慧。”在刁亦男看来,8年之中《白日焰火》修改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妥协”,而是一种成熟。“无论怎么修改,不变的原则是我自己得喜欢,我不能将就拍一个不喜欢的东西,或者说心理上扛不住了咱们就凑合来吧。我得说服自己,然后在这个前提下做平衡。”
《夜车》(2007年)剧照。刁亦男的第二部导演作品《夜车》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监制沈旸拿着第三稿剧本找投资人时,前景逐渐明朗。很多投资方表示出了兴趣。但问题又来了——虽然剧本很好,但刁亦男不够有名,有人建议只买下剧本,然后再另找导演。“找投资的过程就是相互说服的过程,消除他们彼此之间的不信任。”
沈旸希望最大程度保护刁亦男的风格,而投资文艺片对民营电影公司来说压力很大,所以在众多投资方中,沈旸选择了有广电背景的资方进一步洽谈。一方面因为广电背景有更丰富的宣传平台,另一方面他们也相对更乐于扶植优质文艺片项目。
当投资方有疑问时,说话一向保守的沈旸说:“这个片子以后拿到柏林、威尼斯、戛纳,所有A类电影节上一定会获奖。”沈旸对《外滩画报》说,尽管寻找投资的这几年就像在黑匣子中摸索一样,但她对这部电影的成功从没怀疑过。
最终,有江苏省广电背景的“幸福蓝海”大份额参投,刁亦男也保留了执导的权利。8年后,《白日焰火》终于走到了实质性拍摄阶段。
《白日焰火》和柏林策略
在开始创作电影前,刁亦男反复观看了《马耳他之鹰》、《第三人》,也在研究《历劫佳人》开场时奥尔森·威尔斯惊人的长镜头。然后他对自己说:“好,电影可以有这么多的表达方法,你只要跟着你的直觉来拍就行了。”
《白日焰火》的拍摄用了57天。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哈尔滨,机器经常冻得不能正常工作,但人还得扛着。“可能那么冷大家就容易抱团吧,越冷的时候就越需要温暖,反而形成了一种力量。”现在说起那57天的“不是人的日子”,刁亦男说,光记着冷,别的困难反而不那么清晰了,“有一些东西是导演必须坚持的,那也必须要付出代价。如果什么都妥协,最后的成品也在慢慢减分。”
在拍摄过程中,有一场重头戏要在监狱里拍,但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拍摄。整个剧组就卡在那儿了,时间压力、金钱压力、档期压力全来了。制片主任找了几个看守所,刁亦男都不满意。“那时候我压力巨大,只要我说就凑合在这儿拍吧,电影就能继续进行。可我过不了自己这关。”最后,刁亦男做了决定,不拍了,剧组暂时解散。他回家修改剧本,换了场景,又过了一个月带着修改后的剧本在哈尔滨重新拍完。
《白日焰火》的拍摄用了57天。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哈尔滨,机器经常冻得不能正常工作。
“老刁的心态一直是平静的,这种平静源于他内心深处想要把这个电影拍出来的渴望。”同窗好友盛志民了解刁亦男和《白日焰火》共同经历的所有困难,“很多困难都是难言之隐,无法言说。”盛志民说,老刁要拍电影的心始终没变,他一直扼守着作为艺术家的底线。
“特别低调”是沈旸提到刁亦男屡次使用的词语。刁亦男的确不是个“能说”的导演,他内向,大部分时间宅在家。当《外滩画报》提出采访时,很多人建议我们用邮件往来,因为“老刁不太会表达,但能写。”这和性格有关,也和家学有关。蒋涛是刁亦男大学时代的朋友,有一次他见到了刁亦男的父亲。在西影厂做文学工作的刁爸爸对蒋涛说:“少干抛头露面的事,那学不到什么东西,还是要潜心读书,培养深厚的文学功底。写文章要从社会效益、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考虑,从历史的角度考虑,不要就事论事,只讲皮毛。”
至今刁亦男都没有微博,除非万不得已也很少去做“抛头露面”的事。《白日焰火》获奖后,刁亦男推掉了绝大多数采访,因为他要“回西安看看爸妈”。
刁亦男不是个懂得策略的人,但对一部电影的宣发来说,必须有人懂得“策略”。
2013年冬至那天,沈旸和家人本想早点休息,电话在午夜12点响了——柏林电影节组委会通知,入围了。
从接到消息到官方正式宣布入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沈旸意识到,这次的国际发行和刁亦男此前两部电影会完全不同,必须要在去柏林之前就找好国际发行公司,如果在电影节现场寻找买家的话,就浪费了一个大好的A类电影节宣传机会。
刁亦男在柏林电影节上。在三部入围竞赛单元的华语片里,《白日焰火》是唯一一部由国际发行公司、国际公关公司和国内宣传公司同时保驾护航的电影。
沈旸开始了一个月的倒计时。“柏林电影节有保密协议,我们不能提前把入围的消息告诉发行公司,只好含糊其辞。现在,整个国际市场消费文艺片的能力大不如前,但我们不仅要卖出片子,我们还要去谈MG。所以必须提前作出充分准备。”2014年1月15日,在官方宣布入围名单那一天,沈旸的邮箱收到了很多国际发行公司的邮件,“那时候就有点要抢的意思了。”
到了2月8日电影节开幕,三支“中国代表队”走上柏林电影节的开幕红毯。《白日焰火》的构成最为庞大,是唯一一个由国际发行公司、国际公关公司和国内宣传公司同时保驾护航的华语电影。沈旸说:“《白日焰火》是个文艺片,但我们给它配套的是商业片的宣传资源。我们希望它不仅在国际上成功,最终回归到国内也要有所成绩。”
《白日焰火》的英文名字是《Black
Coal,Thin
Ice》,这里隐藏了电影里最重要的一场杀人戏。而“白日焰火”则暗示了故事的另一面——尽管现实冰冷残酷,但诗意尚存。刁亦男说:“一个人如果在白天放焰火,可见他的决心有多大。宁肯你们看不见,焰火也会努力绽放。白天的焰火也许比夜晚的更美,更富有真正的希望,真正的温暖,真正的复苏。”
专访刁亦男:你需要把你的表达隐藏起来
在电影界工作了20年,此前刁亦男一向行事低调。这位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八七级”最帅的才子是位标准宅男。
B=《外滩画报》D=刁亦男
B:《白日焰火》在8年中三次修改,听说这个剧本比之前两稿加强了商业元素。是悬念、情感,还是别的什么?
D:你说的这两方面全都加强了。一个是案件侦破的悬疑、案件的凶险度、包括这里边的情感,尤其是桂纶镁饰演的女性角色都加强了。我们是按照一个侦探片去做的,结合我个人的风格。其实很多东西想通了以后按照规律操作就可以了。我很喜欢侦探小说,我认为在小说当中它是站在最前沿的,不仅仅有知性,还有感性,它是更加复杂精妙的文学类型,用在电影里也是一样的。所以《白日焰火》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有商业元素的电影,它还有很多反映当下社会现实、反映人性复杂性的东西可供体会。
B:您说的“想通了”是怎么回事?是豁然开朗,还是在现实挤压下的一种被迫选择?
D:是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地感受,也不停地阅读。其实在这些年,我们国家对西方电影的介绍也更加全面了,从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我们对好电影的认知也更加丰富。好电影不仅仅是批判现实主义,也不仅仅是伊朗电影或者别的。它其实是一个很open的空间,任何一种类型的电影都可以拍得有自己的风格,不那么庸俗,只要你保持一颗创作的心。每一个电影都有它的体系和阐释空间,知道了这些你就可以放心去拍了,好像心里有了底。
B:《白日焰火》发生的城市是哈尔滨,为什么要放在东北这个地方?
D:电影里有一场杀人的戏,我不想剧透,那个情节必须要在冬天,夏天没有办法实现。我们本来想在抚顺拍,2009年看过一次景,但是2012年再去的时候那个城市发生了很多变化,之前选的一些景已经没有了。摄影师董劲松说那去哈尔滨吧,那边更冷,雪也更多,也许能呈现出一个更有意思的雪的影像。哈尔滨是个省会城市,它的空间比抚顺更加丰富,整个格局可以主宰这个电影,所以到哈尔滨选景时我们就更游刃有余了。
左图:《制服》海报、右图:《夜车》海报。
B:您是有多年阅读习惯和积累的人,侦探小说算是您最偏爱的一种文学类型吗?
D:对,从小就喜欢看。但是小时候看的都是《福尔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这些,中学的时候就看乔治·西默农了。后来看了劳伦斯·布洛克、雷蒙·钱德勒这些,最近这几年喜欢达希尔·哈米特,他是一个硬汉小说家,《马耳他之鹰》的作者。后来《马耳他之鹰》被约翰·休斯顿拍成了电影。近年我们才把哈米特介绍过来,实际上他是鼻祖哇,很牛,钱德勒也是学他的。人到了四十岁以后特别爱看侦探小说,像玩智力游戏一样,一边看一边品味吧。
B:您和您同代的导演有个很大的区别,您从一开始就注重电影文本的故事性。因为您是编剧出身,经历过“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训练,还是因为您的电影观就是如此?
D:我上来就希望先有一个好故事,没有好故事不可能把一些东西强加给观众。除非你的电影非常实验,以形式作为整个电影的动力,比如说像《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或者《广岛之恋》,它的情节都相对松散。但那得有一个时代背景,在阿伦·雷奈的时代所有人都在做这种探索和实验,观众本身也能接受,所以它可以忽视情节。但如果不是这样的电影,讲一个基本上完整的有意思的故事是前提,你需要把你要表达的东西隐藏起来,回避一下,暧昧一点,这是任何艺术的宗旨。我喜欢不直接地告诉观众什么是什么,而是让你自己去体会,这个东西慢慢就会变成一种味道,你可以去闻它,但不一定要抓住它。这是故事可能会带来的好处。
B:在您身上能看到一种难得的静气,您有过特别焦虑的时候吗?
D:如果急于拍一个电影又不是你想拍的,那还不如不拍呢。人的能量就这么多,你别别扭扭地拍了就消耗掉了,那个能量就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