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渡边淳一带新书《紫阳花日记》来上海,出版单位一位年近60岁、快要退休的领导出面请他吃饭。当问清这位领导的年龄时,渡边淳一点头感叹:“真羡慕你啊,你还有十多年的时间可以谈恋爱!”这一年,渡边淳一足足74岁,依然抱着“一辈子不放弃谈恋爱的权利”的主张。
当地时间4月30日23点42分,渡边淳一因前列腺癌在东京自家住宅内去世,享年80岁。就在去年7月,他刚刚推出小说《再爱一次》,该书以半自传的形式,描写了一位忽然失去性爱能力的73岁日本男子的情感故事——他毫不讳言自己“并没有丧失对女性的兴趣”。
从1995年在《日本经济新闻》连载《失乐园》引起巨大社会争议开始,近二十年来,渡边淳一已经被公认为日本最好的情爱小说作家。对渡边其人、其文的讨论很多,但渡边淳一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的这段话,可能最能代表他对婚外情、不伦恋的态度,以及他自己的写作、生活主张——“就写作而言,我不是从道德与否或者常识性出发来写小说的,而是侧重写出一个人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我是主张‘一个人应该活得像个人’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应该尊重自己真实的感受,活出自己的样子来。”
作品关注婚外恋情
不会屈服于社会压力
1995年,弃医从文并已经在文坛取得不小成就的渡边淳一,开始在《日本经济新闻》上连载小说《失乐园》,每天刊出1200字,整整写了一年。《日本经济新闻》是日本精英人士喜欢读的报纸之一,每天一早,报纸送到家里,丈夫们都是边吃早饭边读报,而在送丈夫上班、做完家务后,妻子们也会接着看。《失乐园》讲述了一对中年男女的婚外情故事:身为出版社高级编辑的久木有平淡而客气的妻子和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身为业余书法教师的凛子则与毫无情趣的医生丈夫相看两厌,这样一对男女陷入炙热爱情。而当他们的婚外情被各自配偶发现后,他们无力为这段感情寻找一个可能的“出路”,亦不愿他们所珍视的爱情受到现实的“玷污”,于是双双殉情。
在《失乐园》中,渡边淳一用了大段的情欲描写,表现久木和凛子走遍人生的千山万水、原以为人生已告完结,却发现“原来你也在这里”的火花四溅。但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尤其是对家庭主妇们来说,这样赤裸裸为婚外情“正名”的小说显然是于她们不利的。在连载期间,就有很多家庭主妇跑到渡边淳一家门口游行抗议,渡边淳一后来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但我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压力,可能我很多时候并不把一些事儿当成压力吧。如果屈服于她们的话,我就写不了书了。”1996年,《失乐园》成书推出,当年就卖出将近300万册。1997年,由役所广司和黑木瞳主演的电影《失乐园》上映,舞台剧出身的黑木瞳因在片中大胆而细腻的表演一举成名。渡边淳一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黑木瞳是“比较接近”他笔下的女性形象的。
同样是1997年,被删去3万字的“删节版”《失乐园》被引入内地。直到2010年,未删节版《失乐园》才在内地出版。
否认是反婚姻论者
不在公共场合谈家人
《失乐园》的故事可以代表渡边淳一情爱小说的基本构架:外表波澜不惊、内心细腻敏感的中年男女,一次意外邂逅,天雷勾动地火,《失乐园》中的凛子曾是一幅规范的“正楷”,遇到情人之后,她变成了奔放的“狂草”。但烟花易冷,情爱难继,中年男女的燃烧,往往难有善终,“死亡”成了渡边笔下主人公逃不开的宿命。从早期的《死化妆》,到《失乐园》中久木与凛子赤裸相拥服毒而死,而在《爱的流放地》中,冬香心甘情愿在兴奋中被男友掐死。
渡边淳一专注“中年爱情”,除了与他个人写作时的年龄有关外,还因为他一直坚持“一辈子不要放弃恋爱的权利”这种想法。“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只有年轻男女才可以尽情相爱,而中年或者老年男女就跟恋爱无缘,这是一种非常任性的想法。一个人,无论是四十岁、六十岁,甚至到了八十岁,都会对异性产生一些兴趣,这种事实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只不过经常被外部的世界遏制了而已。”
渡边淳一并不掩饰小说中的很多故事来自亲身经历,但他否认自己是“反婚姻论者”。“一夫一妻制本身不是坏事,只不过是,爱情本身,或者相爱的方法可能会发生改变。不能说相互之间爱的方法变了,那就是坏事,这是否定人性的。我曾经是一个外科医生,我深刻地体会到这或长或短的一生,是一个人唯一的机会。如果已经不爱一个人了,承认这一点,再去重新爱另一个人,这是无可非议的。这总比一对夫妻伪装着维持婚姻来得真诚。”
不过,渡边淳一对家人保护得非常周密。“我也做了思想准备,如果太太看了这些作品,一怒之下提出离婚,那我也无话可说。作为这样一名作家,我对家人唯一可做的,就是不在公开场合谈论他们。”
密切关注社会动态
创造“钝感力”等热词
渡边淳一是一位密切关注社会动态的作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正是日本经过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停滞期,失业率大大提高,人们精神迷茫。渡边笔下的男主角,往往都是五十岁左右,在事业上出现瓶颈或者干脆被上司排挤的边缘知识分子。事业上的无望,让他们转而从一位红颜知己身上寻找生命的激情。虽然渡边并没有用到“中年危机”这个心理学字眼,但类似《失乐园》中“久木”这样的男子,在后来中国的影视剧中频繁出现,像王海鸰的《牵手》、六六的《蜗居》等。
除了小说,渡边淳一还写作过多部反映社会问题的随笔,如《男人这东西》、《丈夫这东西》、《钝感力》等。“钝感力”是渡边淳一生造出来的流行词,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是指拥有迟钝而坚强的神经,不因一些琐碎小事而产生情绪波动。“我说的钝感力,是对大多数事物保持一种坚强的意志,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而不是少根筋似的迟钝。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很多失败或者痛苦的事情,如果拥有钝感力,就可能会重新站起来。我在33岁时被迫离开医学界,进入以前完全陌生的写作领域。如果没有这种钝感力,我可能就坚持不到今天了。”
另一个借由渡边淳一而被内地读者熟悉的名词是“熟年”。随着日本进入老年社会,老年问题也成为热门话题。在《熟年革命》一书中,渡边对迈入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发出“勇敢去爱”的号召,“中老年人也有爱的要求,没有‘因为年纪大了所以不能爱异性’这样的规则吧。一个人无论到什么年纪,都会有思索、烦恼和迷惘,也都会有爱的冲动。如果失去这些,安于现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去。”
晨报记者眼中的渡边淳一
情爱文学大师不爱带着夫人玩
渡边淳一在中国拥有非常多的读者,特别是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失乐园》放映后,更是让他风靡一时。国内出版社争先恐后出版他的作品,渡边曾多次应邀出席新书首发式,从2004年随笔集《丈夫这东西》出版,晨报记者有幸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之后,渡边曾先后多次来到中国,来到上海。因此,晨报记者有幸在很多场合,面对面采访渡边淳一。
印象中,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穿着精致,举止优雅。而且在接受访问时,这位“写情圣手”脸上通常没有一丝表情,甚至很少抬眼注视提问的记者,不过他对每一个问题都答得极度认真,甚至是被问及情感问题,也非常坦诚。
印象1:坦诚
自称不适合结婚
晨报记者第一次对渡边淳一的采访,就有幸约到了独家专访,时间是2004年5月31日,当时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其新作《丈夫这东西》,渡边淳一应邀来上海出席新书发布会,下榻在浦东的金茂凯悦。由于他马上要赶到位于上海书城13楼的出版社会议室参加新书首发式,记者对他的采访就被安排在和渡边淳一一同赶往出版社的路上,当时同行的原本还有他夫人,可惜因为座位有限,夫人只得改坐另一辆车。
由于没有夫人在场,晨报记者的第一个问题,直接指向了他们的婚姻。“一直反对婚姻的你,为何也选择了结婚?是因为害怕孤独吗?”记得当时渡边的回答坦白得近乎透明——“害怕孤独的不光是男人,还有女人,所以这不是我结婚的一个理由,我结婚是因为我犯了错误。我是个不适合结婚的人。”
当记者追问是否作家都不适合结婚时,渡边也很坦率——“作家就是个人主义的存在,通常,一个作家创作时,身边如果有妻子有子女,是写不出什么好东西的。我结婚的时候,还是一个医生,那时没有想到日后还有当作家的生涯在等着自己。如果当时就是作家,就不会结婚了。”
在那次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在生活中,渡边几乎从不与太太交流与小说有关的东西,“她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并不是为了夫妻圆满才写小说的。我在创作时就是不顾一切地创作,如果在创作时还要顾及别人的想法,那就变成了障碍”。渡边还透露,在《失乐园》男主人公久久木的身上,很大一部分是他自己的影子。在被问及是否也曾如小说中一样遭遇过婚外恋时,渡边也百分百地坦诚,“作家不可能凭空想象,肯定有具体的经历才会写”。
印象2:大男子主义
拒绝夫人见媒体
那次的专访经历让记者非常惊讶于渡边的坦诚,而更让人吃惊的是,在那次的新书首发式上,渡边更是坦诚地上演了一出“丈夫这东西”的戏码。原本兴冲冲地奔赴首发式现场为丈夫助阵的渡边夫人,因为堵车临时改坐地铁,就在她到达会议室楼下时,却接到了渡边助理打来的电话,要求夫人不要在上海媒体面前亮相。渡边夫人无奈,只好原路返回酒店。后来日方人员对此的解释是,因为此前媒体问渡边夫人的问题太多了,按日本男性的习惯,夫人一般都属于跟随地位,所以渡边临时决定不让夫人出席更大规模的记者见面会。这让人见证了渡边“大男子主义”的一面。
有了三年前那场风波后,渡边淳一在2007年再度受邀来上海出席新作《钝感力》的首发式,他和夫人会不会同时亮相,自然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那次记者被告知,渡边夫人肯定不会前来,据传是由于健康原因。那次上海之行,渡边原本邀请了他另一部小说《爱的流放地》中女主人公的人物原型,但对方临时有事,取消了同行计划。
印象3:淡定
身体是幸福源泉
渡边淳一在中国先后推出了《钝感力》和《幸福达人》等励志随笔集。渡边的中国版权代理王连清曾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2011年在《幸福达人》出版前,渡边应上海译文出版社之邀,特意为中国读者题词,没想到,渡边刚写完题词不到5分钟,日本就发生了大地震。
渡边淳一为中国读者写下的那句话是——祝愿中国读者看了最新出版的《幸福达人》,牢牢抓住属于自己的幸福。王连清告诉记者,当时她请渡边题完字,刚与他分手不到5分钟,就发生了大地震,“我在那栋大楼的6楼,感觉摇晃得十分厉害,觉得这下惨了。我很担心,渡边在9楼,摇晃得应该比6楼更厉害。没料到,后来听渡边的秘书讲,地震来临时,渡边淡定异常,不仅没逃,还说5分钟后要等日本集英社(日本出版社)的人来呢”。
对于幸福,渡边淳一曾这样告诉中国读者:能正常小便就是幸福;与人交往有困难时,一句“谢谢”就有幸福感;能对爱情满怀憧憬,哪怕只是单相思就有希望。医科大学毕业的他,把人体器官比成最忠实的朋友,他说幸福其实并不遥远,每个人都有永远不会背叛你的朋友——身体,而这正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他爱喝绍兴黄酒 爱到上海吃大闸蟹
上海人民出版社文化读物编辑室主任曹杨是渡边淳一随笔集《丈夫这东西》和《钝感力》两本书的责任编辑,昨天得知渡边淳一去世的消息后,他通过微信发了一条“老渡,一路走好!”以示纪念。他告诉记者,2004年和2007年,为了渡边淳一这两部书在中国的出版,出版社曾两次邀请渡边淳一来上海,两次都是他负责作陪。他说,朋友们都管渡边淳一叫“老渡”,“他是一个非常可爱的老头,来中国时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但身高近1.8米的他,走路扔十分挺拔。他对中国很友好,而且特别喜欢上海,爱喝绍兴黄酒,吃大闸蟹”。
曹杨回忆说,渡边淳一两次来沪,分别下榻在浦东金茂凯悦以及花园饭店。渡边淳一很喜欢上海,那次出版社招待他吃饭,去了刚刚装修完毕的杏花楼,老渡吃得挺开心。曹杨透露了一个细节,“他每顿饭都爱喝点酒,如果点啤酒,老渡只点青岛啤酒”。后来,曹杨还专门陪他去了一次杭州,吃叫花鸡。老渡还兴致勃勃地用榔头敲外面的泥巴。
虽然当时已经过了70岁,老渡还是很爱学习新东西,当时刚刚流行发短信,他一天中要发好几条给国内的朋友。第一次来上海,渡边特意去了当时的襄阳路市场,挑了好多丝巾和钱包带回去送人。2007年那次来,他还专门嘱咐其经纪人去虹桥珍珠城替他买20串珍珠项链——同样的珍珠项链,在日本要贵10倍。
曹杨说,渡边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人。他两次来上海,先后被安排晚上去上师大和复旦演讲,为了保持最好的形象,老渡在演讲前是不吃饭的。晚上的演讲从7点到9点,负责行程安排的曹杨到处去预订饭店,结果发现,9点半还营业的饭店没几家,后来找了熟人才与某饭店打好招呼,专门留下厨师和服务生等着,“渡边演讲完赶过去,记得整个三层楼黑乎乎的,只有我们这一桌,头顶上还亮着灯,还在吃着”。曹杨说,渡边每顿饭都爱喝点酒,但一喝酒就容易犯迷糊,所以他演讲前宁可让自己饿着,而所有工作人员为了陪他,也只能饿着肚子,但大家对他的认真精神油然而生敬意。
渡边淳一创作年表
■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任母校整形外科讲师的同时开始执笔写小说。
■1965年,因《死化妆》获得新潮同人杂志奖。
■1969年,辞去札幌医科大学讲师一职,随后便去东京。一度兼职当医生,一边创作。
■1970年,凭借作品《光与影》荣获直木奖。日本直木奖以大众性著称,欣赏故事性强的作品,被视为文学青年的进身之阶。
■1996年,发表作品《失乐园》,小说描写了一对中年男女的婚外恋情,并随即被翻拍为电影、电视剧,“失乐园”一词成为当时的流行用语。
■2001年,出版《男人这东西》。
■2003年,获日本出版大奖菊池宽奖。
■2007年,出版《钝感力》一书。
■2008年,推出《紫阳花日记》。
■2013年,推出反映老年人情感问题的小说《再爱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