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的习惯、一个简单的目标,一个简单的追求,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再到21世纪,从1940年到2015年,时间流逝的这数十年中,这个简单的习惯、简单的目标、简单的追求,从来没有改变过,吕其明说:“这其实很简单。”
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终身成就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第八届电视剧飞天奖优秀音乐奖、交响序曲《红旗颂》被评为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特别贡献奖……交响序曲《红旗颂》、交响组曲《使命》、管弦乐组曲《雨花祭》、弦乐合奏《龙华祭》;《庐山恋》、《城南旧事》、《焦裕禄》、《雷雨》、《寒夜》、《子夜》电影配乐;《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为60多部电影、200多部(集)电视剧创作音乐、创作10多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杰出的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所有这些的背后,是一个开朗豁达、简单生活的耄耋老者。
离休后的吕其明,每天还是在坚持创作
吕其明的书房墙上挂着祖宾·梅塔率以色列爱乐乐团在2008北京新年音乐会上演出吕其明的《红旗颂》后,委托主办方专程送给作曲家的珍贵礼物——一只镶嵌在镜框里的指挥棒
一个习惯坚持几十年:规律生活从不开夜车
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工作到7点钟,洗漱用早餐,然后继续工作到12点,中饭,饭后午休不超过30分钟,继续工作到傍晚6点,晚餐后看一看新闻,7点多以后还是继续工作,晚上9点半左右休息。这样的生活习惯从一天、一月、一年,慢慢变成了吕其明几十年的习惯。“生活规律早睡早起、三餐定时粗茶淡饭,我呀是工作学习生活巧安排,几十年如一日从不开夜车。不熬夜,时间也很多,工作最紧张的时候,早上4点钟就起床了,晚上到10点多,一天有十多个小时都在写东西,而且是持之以恒的,坚持几个月在写,不是三五天赶赶任务。这样一来我的身体也好,不会因为熬夜带来对身体的伤害。”
1990年5月,吕其明离休了,离休后的他更加忙碌,音乐创作工作也从未停止,管弦乐组曲《雨花祭》、弦乐合奏《龙华祭》、交响组曲《使命》都是他离休后的力作。“我一直没有停笔,一直在写,我也不抽烟、基本不喝酒,性格乐观想得开,所以说你别看我耄耋之年了,还是想着能再创作,为国家、人民多做事。”
这张和姐姐吕晓晴在一起的照片拍摄于1941年,那一年吕其明(右)11岁,参加革命第二年
在部队艰苦的环境中,吕其明还是坚持着对音乐的追求
这一年吕其明35岁,创作了交响序曲《红旗颂》
吕其明凭借《城南旧事》电影配乐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一个方法坚持几十年:生活积累是创作的源泉
听吕其明的音乐,每一个都有鲜明的特色。《红旗颂》大气磅礴、旋律舒展优美,令人听了心潮澎湃;《城南旧事》的电影配乐安静委婉、丰富的变奏体现了诗意般的伤感;《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曲调婉转、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充满浪漫主义和英雄豪情;……他的每一部音乐作品都蕴含了鲜明的中国音乐特色,感觉很熟悉,却又充满了具有吕其明特色的灵动之感。谈到这些音乐,吕老像是话匣子打开,那真是滔滔不绝。“要说音乐创作啊,我得先给你讲一件事,这个事情,对我来说,有终身指导意义。”
回溯过去,那还是在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吕其明说,当时他们在敌后行军打仗非常艰苦,直到1944年才能够有条件系统学习毛主席的讲话,当时讲话中提到两句话他记忆犹新,而这两句话也成为了他后来人生道路前进的指引和方向,那就是“文艺要为人民服务”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文艺创作来源生活,向生活学习、向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把这些付诸实践,在作品中就体现出来了。我1940年参加革命在文工团工作以后,长期在农村、在部队生活,每到一个地方就学习民歌、学习当地地方戏曲,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学唱民歌、背民歌,真正地深入民间自己去发现去收集,这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想写出大家喜欢的作品,这方面非长期下功夫不可。”大量丰富的音乐积累,在吕其明的脑袋里形成了一个“乐库”,“我脑子里有个宝库,这些积累下来的音乐在我脑子里变成了创作的元素,从各地的民间音乐中吸取养分,再把这些元素用自己的音乐语言表达出来。”神似,是形容他音乐很贴切的一个词,无论是他的电影配乐还是歌曲创作,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但又并非当地民歌曲调的移植。“脑子里的宝库越丰富,对创作越有帮助,扎根于民族的土壤,作品才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才能得到人民的喜爱。”
吕其明作品集
《红旗》对吕其明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上海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对交响组曲《使命》首演进行了报道
一个追求坚持几十年:为人民工作
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一样,“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也是吕其明数十年来坚持的追求。2012年11月,交响组曲《使命》在上海奏响,这是吕老退休后的创作,也是一份送给国家和人民的礼物。“说到《使命》的创作,有三个数字可以概括,那就是10年、4年、29天。”
2001年6月,电视文献纪录片《使命》在央视一套播出,这部纪录片从8个侧面反映了共产党80年来的奋斗历程,吕其明受邀为该片创作了配乐。“我是一个老革命、老党员、老兵,这部片子对我来说很有意义,从那个时候我就在想,这片子一放也就过去了,能不能把里面的音乐以使命为主题,重新创作写成交响乐?”这个想法在吕老心里酝酿了4年。他开始从音乐结构、和声、配器、乐器的使用等方面构思,每一处细微的音乐处理,他都考虑成熟了。2012年8月,当时已经82岁高龄的吕老向上海爱乐乐团提出了创作构想,得到了大力支持。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单独完成创作吃力,吕老邀请了作曲家陈新光一起工作,两个人用29天的时间,完成全部创作,并赶在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进行了首演。当时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接连都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作品的成功首演。“我一直把《使命》看作是《红旗颂》的姐妹篇,里面表现的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情感内容是一致的,我35岁创作了《红旗颂》,82岁创作《使命》,这种对祖国和对人民的爱是一脉相承的。”与9分多钟的交响序曲《红旗颂》相比,交响组曲《使命》,有六个部分(序、四个乐章和一个尾声),内容更为丰富,容量更大,“《使命》是对我对中国革命历程一往情深和深切感受,也是对我半个世纪个人创作道路的一个检验吧,我始终认为要为人民而写作,也一直这样坚持,这些最终都在我的作品中体现出来。”
2014年12月,吕其明获得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为祖国、为党、为人民工作,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职责,自己觉得很欣慰,这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工作和走过道路的肯定,当然接受时也有几分不安,还应该可以做得更多更好,这个厚重的奖项对我是鼓励也是鞭策,在我的有生之年,抓紧时间再为国家、人民留下一点东西,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大师荐读:
耄耋之年的吕老,也对当下的年轻人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年轻人要和书交朋友,爱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对自己的成长大有好处。要比较广泛的读一些书。如传统经典的《论语》、《道德经》,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也要读一些名著,如中国的四大名著和国外的经典著作。我个人年轻时很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了很多遍。也要读一些大家的作品,如鲁迅、茅盾、郭沫若的书。我读书的特点是在工作中读书,在读书中工作,为电影《红日》、《雷雨》、《子夜》、《铁道游击队》、《城南旧事》等影片配乐时,就反复研读原著。多读书对提高文化素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