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右)和童正维夫妇
马科
“生长于民间土壤,扎根于传统艺术,陶冶于国际学派,奋斗于坎坷岁月,大成于改革盛世,享誉于海内海外。”这是作家余秋雨对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的形容。3月31日,这位执导过京剧《红色风暴》《曹操与杨修》等80多部戏剧作品的老人,站在聚光灯下,被授予第25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
有人评价,马科导演的艺术生涯正是京剧艺术从传统走向现当代的整个历程的缩影。此言不虚。在漫长的导演生涯中,马科亲历了这数十年来传统戏剧的起起落落,执导了京剧、话剧、越剧、淮剧、滑稽戏、粤剧等十余个剧种的八十多出戏,几乎囊括了中国当代戏剧史上出现过的绝大多数命题。这些戏既有古典,又有现代,每台戏都有创新。其中京剧《红色风暴》《赵一曼》《海瑞上疏》《武则天》《战海浪》《曹操与杨修》《盘丝洞》及越剧《西园记》、粤剧《潮涨潮落》、黄梅戏《红楼梦》等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
虽然是传统的戏曲导演,但马科并不因循守旧,而是名副其实的“学兼中西”:出身戏曲学校,学的是传统京剧的武生,后来又系统地接受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训练。在长期的导演实践中,他把中国传统戏曲演剧体系与西洋演剧体系相结合,兼收其他戏剧表演形式的长处,又不失中国戏曲本色,形成独特的导演艺术风格。
在传统戏曲舞台上能学兼中西,又能推陈出新,自然与马科的人生经历有关。1942年,年方12岁的他进入夏声戏剧学校,虽然学的是武生,但他却对整个戏剧舞台都有兴趣。但凡别的演员有点变故不能上台,这个比大家都年轻的“小马科”便成了最好的“救火队员”,边学边演,老师和学长在台上帮他打掩护,居然也顺利地完成演出。几年过去,校长发现了他的特长,嘱咐他:“如果你做一个武生,能做到七十分,如果做个丑角,能做到八十分。但如果你做‘戏包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所谓的“戏包袱”,就是能综合舞台上各种表演形式的角色。虽然当时的传统戏曲中还没有“导演”这个概念,但敏感的戏剧教育工作者已经有所体悟,并为马科指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戏曲演员的成长之路。
1949年,马科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又随团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当时的上海京剧院里有周信芳、盖叫天、俞振飞等一批艺术表演流派创始人及言慧珠、李玉茹等早已成名的艺术家,马科则还是那个“小马科”。但就在1954年,年方24岁的马科被周信芳钦点,担任其名剧《文天祥》的舞台监督,实际任复排导演。当时的京剧舞台上还没有“导演”,但演出上确有需要改进的问题。“当时的京剧舞台上,除了师傅可以教育弟子,其他人都不方便指出演员演出时的问题,或者提出合适的建议。”马科回忆道。于是,周信芳亲自督阵,甚至虚心听取马科的意见,帮助他确立威信。凭着周信芳的支持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小马科”的导演身份逐渐受到大家认同。
不久,时代又给予马科认识新世界的机会。1955年,他因缘际会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学习,师从列普柯夫斯卡娅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学习莎士比亚戏剧。在这里,他接触到一套与传统戏剧完全不同的戏剧知识体系。年轻的好处是没有拘束。1958年回到上海京剧院正式担任导演后,他尝试着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传统京戏首次结合,执导的京剧《红色风暴》获得了广泛好评。
导演的行当和身份是新的,传统戏曲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结合是新的。导演京剧作品时,马科也在时时求新,这才有了后来被称为“新时期里程碑式的京剧作品”的《曹操与杨修》。
当年,拿到湖南剧作家陈亚先的剧本《曹操与杨修》后,马科在旅途中写了五十页稿纸的剧本修改方案,他考虑的是打破之前的种种束缚,在舞台上塑造一个“马科式”的“曹操”:“我认为,就曹操而言,恐怕存在一个‘源’和‘流’的问题。历史上实有其人的曹操,就是‘源’,经过艺术创造的各种文艺作品包括民间传说中的曹操,这是‘流’。《曹操与杨修》中的曹操,是陈亚先的,也是我马科的,是我们所塑造的全新的曹操形象,是从未有过的。我们把历史上真曹操的许多事和传说中的许多故事拿来当我们体现主题的素材,其中有些素材我们要改头换面,有些则是我们根据需要进行创造的。”马科如是回忆接受《曹操与杨修》的情形。
而《曹操与杨修》充分体现出导演在传统戏曲中的重要作用。“有人说,京剧只可以意为之,他偏要将国外尼氏的‘体验’和布氏的‘间离’搬来掺和掺和;有人说,京剧的寿数已尽,他非要在这块传统地界里深刨细掘,继承创新;有人说,观众对京剧难以接受深邃的蕴涵,他则一反‘三国戏’的定式,与作家一起专门在‘人才’问题上做起文章来;有人说,对京剧演员唯有‘言传而身导’,只能当‘棋子’支使,他竟执意启发他们尽情塑造人物,适度把握分寸。”马科的坚持,造就了《曹操与杨修》
《曹操与杨修》的成功也证明了马科的正确。当年的《人民日报》这样评论:《曹操与杨修》的出现,打破了长时间以来京剧舞台新剧目贫乏、苍白的沉默局面,为探索京剧艺术如何表现时代精神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预示着京剧新剧目创作新时期的开始。
作为一名传统戏曲导演,马科亦一直在世界戏剧的舞台上与西方进行互动交流。1993年,马科与瑞典皇家戏剧学院院士彼得·奥斯卡尔松互相拜师。回忆起当年,马科依然感慨。此后多年,他多次受瑞典皇家戏剧协会的邀请,到瑞典举办讲座,并且以京剧的方式,在瑞典皇家剧院执导了莎士比亚名剧《仲夏夜之梦》。京剧高度抽象化的表演形式,脱胎换骨融入西方写实为主的戏剧实践,一时产生奇妙效应,获得欧洲剧坛的好评。之后,两人又共同执导了莎翁的《亨利四世》,东方战马跃上西方戏剧舞台,取得出人意料的轰动。也正是因为《亨利四世》,马科在1997年初被瑞典《南马默报》评选为瑞典1996年度的新闻人物,而且名列包括科学家、运动员、电影明星在内的七位新闻人物之首。
“作为一个中国当代戏剧家,马科导演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概括力。这样的戏剧家不会出现在过去,也不会出现在今后,当然更不会出现在国外。在这种无可替代的特定性里,他又用足了时代给予他的全部信号和机会,处处浓笔重彩。”余秋雨这样评价道,“结果,他几乎成了一代戏剧家的缩影,成了一个集大成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