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初冬的北京已经寒风凛冽,但京西宾馆会议厅却鲜花吐芳、绿叶滴翠、暖意融融。第九次文代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京胜利闭幕,中国文联领导为到场的中国文联第九届荣誉委员颁发了荣誉证书、证章,以表达中国文联对老一辈文艺家的祝贺和敬意,并激励年轻文艺工作者向老一辈文艺家学习,共同创造中国文艺事业新的辉煌。
全体代表用最热烈的掌声向各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老同志们表示衷心的祝贺与崇高的敬意。面对荣誉,广大荣委们非常激动,大家纷纷表示,感谢组织授予的荣誉,自己将一如继往地发挥光和热,为党的文艺事业贡献毕生力量。(来源:中国艺术报)
附:吴贻弓、尚长荣、张瑞芳、秦怡、周小燕个人简历
吴贻弓
吴贻弓,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1938年12月生于重庆,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执导以来,吴贻弓就特别注重电影的审美性和风格化,他导演的影片往往具有独特的创作构思和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能够和谐地运用电影艺术语言,深入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思想情感,塑造富有特色的人物,营造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的历史感,寄寓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深邃的意境。
自1979年开始独立执导影片以来,吴贻弓导演了《我们的小花猫》、《巴山夜雨》、《姐姐》、《城南旧事》、《少爷的磨难》、《流亡大学》、《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影片,其中《巴山夜雨》荣获1981年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城南旧事》荣获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二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和1984年第十四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吴贻弓个人创作道路上的里程碑,而从电影美学的意义上说,该片在我国电影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阙里人家》荣获1992年广电部优秀影片奖最佳导演奖。
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贻弓在电影创作中成功将传统美学和现代电影语言完美结合,把中国古典诗学的精华融汇到电影这门现代化的视听艺术中来,凸显了他鲜明的自觉创新意识,形成了极富个性的电影艺术风格。作为一位电影事业家,吴贻弓克服重重困难,创办了如今已跻身国际A级电影节行列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完成了几代中国电影人的梦想。
尚长荣
尚长荣,当代最负盛名的净角艺术家。1940年生于北京的梨园世家,自幼受到父亲尚小云的艺术熏陶,五岁登台,十岁正式拜师学京剧花脸。尚长荣不仅以侯喜瑞先生为师,学"侯派"架子花脸,而且兼学金少山、裘盛戎创成的"金"、"裘"两派铜锤花脸,突出唱做结合、歌舞结合,最终走出了一条将“架子花脸铜锤唱”与“铜锤花脸架子功”相结合的道路,形成了极富个人特色的表演风格。
尚长荣的表演注重将京剧传统手法与现代文化意识有机融合,强调以京剧固有的表现手法和技法刻画人物,表现情感,注重心理体验,力求把握情感的细微之处,并通过规范化的技法表现出来。被誉为戏曲舞台“尚长荣三部曲”的《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和《廉吏于成龙》,充分体现了他探索人性、激活传统,积极为传统艺术寻找新的文化支撑的探索精神。
尚长荣以自己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丰厚的艺术实践和丰硕的艺术成果,推动了京剧花脸艺术的新发展,为继承和弘扬京剧艺术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了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星”殊誉,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十届“文华表演奖”和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在2011年9月举行的国际戏剧协会第33届世界代表大会上,京剧大师尚长荣当选为“世界戏剧大使”,这是国际剧协授予世界表演艺术领域里最杰出人物的终身荣誉称号。
张瑞芳
张瑞芳,著名表演艺术家。1918年6月生于河北保定,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攻读西洋画专业,并参加进步戏剧活动。她主演的《放下你的鞭子》、《棠棣之花》、《屈原》等几十部话剧在当时都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特别是她与金山、白杨等共同主演的郭沫若的新编历史剧《屈原》,更是以充沛的爱国激情和饱满的忧患意识轰动了山城重庆,成为张瑞芳的成名之作。抗战期间,张瑞芳与舒绣文、白杨、秦怡并称为雾都话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
建国后张瑞芳从话剧舞台转型到大银幕,主演了《南征北战》、《三年》、《万紫千红总是春》、《母亲》、《南征北战》、《李双双》《大河奔流》和《泉水叮咚》等影片,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1963年,张瑞芳凭借她在《李双双》中塑造的一个独一无二的喜剧形象——“李双双”,荣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在长达75年的艺术生涯中,张瑞芳为百年中国电影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取得了非常杰出的艺术成就,先后荣获2003年第九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终身成就奖”,2005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2007年第二十六届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及2007年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成就奖”。
张瑞芳的一生是献身艺术、探索艺术的一生,她经历了从爱好演戏到学会演戏,从业余演员到专业演员,从话剧演员到电影演员,乃至从演员到导演的这样一个成长过程。在中国现代话剧史和中国当代电影史上,她所塑造的一些经典艺术形象,均已留存下来,不仅载入史册,而且活在广大观众的心里。
秦怡
秦怡,国家一级演员,1922年出生于上海。1938年,秦怡进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当实习演员,在此期间,演过话剧《中国万岁》、《正在想》和电影《保家乡》、《好丈夫》。1941年秦怡离开中国电影制片厂,成为中华剧艺社演员。在长期的话剧舞台实践中,秦怡的演技不断进步,在话剧《草木皆兵》、《离离草》、《桃花扇》、《戏剧春秋》、《结婚进行曲》等都有出色的表演,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称为雾都话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
1947年秦怡开始走上大银幕,参加了电影《忠义之家》、《母亲》、《无名氏》等片的拍摄,其中由陈鲤庭编导的《遥远的爱》成为她的成名作。解放后,秦怡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农家乐》、《马兰花开》、《女篮五号》、《青春之歌》以及《铁道游击队》等影片中都有出色的表演,并凭借《女篮五号》和《青春之歌》中对林洁和林红两个角色的出色演绎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女电影演员之一。80年代,秦怡又陆续主演了《海外赤子》、《雷雨》、《梦非梦》、《上海屋檐下》等影视作品,向观众再度展示了她高超的演技和她东方女性的风韵。
长期的电影戏剧表演实践,秦怡形成了朴实、深沉、细腻、自然的艺术风格,为我国电影戏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先后荣获首届电视节“金鹰奖”最佳女演员奖、文化部优秀电影表演奖、中华影星艺术成就奖、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及中国电影世纪奖等。
八十多年的人生,无论是理想追求、艺术生涯还是个人情感生活,秦怡都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但她却始终勇敢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如同她扮演的角色大多是美丽善良的女性一样,她的形象、性格和心灵也是美的——她以这种美感染、打动了无数观众。
周小燕
周小燕,著名歌唱家、教育家。1917年8月出生于湖北武汉,1935年9月,考入了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专门学习声乐演唱。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周小燕被迫中断学业。1938年底,她辗转来到法国巴黎求学,在那里结识了著名的作曲家齐尔品,并在他的帮助下,进入了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学习声乐。经过7年的勤学苦练,周小燕在1945年10月登上巴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以精湛的技艺和美妙的歌喉征服了挑剔的法国观众,并在之后的世界巡演中,获得“中国夜莺”美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周小燕受聘担任了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老师,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几十年来,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声乐人才,他们有的在国内各高等院校任教,有的活跃在国内外歌剧音乐舞台上,有的在各类国际性大赛中频频夺冠。1988年5月,周小燕在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了周小燕歌剧中心,为加强中西音乐文化交流与合作,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歌剧演员,振兴和发展中国歌剧事业继续奋斗。
周小燕一生艺术成就卓越,她当演员是明星,“中国夜莺”一红就是40年,她当教员是大师,“中国声乐之母”一干也近40年。鉴于在声乐艺术和声乐教学上的杰出贡献,周小燕先后荣获中国音乐家协会颁发的中国音乐艺术最高荣誉奖——金钟奖,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国家军官勋章,上海市政府授予的2002年文学艺术特殊贡献,2003年全市教育功臣奖和20110年首届“金葵花”中国歌剧艺术成就大典中国歌剧声乐教育家终身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