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当代“80后”“90后”热血青年在阻击新冠疫情的大考中争做先锋,事迹感人,这次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工作者中年轻人的比例很高,他们担当大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英勇的答卷。
在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上,青年画家同样意气奋发,创作出一大批激情昂扬的画作。今天我们约请几位参展青年画家,请他们谈谈构思抗疫主题作品的所思所想所感。
齐然:蓬勃青春,英勇答卷
当代“90后”的热血青年,在阻击新冠疫情的大考中,争做先锋,事迹感人。2003年抗非典时他们是被保护的一代,如今“90后”与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担当大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由此,激发了我选择这一角度创作了《上阵90后》这幅作品。
作为主题性写实人物画创作,我首先关注的是人物的形神面貌、品格气质,力求以形写神,形神达意。画面的构图呈现坚墙垒石般的厚重饱满,象征着由青春活力凝筑成一道道坚实可靠的安全屏障。画面以火热的红色作为主调,一是尊重抗疫期间,援鄂医疗队出征时衣着颜色的生活真实,二是以热烈的火红,寓意热血青年内心的激情。
艺术源自生活,笔墨丹青需要真情实感。我们当前的创作就是要服务于抗疫期间的文化需要,给人以关爱、给人以鼓励、增强人们在守望相助中战胜疫情的毅力和必胜信念。用文艺的号角凝心聚力、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发挥我们的作用。
齐然《上阵90后》(中国画)
罗陵君:顶天立地的逆行精神
这幅《逆行者》主要展现的是一个穿戴好防护服、整理调整状态的动作,看似不起眼,其实预示着即将随时投身战斗、迎接挑战。我画的不是疫情之下一位具象的“逆行者”,而更想表现一种逆行的精神。超大的尺幅,使观者的仰望自然而然。
我是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常常给孩子们讲艺术史的故事。创作这幅《逆行者》时,我突然想到了“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大卫雕像。这座雕像连同底座高5.5米,取材于《旧约》中的神话故事,讲述少年大卫战胜不可一世的巨人哥利亚。这本是一个常见的绘画题材,米开朗基罗却既没有表现巨人被砍的头颅,也没有表现大卫挥起武器颇具动感的场景,而是雕塑了少年全神贯注的紧张情绪,仿佛他身体中积蓄无穷能量能够随时迸发。在《逆行者》中,我选取了逆行者即将奔赴“前线”的一瞬。
我的一位战斗在一线的医生朋友是画中人物原型。为了画好这幅画,我请这位朋友穿上防护服给自己做模特。画中起雾的护目镜、齐膝的防护鞋套等处理均来自朋友的专业提点。随着疫情的发展,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加,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身着防护服战斗,海关、机场、街道等工作人员也都穿上了防护服,守卫着我们的城市安全。我想通过我的画笔把这座城市中最伟大的逆行者这个群体表现出来。
罗陵君《逆行者》(油画)(近4米高)
丁阳:携己所长,抗击疫情
新年伊始,新冠病毒席卷而来,抗疫战斗随之展开。在这一危急时刻,无数的医务人员、干部群众、工程建设者们众志成城,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作为一位青年艺术家,我想此刻能做的便是携个人所长拿起画笔记录过程中的点滴故事,贡献绵薄之力,以此来表达对于这场抗击疫情斗争的支持。
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震惊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速度与国家实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选择了火神山医院建设场景作为创作主题和内容。
然而,我以往创作多以刻画深入耗时较长的工笔画形式为主,此番要在短时间内以抗击疫情这一叙事性题材进行工笔画创作,对我而言是第一次,也是不小的挑战。
另外我认为在这一特殊时刻的美术创作所呈现的审美价值应有别于摄影等其他艺术形式,更需呈现画家的独特视角,融合个性语言进行艺术再现而不是简单复制照搬摄影照片。
因此,在《火速神奇》这幅作品中,我尝试突破以往的绘画样式,用简洁概括的造型方式塑造对象、运用强烈明亮的色彩对比烘托画面气氛,又以具有形式美感的构图布局来营造当时建设中的火热场景。最终画面形成了一种有别于本人以往绘画风格的新面貌。我想“即兴”“急中生智”的创作往往含有画家的瞬间灵感,而这次创作带给了我诸多惊喜与偶然,也令我体会到了那种久违的创作激情。
日前武汉解封,英雄凯旋,春天已至,这场抗疫斗争也即将迎来最终的胜利!
丁阳《火速神奇》(中国画)
穆昉昀、穆昉澜:每位白衣天使都应被歌颂
今年春节异常冷清,每天宅在家里惴惴不安地关注着疫情。在悲切地看到一批又一批人被新冠病毒击倒的同时,又一次次被广大医务人员奋不顾身战疫在第一线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
其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大年夜晚上,上海的首批援鄂医疗队出发了,本该团聚的时刻,只因一声令下,他们就不顾生命危险,告别亲人义无反顾地奔赴疫情风暴中心。
我们在心中为他们默默祈祷的同时,用画笔向天使致敬的愿望也油然而生,各种表现思路喷涌而出。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守护我们生命的天使,都应当被歌颂!
我们经讨论斟酌后,摒弃了突出某个特定人物的构思,攫取群体逆行的典型情景进行表现,重重叠叠无数的白衣天使逆行奔跑着,凸现动感的画面传递着:疫情就是命令!前进、前进、前进进!向火神山雷神山挺进!一声令下,集结!冲!早一分钟就能多守护几条生命!因此我们把作品取名为《一声令下》。
我们利用帛画的丝帛材料轻薄通透的特性,用传统的正反薄染手法反复渲染,在淡青灰色的基调上用白色线条交叠出前倾的动势,青灰色中隐隐透出淡淡的绿色和闪闪的银色点出生命的期待和希望,增添画面细腻、含蓄而丰富的效果。
衷心希望这次疫情能快点结束,所有援助其他国家的医护人员能平安归来!
穆昉昀、穆昉澜《一声令下》(帛画)
李根:无悔的战士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全国都动员起来对抗疫情。3月3日,我收到上海美协工作人员的通知,画一幅抗疫主题作品,四五月间将在中华艺术宫展出。这是专业组织对我的信任,我欣然接受。
客观的条件对这次的创作有一些限制。首当其冲的就是时间问题。我的绘画是写实风格的,一般创作一幅较大尺寸的作品都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这次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其次,由于所有参展画家都是创作“抗疫”题材的作品,对作品本身而言容易造成“画面雷同”的情况。
多方权衡,最终我决定画一组三张的大型肖像作为作品的创作形式。选取医生、护士、建筑工人作为抗疫战士的典型代表来表现主题。
由于这次是超过正常比例的人物描绘,每一个人的头部大小都超过60cm,形象塑造的难度与平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调整造型。同时,这次人物的表情是描绘的重点。我突出了对抗疫情的一线“战士”的两种情绪:一是无畏,二是乐观。这也是这一群体给全国人民展现出的精神面貌。
李根《肩并肩》(油画)
鲁丹:走过黑暗,迎接光明
新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有责任用自己的专业方式投入到这场战役中。
疫情期间每个人都响应国家号召宅在家中,在媒体上看到广大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前往武汉的新闻,促使我很早就开始了关于疫情的创作构思。
油画《砥砺前行》描绘的就是作为此次疫情最前线的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画面采用由黑到白的渐变方式,寓意从黑暗终将会到达光明,取得最终的胜利,以此向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表达我与疫区人民和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共同抗击疫情、战胜疫情的心声和美好的祝愿!
目前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国外疫情依旧严重,也祝愿世界各国人民可以尽快战胜疫情。
鲁丹《砥砺前行》(油画)
叶秋杨:走廊深处是前线
疫情时期,文字、照片、新闻讨论这些都组成人们对疫情的认识了解,相比那些追求客观的表达,文艺会更注重情感表达。疫情期间,能看到各种主题性创作,中间不乏出现能激发大众共情的优秀作品。
年后我隔离在家,画过一个医务人员全副武装的正面全身像小稿,没多考虑主题意义,只是单纯想描绘他们。后来全国驰援武汉,医务人员奔赴前线,逆行而上,应上海美协的号召就试着进一步创作,想把人和时代联系在一起。于是就引用“逆行者”这一概念。
我的这幅《逆行者》采用平行透视,中心对称,描绘了在医院走廊中,一个医务工作者行走的背影。为了引导视线,我把视点放在人物的头部上方,画面中大量的衍生直线都指向这个地方,这也是画面最深最暗处。两边墙面同明度的黄绿对比和上下的重色块压住,去除多余的细节,单纯的就走廊的空间结构进行刻画,光线集中人物笼罩前景及人物,使画面整体简洁静穆。
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安全出口向右转的标识,这就给画面中的人物一个选择,是向前走还是转身?向前,是走廊深处,是前线,是战斗;向右,是安全出口,是离开。
而画面中的医务工作者,拖着倒影,迈着步伐,化作微光,朝着前方走去。至此,向这些逆行者致敬!
叶秋杨《逆行者》
杨艳:致默默贡献的每一个人
戴口罩一天容易,整个疫情期间与口罩相伴则实属不易。“宅”家不聚会,出门“戴口罩”,可以说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疫”方法。疫情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控制住是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画者,我想用画笔来记录“疫情”期间特殊的“人们”。
形形色色的人物出现在我的画面之中。有身穿防护服的一线医护人员,有最为忙碌的外卖骑手,有阿姨爷叔小区志愿者等等。每个人物设定上都没有具体的面容,我想表达的并不是特指人物,而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你,我,他。是疫情期间默默做出贡献的每一个人。
画面中的色调温暖而柔和,治愈了人们糟糕的心情。波普式的人物呈现方式结合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可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强烈的视觉感受表达了国人的万众一心。仔细看来,口罩的样式也多种多样。疫情下,国人也没有慌乱,努力做好自己,将“戴口罩”作为一种新时尚而流行开来。每一个方形都是自己的安全距离。大家在其中各尽所职逐渐恢复生产。相信,脱下口罩的日子终将不远。
杨艳《全民抗疫》(中国画)
您也可以在线浏览参展作品:
点击进入“召唤”线上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