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建党100周年,闵行区文联2021年拟组织举办“红色题材原创剧目展演月”活动。根据区委宣传部关于塑造经典,研磨精品,进一步提升演出质量的要求,闵行区文联组织沪上知名专家对本区5部沪剧原创红色剧本《龙华塔下》《老街春晓》《相约梅家弄》《华家儿女》《板桥霜》进行专题研讨,于2021年1月19日下午假新东苑快乐家园举行红色题材原创剧本研讨会。
研讨会具体由闵行区作家协会、闵行区戏剧曲艺家协会承办。受邀出席的文艺评论专家有:上海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原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刘文国,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文艺评论家郦国义,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上海艺术研究中心顾问、大型京剧《大唐贵妃》编剧、《梨花颂》词作者翁思再,原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市政协常委毛时安,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杨扬,原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唐静恺。
闵行区文联主席陈志强、区委宣传部宣传文艺科科长沈静慧、区作家协会主席彭瑞高、区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沈慧琴以及5部原创剧的编剧张乃清和朱墨钧出席研讨会。原创剧目参演沪剧团团长、主演以及区文联、作家协会、戏剧曲艺家协会等相关人员共20余人参加会议。
陈志强主席主持研讨会,他汇总了5部原创剧的情况,3部已经开演,2部尚在排演当中。
首先由区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沈慧琴介绍了协会各剧团近年的演出情况以及新编原创剧的排演进度。
接着就请与会专家对5部剧本把脉问诊。研讨会前期区文联就将相关剧本给到专家老师,6位专家都做足了功课,对自己研读的剧本进行中肯的点评。他们充分肯定闵行文艺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原创精神,这些原创剧代表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和民间智慧,同时从专业角度他们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杨扬教授认为沪剧相对来说比较重唱段轻故事情节,但主要人物性格动作应凸显强化,以使剧情更饱满。
郦国义老师提出剧本方面剧情故事结构应尽可能完整,衔接要紧密,正反角要兼顾。打磨后可以尝试申报市文化基金项目,争取政府支持。
翁思再老师赞扬了沪剧对我国现代戏曲的贡献,他认为有历史背景的剧目细节可以虚构,但不能违背大的史实。剧中悬念的解决要有戏剧性故事,人物不能浪费。
刘文国老师指出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小切口体现大主题,瞄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方向,争取打造出闵行沪剧的精品力作。
毛时安老师认为剧本定性很重要,比如是正剧还是悬念剧,这会影响戏的走向,切忌虎头蛇尾。核心人物要清晰,戏剧环境中情节、人物言行都要经得起推敲。
唐静恺老师指出剧情故事顺畅完整的同时要进一步提升情感力量、人物塑造,要注重情节铺垫衔接,主要人物始终应该是戏剧矛盾的焦点。
编剧张乃清和朱墨钧两位老师感谢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表示将对剧本作进一步推敲打磨。
区作家协会主席彭瑞高老师谈到反映人物命运、家庭情感的作品比较受本地人们喜爱,作家要在现实中多挖掘本土生活和人物,创作出贴近人民的作品。
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陈瑜老师认为本土原创剧很可贵,本土作者写的唱词很符合沪剧的要求。但有的情节、人物不够清晰,要有铺垫有待深挖。戏是要不断磨合的,第一步走出来已经很成功,不仅编剧,人物造型、舞台效果都可进一步提升。
沈静慧科长对与会文艺工作者为地区文艺建设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她谈到传承沪剧艺术体现了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红色原创剧在建党百年之际亮出闵行红色文化家底,沪剧艺术可以滋养一方人民生活。
最后陈志强主席表示区文联会在资金、场地各方面全力支持红色原创剧的展演,也请专家学者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和扶持,努力培育经典原创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