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
都在为守护家园守护上海
而不懈努力
上海市文联的文艺人们
也持续活跃在社区抗疫一线
守望相助,同心守“沪”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彰显着上海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上海剧协会员、上海京剧院老旦演员胡璇居住的小区3月16日就进入了闭环管理。在跟居委同志交流的过程中,得知居委正招募社区服务志愿者,胡璇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她的主要工作是在核酸检测时帮助小区居民进行预约登记,并帮助维持秩序。这道现在大家都很熟悉的流程,当时却难住了很多人——不仅仅是老人,还有“老外”。那几天,一到核酸检测,那位外国友人就赶紧去找胡璇,让她帮忙做登记。“我能力有限,也不像别的志愿者会做一些统计之类的工作,我觉得我就尽我所能,去贡献一点绵薄之力吧,”胡璇说,“能帮助别人,觉得特别有价值感。”
不做核酸的时候,她也会参加小区的物资发放工作,为此,她把家里的小推车也搬了出来。哪家有老人或者需要帮助的人,她都会主动关心,物资够不够,需不需要帮忙配药等,有时忙到晚上8点多才顾上吃饭。“我就当练功吧。”胡璇说,“我平时不大跟人打交道,通过志愿服务,跟邻居们熟悉了不少。你帮我一点,我帮你一点,邻里之间不就是这样的吗?”
上海视协理事,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电视学系书记、副教授巩晓亮所居住的小区,从3月12日就进入封闭管理,高峰时有三分之一的楼栋都在封控状态中,巩晓亮家的楼栋,是最早封控的楼栋之一。于是,小区便以楼道为单位,组织志愿者队伍。很多居民都积极主动地报了名,巩晓亮就是其中的一个。“无论如何,我都会去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事。”他说。
他们楼栋的志愿者队伍由12名热心居民组成,为全楼近50户居民提供服务。楼栋14天封控期一满,巩晓亮就和队员们一起活跃在了社区志愿服务的一线:为社区核酸检测维持秩序,发放抗原检测试剂盒,运送分发各方援助的生活物资及各家快递等。让他难忘的事有很多,而感受最深的,还是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互相关心,以及社区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热心与爱心。“大家心里都清楚,志愿者工作是有风险的,但风险面前总会有人愿意主动承担。”巩晓亮说,作为志愿队伍的一员,他觉得很自豪。“我是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普通党员,在困难时期,我们要听从指挥,团结居民,坚定信心,加强防范,共渡难关。”
线上报名,线下奔赴。上海剧协会员、上海越剧院二团团长、金派传人樊婷婷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就在“先锋上海”小程序上递交了自己的志愿者报名申请,与此同时,听闻所在的普陀区长寿路街道也在征募居民志愿者,她立马赶到居委报了到。
樊婷婷的家是文艺世家,婆婆顾友芳是电视台著名的化妆师,先生倪嵘雷是一位编剧。跟随樊婷婷的脚步,倪嵘雷也加入了社区志愿者的行列。“我们的工作都暂停了下来,知道还可以通过社区志愿者的形式为大家服务,就特别愿意去做,”樊婷婷说,“而且我是党员,遇事冲锋在前是应该的,去抗疫一线发挥我的作用。”
樊婷婷被安排在“通知组”,负责在核酸检测时,逐层逐户通知社区内一栋26层高楼全体住户,确保一户一梯有序进行核酸检测,避免交叉感染。此外,志愿者们还要参加轮值,为居民送快递、收垃圾,及时响应居民的应急需求等。为居民送上服务的同时,樊婷婷觉得自己也在见证温暖与力量。志愿者中有一位名叫聂玲芬的老党员,70多岁的年纪,却始终冲锋在前,被所有志愿者视为榜样。“我们年轻人更要多做一点。总之,撸起袖子加油干就对了!”她说。
上海视协会员侯捷是国家一级导演、SMG制片人。在这样特殊的时刻,她体会最深的是两句话:“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和“危难时刻,人民是时代真正的英雄”。
侯捷和她组里另一位90后导演很早就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队伍。从对方发的朋友圈里,侯捷敏锐地发现他们似乎缺少专业防护服,她很着急,便自掏腰包为他们送去了100套。“她是我的组员,我关心也是应该的,能帮一点就是一点,”侯捷说,出发点不过是“感同身受”“力所能及”,“但如果可以,我其实更想去实地协助他们。”
浦西封控首日,她起了个大早,作为党员志愿者,她要协助自己所住万科白马小区居委完成封控后的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按门牌号挨家挨户叫业主下楼、登记、引导居民至固定地点……说来轻松,做起来却是深切体会到了“大白”们的坚韧与艰辛。每天也都有不同组的志愿者给老人送饭,帮邻居扛物资,从身边的这些人身上,侯捷感受到了平凡人的力量。今年是她入党25年,也是在上海工作生活的第24年,她坦言自己从未见过如此特殊的上海,但更让她感触的,是在如此特殊的时候,上海依然有数不尽的平凡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