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联协会 >> 综合介绍 >> 文联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艺起前行|各尽其能,倾力付出!上海文艺人积极投身社区抗疫一线
2022年05月01日 17:14

  为了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大仗硬仗,大家都在连续奋战、全力守“沪”,于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苦干实干、无私付出、忘我奉献,从而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些文艺工作者,来自不同协会,擅长的艺术门类不尽相同;年龄各异,涵盖了60、70、80、90后等不同年龄段;活跃在不同的志愿服务岗位,有配药员、送餐员,也有宣传员、流调员,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是守护者,也是劳动者。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着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诠释着“最美劳动者”的内涵。

  在用书画的形式,抒写下内心澎湃的战疫感受的同时,上海书协常务理事、上海美协会员严亚军也用手中的纸笔,做好防疫政策的“宣传员”,记录下社区抗疫过程中的动人点滴。

  3月16、17日,浦东新区惠南镇封闭筛查。严亚军家所在彩虹园小区于是成立了一支七人宣传报道组,以文字和视频的形式,通过在社区大屏滚动播放、微信大群内宣传,及时反映居民生活状态和心声。严亚军正是其中一位“宣传员”——就这样,居家隔离中的他,开始用另一种志愿服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抗疫的支持。在他看来,解释好政府的防疫政策、传达好各种防疫工作安排,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居民们心里有数,就能不慌不忙。

  一个多月来,他以宣传员的身份,细心观察、记录并反映着身边的人和事。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齐心协力为居民提供服务与保障,小区居民之间也团结互助、相互关怀,还有热心居民通过团购买了二千斤新鲜黄瓜赠送给全小区的邻居,以及“大白”们往返16个小时的路途奔波前来援助……他用文字将这些故事一一记录了下来。“素材太多了。有忘我工作的感动场面,有热火朝天的互帮互助的的生活场景,也有微信群内的邻里问长问短的亲切话语。有日夜坚守一线的无私奉献,也有舍小家帮大家的高风亮节。”他说,这一切都是激励自己不懈笔耕的动力与源泉:“记录下这一切平凡而感人的事,用心中的文字为他们鼓掌!”

  上海摄协理事宋波一直是志愿服务的积极参与者。从2020年到2022年,从社区物资“搬运工”到全市药物“配送员”,变换的是志愿者的工种和角色,不变的是乐于助人之心。

  疫情之初,他就是所住小区第一批十位志愿者之一。起先几天,快递尚未暂停,3000人规模的小区有大量物资需要志愿者搬运,对于刚巧崴了脚的宋波来说更是艰巨的考验,他还因此在小区里得了“瘸腿送货员”的外号。封城之后,居民的配药需求开始凸显,他便申请加入了专门负责药物配送的“跑腿”志愿者队伍。“两天跑一箱油,浦西的每个区几乎都跑到了,包括宝山、青浦、嘉定等郊远地区。”有些非常用药跑一两家医院未必配得到,有时甚至要跑上五六家医院才行。后来,团市委成立了全市层面的青年送药志愿者队伍,宋波又成为第一批七位送药志愿者之一。每人每天基本上要跑近20单,每次送药,志愿者和患者、家属间都会经历一场双向感动。

  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宋波还个人向市青基会捐赠了5万套口罩、5000个防护罩和300套防护服。在他看来,作为文艺工作者也好,作为百姓市民也好,在疫情面前,应该兑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无论是智力体力,还是资源渠道,在这个特殊时刻,都应该无私奉献。在做志愿者这段时间,他看到了很多人性的闪光点,社区居民之间同舟共济、互帮互助的那个劲头,让人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和世间的温暖。

  4月16日上海杂协会员、上海杂技团上海马戏城演出保障部的张林开始投身共和新大食堂为老服务的志愿者工作中。共和新大食堂是一个社区大食堂,主要解决共和新路街道独居高龄老人、残疾人以及特殊人群的用餐问题,疫情期间还增加了街道辖区内防疫一线工作者的伙食,因此平均每日要解决1500人的用餐问题。“为了避免人员聚集,按照防控要求每日的餐食必须送到特殊群众的手中,同时消毒消杀工作也刻不容缓。”张林说。为了完成巨大的工作量,他每天凌晨4点半起床,5点开始盛菜盛饭、打包盒饭,通过4个小时连续不停的流水线工作,于上午9点开始送餐,主要负责派送共和街道辖区内15个小区的120份盒饭。

  一开始投入志愿者工作,遇到很多困难,如配送量大、范围广,路线不熟等。派送的小区大多没有电梯,穿着防护服的张林,穿梭在大街小巷和楼宇之间的阶梯上,防护服湿了干、干了湿。由于工作量大,用时长,稍有耽误有时还会遭遇不理解。为了更快速地送餐,张林及时总结经验,重新规划路线,科学合理地调整配送先后次序,送餐工作顺利了许多。每天傍晚,当结束送餐后,他还要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并对工作区域全面消毒打扫。为了让每一个送餐环节做到尽善尽美,时常工作到凌晨1点。“虽然很累,但我觉得很有意义。每日为社区居民和防疫一线的工作者们送上美味的饭菜,为他们及时补充能量,我以这样的方式和社区各方力量一起共同战‘疫’!”

  “心细如发、顺藤摸瓜的流调工作,我亲身参与了。”上海视协、上海剧协、上海评协会员,90后导演陈超在这次上海疫情中参与了一项比较特殊的工作。3月31日报名加入了“徐汇青联疾控流调青年突击队”。4月1日一早,全体队员严格遵照工作指令,正式开启流调信息整理工作,遇到对方讲方言听不懂就放慢速度多听几遍;遇到对方态度急躁就耐心安抚疏导;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群里及时咨询指导老师。忙碌了一天还要进行工作复盘,确保次日的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工作过程中,陈超感受到上海所积累的流调工作经验是相当丰富细致的,他也切身感受到了此项工作的不易。不仅要心细如发、耐心倾听,更要能顺藤摸瓜、细致排摸。因为有的病例,如街道安保、环卫工作、驾驶员等,会因为工作的特性涉及到许多场所,这些都是他流调采访的对象。让他感慨的是,他们一直在为城市的正常运行而默默努力着,因此每打一个电话,他首先询问对方的身体状况,再给予适当心理抚慰,拉近与被流调人员的心理距离,然后才开始信息的核对与摸排工作。有时电话中对方的诉求已超出他的工作范围,流调手机变成了热线电话,但陈超还是耐心安慰并给出应对建议,向那些在疫情中遇到各种困难的人群伸出援手。至今陈超已经连续工作31天,流调了两百余位核酸初筛异常人员与他们的密切接触者。虽然辛苦,但他感到每个电话的分量都很重,在流调的同时,宽慰了对方、为对方提供了帮助,让他深感参与这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