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著名电影艺术家孙瑜先生诞辰111周年系列活动在上海影城隆重召开
2011年3月31日,上海电影家协会联合中国电影资料馆、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纪念著名电影艺术家孙瑜先生诞辰111周年系列活动。
孙瑜先生是中国电影界杰出的先驱。20世纪20年代起,他先后编导了20多部影片,写下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光辉篇章,为中国民族电影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中《故都春梦》、《野草闲花》、《小玩意》、《体育皇后》、《大路》、《长空万里》、《鲁班的传说》等经典佳作至今仍脍炙人口。
孙瑜先生的作品风格清新,既浪漫又不失理想,被誉为“诗人导演”。他又被誉为电影界的“伯乐”,培养了众多银幕新星,像金焰、阮玲玉、王人美、黎莉莉、郑君里、刘琼等。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他创造了多个第一,是最早在西方接受正规教育并回到祖国怀抱投身民族电影实践的艺术家之一。孙瑜先生的一生是为电影事业努力奋斗的一生,是为电影理想倾力拼搏的一生,正如他的墓志铭:他为理想而生,如今,他为理想而死。
出席纪念大会的领导与孙瑜先生家人、艺术家们合影留念
下午一时,纪念孙瑜先生诞辰111周年大会在上海影城第三观摩厅召开。会议由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吕晓明主持。在纪念大会上,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中国电影资料馆助理研究员李镇,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奚美娟分别宣读了来自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中国电影资料馆和中国电影家协会的致敬信,高度赞扬了孙瑜先生高尚的人格修养和杰出的艺术成就,肯定了他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的杰出贡献。上海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许朋乐,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孝明,上海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何麟等领导以及孙瑜先生之子孙栋光分别上台发言,深情缅怀这位为艺术奋斗一生的电影艺术家。著名表演艺术家、金焰的夫人秦怡,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子枫等也专程来到活动现场。
来宾们驻足观看展示了孙瑜先生一生经历和卓越艺术成就的展板
会场外,主办方精心制作了12块展板,通过生动的文字和画面展示了孙瑜先生一生的经历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来宾们纷纷驻足观看,合影留念。为纪念这位艺术家,主办方还特意制作了精美的纪念画册。厚厚80页的画册详实地记录了孙瑜先生的漫漫电影之路,其中有儿子对父亲的深深怀念,有老朋友之间的依依眷恋,有演员们的无限崇敬,有付之一身的电影作品……。
纪念大会之后,全体与会者一起观看了孙瑜先生的电影代表作《大路》。这部摄制于1934年的电影,可以称得上是左翼国防电影的代表作,或说是中国无声电影艺术的最成熟的作品之一,体现了孙瑜先生爽朗明快、富于热情的风格特点。
下午三时半,纪念孙瑜先生诞辰111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影城四楼会议室举行。来自上海电影界的老中青艺术家、孙瑜先生生前的合作伙伴、好友、好友后人以及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学生代表70余人将仅可容纳50人的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家对孙瑜这位艺术家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研讨会由上海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许朋乐主持。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石川教授在发言中全面总结了孙瑜先生在艺术上的成就,并对孙瑜先生银幕诗人形象做了细致阐释。他认为,孙瑜先生是典型的作者型导演,是中国电影“导演中心制”的首倡者,他独特的个人风格深深浸入了每一部作品中。而且,孙瑜先生30年代创作的电影集中反映了当时城乡关系的变迁,反映了劳苦大众、平民百姓的生活现实,其思维方式和银幕语言都紧跟着时代潮流,吹响了时代进步的号角。石川教授认为,孙瑜先生的电影对同时期左翼电影有了继承和超越。孙瑜先生镜头下的乡村是诗意的、桃花源式的理想图景,而不是阶级斗争尖锐、民不聊生,旨在抚慰年轻人在城市化进程中受挫的心灵,从而超越了左翼电影在主题风格上的单一僵化,而转向个性化的表达。同时,孙瑜先生是一位个人风格突出的导演,他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多个第一,例如最早在电影中加入配唱,最早使用了移动摄影将许多好莱坞技术引入创作实践,他为国产电影的现代化进程贡献卓著。最后同时也非常重要的是,孙瑜先生从未忘记追求民族化的电影风格。
纪念孙瑜先生诞辰111周年学术研讨会会场
中国电影资料馆助理研究员李镇作了《中国电影资料馆藏<大路>编导手稿之细解》的发言,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孙瑜先生拍摄影片《大路》的心路历程。李镇认为,从手稿的字迹判断,《大路》手稿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并在之后经过了数次修改,这说明孙瑜先生在《大路》的创作过程中充满了激情。孙瑜先生接受过西方正规的电影教育,因而专业功底非常扎实,如手稿中频繁使用英文缩写,分镜头剧本详细而严谨。他又非常重视细节处理,一些重要的场景有详细的草图,甚至包括演员的站位,手稿上还有很多录音设计,如茉莉唱《新凤阳歌》时的音响设计、撕支票的清脆声音等,由此可见孙瑜先生对影片全方位的控制不仅体现在导演和编剧上,甚至还延伸到电影的方方面面。曾有人根据《大路》中茉莉和丁香亲昵的镜头判定这是一部同性恋电影。而李镇认为,孙瑜先生在手稿中已经提供了反证:“茉莉抱着丁香像抱着一个小孩。”因而,过早丧母的丁香对茉莉的亲昵只是出于对母爱的渴求。手稿中,孙瑜先生还表达了拍摄《新大路》的想法,可惜最终没能实现。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李亦中教授作了《孙瑜心迹初探——<武训传>风波引出的历史教训》的发言。李教授通过回顾孙瑜先生创作《武训传》的历程,赞颂了他在艺术上坚持理想的可贵品质。他认为,影片《武训传》中的武训是带有好莱坞色彩的追求个人理想的人物,而当时创作背景的主要特点是社会功利性空前强化,容不得个人化的表达,这正是此部电影被猛烈攻击的重要原因。最后,李教授引用孙瑜先生在30年代的一个小册子中写下的一句话作结尾:“当天空灰暗的时候,我心依然晴朗”。
上海电影制片厂青年导演朱枫作了《对<大路>的艺术分析》的发言,从导演的角度分析了孙瑜先生作品的创作风格和特色。朱枫导演首先将《大路》放在同时期世界电影的坐标系中考察,认为《大路》在艺术上的成就远在当时许多世界著名电影作品之上。他还从上海电影的传统出发,肯定了孙瑜、费穆等导演倡导的“诗电影”和张石川、郑正秋倡导的“戏剧化电影”的历史贡献。朱枫导演通过分析认为,《大路》已经具有了接近成熟的现代电影镜语体系,影片中对长镜头的处理以及利用蒙太奇转场等手法都值得我们今天的导演学习研究。最后,朱枫导演转达了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对孙瑜先生的评价:“他是了不起的艺术家,他是个好人,我很怀念他。”
在其后的追思发言中,著名作曲家、曾担任影片《乘风破浪》的作曲吕其明回忆道,是孙瑜先生引领自己走上了电影的道路,他为人亲切,但是在艺术上要求异常严格。著名剪辑师蓝为洁深情讲述了她眼中的孙瑜先生,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至今仍为人称道。著名表演艺术家、李纬的夫人张莺表示孙瑜先生是那种让人崇拜一辈子的导演,他不拘一格地发掘人才,尽心尽力地提携后辈,为电影界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著名演员、张翼之子张云立回忆了父亲在晚年多次表示感激孙瑜导演曾经提携自己、教导自己。老摄影师杨仲文在发言中提到自己早年留学美国时向美国教授推荐《大路》,教授观后大为震惊,认为《大路》完全可以和《战舰波将金号》相媲美。他还呼吁年轻的学者们多关注30年代的中国电影,重视像孙瑜先生这样伟大的导演。
101周岁的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汤晓丹、陈鲤庭,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高正,著名作家白桦等虽然没能够来到纪念现场,但都通过文字的形式向孙瑜导演表示了怀念。
系列纪念活动感情真挚、简朴而不失庄重。许多参加研讨会的学生纷纷表示:在学校,对孙瑜先生的研究只是从文字到作品,从理论到理论,有机会参加孙瑜先生的学术研讨会,亲耳聆听老一辈电影艺术家、电影理论家对孙瑜先生生命历程的回顾,对孙瑜先生创作历程、代表作品的剖析,对孙瑜先生人格魅力的追忆,让大家对孙瑜先生等老一辈电影艺术家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有了深刻的、全面的了解,让大家得到了一次非常深刻的教育。
孙瑜先生虽然已经远去,但他的电影作品依然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电影观众,他对艺术的追求和执着,也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的电影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