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1年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宣传文化工作实施计划》的工作安排,为办好8月在上海举办的“我们喀什好地方”宣传周活动,5月9日至19日,受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上海市对口援疆宣传文化组的委托,上海市文联组织涵盖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文学等领域的上海知名文艺家赴新疆喀什,开展“深入援疆实地、体验边疆生活、感受沪疆友情、创作颂疆作品”的创作采风活动。
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何麟探望全国道德模范
创作采风团由上海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何麟带队,上海市书协副主席、秘书长戴小京,上海市书协副主席丁申阳,上海市摄协副主席、秘书长曹建国,上海市美协秘书长陈琪,以及美术家章德明、程俊杰、平龙、韩松,书法家黄仲达、汤其根,摄影家郭润滋、陈飞、秦智渊,作曲家左翼建、叶国辉,词作家陈念祖、姜忠民,作家于建明、薛舒、杨秀丽,舞剧编剧凌耀忠等21位沪上知名文艺家参加了采风。
根据中央有关决定,上海被赋予了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下属叶城、莎车、巴楚、泽普四县的光荣使命。为此,创作采风团先后来到对口支援的四县,深入援建的民居、医院、工厂、学校,深入民族特色的集市、农场,深入代表性的自然人文景点,通过对援疆工作和喀什生活的潜心感受以及同当地干部群众的细心交流,挖掘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近十天的深入体验,文艺家们感受颇深:
一是赴喀什地区采风意义重大。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后,南疆地区的支援建设成为重心。喀什作为中国的西大门,西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交界,南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成为连接中亚、西亚、南亚的枢纽,也是支援新疆建设工作的“桥头堡”。同时,喀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集中展现了维吾尔民族风情、文化艺术的精华,享有“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的美誉。喀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机遇,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值得艺术家去记录、创作。
二是喀什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喀什北有天山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横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东部是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冰川融水浇灌出喀什葛尔河和叶尔羌河流域的葱郁绿洲。优美的自然风光为摄影、美术创作提供丰富素材。在这里,艺术家用作品记录下莎车县卡尔苏沙漠的一望无际,泽普县金胡杨森林公园的秀美怡人,叶城县宗朗灵泉的神秘超凡以及喀喇昆仑山连绵雪山的雄伟壮观。
摄影家们纷纷拿出相机抓拍
三是喀什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喀什以其浓郁的历史文化、绚丽的民族风情、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新疆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风情区。优秀的历史人文资源为文艺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历史遗迹方面,创作采风团领略了西北边城——石头城、盘橐城遗址、阿帕霍加麻扎(香妃墓)、先哲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十二木卡姆》之母——阿曼尼沙汗陵等景观,感受了喀什的悠久历史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在人文景观方面,这里有新疆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维吾尔族建筑经典——高台民居等,展现了维吾尔民族的杰出智慧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俗风情方面,创作采风团先后考察了喀什地区文工团、巴楚县文工团、莎车县文工团、泽普县文工团、塔县文工团,领略到维吾尔族艺术奇葩——《十二木卡姆》的博大精深;刀郎麦西来甫的超凡洒脱;塔吉克鹰舞的轻盈灵动、美妙别致。此外,阿瓦提镇田野艺人、莎车民间十二木卡姆艺人的动人演绎,展示了“歌舞之乡”的风韵,让大家感受到喀什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淳朴乐观。
四是喀什拥有飞速发展的城乡建设。近十天的创作采风活动,让艺术家们感触最深的还是喀什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建设的日新月异。摄影师和美术家用图片、画卷,作家、诗人用诗歌、散文记录了此番欣欣向荣的景象。特别是喀什地区各区县的援建安居工程让大批群众走出土房、草屋,住进现代化的居民区,从水、电、卫生等方面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为当地群众做了件深入人心的实事。大批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让当地群众享受到教育、医疗资源,提高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平,有力地推动城乡发展。例如,巴楚县援建工程——完全中学的落成将有效解决全县适龄青少年上学难的问题;叶城县援建工程——维吾尔医医院正在施工,它将是新疆乃至中亚地区最大的维吾尔医医院,并成为维吾尔医学的教学实践基地,从而大大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通过招商引资及援建扶持,喀什地区建设起一批工厂项目,如金博集团核桃加工厂、百佳肉业有限公司、泽普红枣园等,加快了当地经济发展,为百姓致富、社会安定做出贡献。喀什地区各县都建设了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博物馆、公园、农家书屋等公共设施,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供保障。例如:莎车县的木卡姆广场每日都有文化演出上演;叶城县的农家书屋由退休教师每周为居民辅导上课。
音乐家献曲一首
五是喀什拥有奋发向上的干群精神。“万般风物人最美”,一路上喀什地区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令广大艺术家为之动容。上海对口支援喀什四县以来,一批批援疆干部、教师、医生、工人来到喀什,将喀什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深入基层乡村,用自己的努力建设祖国边疆。一位支援喀什的女干部,坚持走访穷困群众,一连半个月吃住都在农户家,设身处地地为当地群众排忧解难,她的付出得到群众的认可,被亲切地称为“喀什百姓的好女儿”。喀什地委、行署以及各县干部展现出一种兢兢业业、不畏艰苦、战天斗地的精神状态。在这里我们遇到一个维族乡长,他长年坚守在工作岗位,骑着摩托车走遍乡里,每年呆在自己家中的时间不足十天,他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被当地群众称为敬业楷模。喀什这个边疆地区还涌现了许多“道德楷模”、“战斗英雄”。例如:巴楚县的阿不力孜·努来克宁不顾生活艰苦,毅然收养汉族残疾弃婴,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泽普县古勒巴格乡14村支书刘国忠,几十年如一日,带领全村脱贫致富,被评为“自治区道德模范”;叶城烈士陵园中有多位在中印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战斗英雄……他们是喀什地区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的象征。
创作采风活动涉及喀什地区五县一市,文艺家在有限时间里,深入生活、亲身体验,为文艺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此次采风创作活动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采风条件艰苦,创作热情高涨。采风团的文艺家平均年龄超过54岁,在喀什期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5小时,日均行程多达300公里,而且是崎岖山路、戈壁滩涂。条件如此艰苦,但是各位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不减,他们披星戴月,废寝忘食,一路上文艺创作热情高涨。作曲家左翼建、词作家陈念祖、姜忠民合作,途中有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出炉;作家于建明、薛舒、杨秀丽也创作了多篇诗歌、散文。
此外,在喀什期间,文艺家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工作。书法家、美术家为对口的四县挥毫泼墨,创作书画作品50余幅,积极为当地文艺发展做贡献。每经一县,当地都希望通过笔会活动留下上海艺术家的墨宝、作品,虽然事先未作安排,但是为了支援当地文化建设,在不影响整个创作计划的前提下,艺术家牺牲宝贵的休息时间,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各方需求。直到返程前回到喀什市里,艺术家还应地方要求,不辞辛苦地创作惠民作品,并及时将作品邮寄到对口各县。
美术家现场作画
二是领导高度重视,活动安排缜密。采风活动得到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喀什地委、行署等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上海市委宣传部多次开会强调创作采风活动的重要意义,副部长宗明亲自做行前动员,嘱咐艺术家注意安全、用心体验、积极创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靖,喀什地区行署副专员木太力甫·托合提等领导多次与采风团座谈,详细了解艺术家需求,亲自关心接待工作。上海市文联与前方指挥部、喀什地委、地区文联反复磋商行程路线,确保行程安排有助于文艺家搜集素材,保证文艺创作水准。在喀什期间,采风团团长根据实际情况,从艺术门类的特点出发,吸取各门类艺术家意见,果断调整路线,连夜制定“集合转移、到点分散”的方案,即在艺术家集中到达对口四县之后,一方面,团长带领负责同志,听从地方的接待安排,进行参观考察,从而减少艺术家应酬,保证艺术创作时间;另一方面,为美术家、摄影家单独安排车辆及线路,安排当地向导及文艺工作者陪同,深入基层、深入民间、分散活动,充分保证艺术家深入采风、有效创作。喀什地区文联、地区文体局的有关同志也全程陪同,积极协调好各县市的有关部门,为文艺家创作采风提供交通便利、生活保障,积极配合创作采风活动。
三是活动意义重大,采风收获丰富。
此次采风活动以创作为目标,用文艺作品展示喀什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城乡发展;同时讴歌广大干群的援疆精神和奉献精神,推动民族和谐、文化交融,为援疆工作和喀什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持。
采风团与阿瓦提镇田野文工团合影留念
通过近十天的艰苦努力,各门类艺术家吮吸着喀什丰富的创作营养,一方面保证了即将于8月举办的“我们喀什好地方”宣传周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为喀什题材的文艺创作提供了长期规划的可能。采风团的一位老艺术家激动地说:作为一名文艺的老兵,我再次找到了创作的春天。
据悉,文艺家所创作的作品将在“我们喀什好地方”宣传周活动中集中展示。届时,宣传周活动将包括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一台综艺演出,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等内容。通过宣传周,力争提高喀什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动员全社会资源支援喀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