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长生殿》
今年是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诞生109周年。为纪念这位在我国近代戏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7月12日至18日,上海市文联、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京昆艺术中心联手主办,并由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上海市剧协、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共同承办了《雅韵千秋——纪念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诞辰一百零九周年》系列活动。活动由书籍出版、舞台演出、艺术研讨三部分组成。
7月12日,《俞振飞传》(费三金著,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和《俞振飞年谱》(江沛毅编著,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两本新书在上海书城首发,拉开了整个纪念活动的序幕。两书为俞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史料,前者结合“谈艺”与“立传”,注重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相融;后者耗时十八载,史海钩沉,以“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的“知人论世”的方法,撰成《俞振飞年谱》。
李蔷华和蔡正仁同台献演程派名剧《春闺梦》
蔡正仁和华文漪联袂合演《贩马记·写状》
7月15日至17日,5场京昆专场演出在逸夫舞台举行。演出以上海昆剧团、上海京剧院为主,上海青年京昆剧团、上海市戏曲学校为班底,参演人员既有俞老的嫡传弟子蔡正仁、岳美缇、华文漪等,也有其他京昆艺术家李蔷华、陈少云、张静娴等;俞老再传弟子张军、黎安,乃至三传、四传弟子和在校的莘莘学子,以及俞老的海外弟子顾铁华等人也参加了演出。可谓五代同堂,齐吟雅韵;京昆一家,同咏霓裳。献演剧目均是俞老生前代表作。如83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蔷华再度献演当年由程砚秋、俞振飞二位大师千锤百炼的程派名剧《春闺梦》,14年没有登台演大戏的李蔷华,在55分钟的既唱且舞中赢得掌声、彩声达49次之多;昆曲《牧羊记·望乡》一折,则是俞老14岁初登舞台所演的第一出剧目;京剧《监酒令》一剧,已绝迹舞台多年。蔡正仁和华文漪联袂合演的《贩马记·写状》是他们20年来第一次在上海再演此剧,两位艺术家虽都已年逾七旬,但在舞台上光彩照人,用如臻化境的表演和对人物细腻精巧的刻画,将一对新婚小夫妻演绎得情趣盎然,满台生辉。岳美缇、陈少云、张静娴等京昆名家的演出,也精彩绝伦令人倾倒。众多观众深深沉醉于戏曲魅力,通过博客、微博等网络渠道详细描绘了演出情况,并热烈探讨其中的无穷魅力。5场演出,场场爆满,气氛极为热烈。
7月18日,《纪念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诞辰109周年研讨会》在文艺活动中心举行。研讨会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是俞学的构建。俞振飞先生将清曲与舞台结合,把昆曲中的歌与舞紧密结合的特殊表演手段带进了京剧,又把京剧明快、强烈、雅俗共赏的风格引入了昆曲,有力地促进了这两个剧种的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这不仅提升了京剧艺术的审美价值,也使古老的昆曲呈现出贴近时代的美学格局,其艺术实践在京、昆两个剧种的发展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构建“俞学”、遵循规范,近些年成为很多戏曲界人士的呼声。如今,上海市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将牵头建立“俞振飞研究会”。
纪念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诞辰109周年研讨会在文艺活动中心举行
与会者认为,剧种的最大特点体现在唱腔上,并呼吁:要从咬字与唱法上做到规范。南京大学的吴新雷教授说,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有了“俞派唱法”这个说法,真正的“俞派唱法”可以追溯到俞振飞的父亲——“江南曲圣”俞粟庐。第一本《俞振飞传》的作者唐葆祥引经据典介绍,俞振飞得其父真传,成为将“清曲”与舞台结合的第一人。梅兰芳研究会副会长吴迎代表梅葆玖发言,他提出,正是以“绝对的规范”为基础,梅兰芳的艺术和俞振飞的艺术才得以融合。梅兰芳曾说:“听了俞氏父子的唱,才觉得完全合乎我的理想。”规范是戏曲艺术的根本,没有基础的创新是非常危险的,永恒的是“返本美”,而不是“特征美”。
李蔷华说,俞振飞的“唱”不是唱谱,而是唱曲、唱情,她回忆1960年间在文化部举办的梅兰芳讲戏会上,梅兰芳与俞振飞所演示的规范,艳惊四座。俞门大弟子周正康提倡俞老所说的“曲谱是死的,但是唱腔唱法是活的,关键是怎么会运用一技之长来唱”。蔡正仁将“俞家唱”作为昆曲的正宗,要求大力弘扬俞家唱,他认为昆曲界长期只重表演重视做,唱、念方面很欠缺。戏曲学校前副校长顾兆琳现场示范昆曲的咬字念白,指出昆曲不是地方剧种,而是一个全国性的剧种,昆曲界应该放弃地区之间的偏见,严格规范昆曲的咬字。俞门弟子周志刚指出,俞派的身段和唱法密切结合,俞派的艺术目前已被推广到越剧、淮剧等剧种的相关创作中。复旦大学江巨荣教授建议,对于俞老的表演艺术研究不局限于唱腔,也可以从俞老塑造的舞台人物形象方面着手,把形象放到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放在表演者一定的生活感受中来认识,更能发现对社会的表现,美学的创新。
二是俞老的人品与艺品。一代大师总是离不开综合的文化修养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俞振飞以他对昆曲六百年历史的揣摩,对书画、诗文、鉴赏等传统人文艺术的融会贯通,使其舞台艺术达到了学术与艺术相融的境界,他同时还在戏曲教育和戏曲理论方面辛勤耕耘,其崇高品德和精湛技艺不仅令人敬佩,也将惠泽久远。与会者认为,时代呼唤像俞老这样的学者型表演艺术家。包括蔡正仁、岳美缇、张静娴、张军、黎安等昆曲五代人,都从各自经历出发,深情回忆了跟俞老等人学戏的往事,既感恩于前辈大师的无私教诲,也从中领略到俞老的光辉品行,激励着每个人学习与继承。
就此,专家们对昆曲接班人的培养也给出了建议。周正康在论文中用实例阐明,俞老是根据每个条件各异的学生而因材施教。唐葆祥和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均提出,昆曲接班人的培养,应当注重既有文化底蕴,又能把曲唱好,塑造“有书卷气的人物”,而不是“有书卷样子的人物”。只有丰厚学养、提高内功,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大艺术家、真正对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做出贡献。香港城市大学的郑培凯教授高度评价演出之精彩,并认为俞老的家学代表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带到传统的演剧中后,对于传统戏曲的传承有着特殊的意义。
费三金在研讨会上发言
俞门弟子费三金认为,俞老身上达到了文人和艺人的结合。蔡正仁说,比唱更难学习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俞老的那种浑然天成的儒雅气度。上海戏曲学校前任校长徐幸捷表示:“像俞老这样的艺术大师,不是随便可以给人去否定的,要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还一个昆曲大师给大众。”
京昆艺术中心总裁孙重亮对比历史上的“花雅之争”,指出在俞老的时代达到了京昆的最好融合,并强调俞老开放的心态、艺术上的兼收并蓄,提出后世应当学习俞老的教育理念,学习俞老的自信、底气和宽容。俞老的海外弟子顾铁华谈到俞老为推动昆曲在全国的普及所做的努力,对部分地方在昆曲事业中所暴露出来的狭隘门户之见给予批评。周志刚提出,不止俞门团结,而且要整个昆曲界都应团结一心。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秘书长林瑞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1985年俞老向中央上书、文化部振兴昆曲指导委员会成立的经过,以及1986苏州传习班的教学,对振兴昆曲艺术作用巨大,说明俞老对昆曲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曾协助俞老工作14年的戏剧评论家王家熙说,俞老的责任感、长者风范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他仅举几例,说明俞老高龄之际仍虔诚而严谨地录制昆剧,令人感佩;俞老对传统程式表演的生动讲解,令人彻悟。
三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与思考。三天五场的演出,从经典剧目到宝贵人才都进行了全面的展现,充分彰显了俞振飞先生倾注一生精力为之奉献的京昆艺术事业后继有人。俞老的艺术和精神在代代传承中得到传播,宝贵的京昆遗产在今天的舞台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启示后人重新认识与思考优秀的传统文化。
对于戏曲的理论与实践,吴新雷教授援例蔡元培曾请苏州昆剧大师到北京大学教授昆剧的历史,提出文人和专业的演员要互相结合,互相支持。郑培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译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他针对传统戏曲中的意识形态,认为应该把历史的人物放回到历史的处境来看待,这涉及到文化心态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重视中国的传统,认识传统戏曲中的相对普遍性。传统的精粹自有其生命力量,与现代中国人的文化修为和价值系统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大有关系。这不仅限于戏曲研究领域,而可纳入民族文化发展这一重要范畴。
荣广润在研讨会上讲话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孙惠柱教授从反战意识、人文主义精神等角度,高度肯定《春闺梦》等传统剧目对国界和时代的超越,认为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主题和形式上都具有现实意义。上海剧协副主席荣广润提出,纪念俞老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俞老所一生从事的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事业能够发扬光大,认为戏校在培养人才、梳理资料等方面,做了非常伟大的工作,为整个中国文化做了贡献。
此次纪念活动,不仅对俞振飞先生的表演艺术风格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引领大家深入学习俞振飞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激励我们前进,同时对京昆戏曲领域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启示后人珍惜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更好地传承并发扬光大其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