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联协会 >> 综合介绍 >> 文联工作 >> 特别报道 >> 正文
红色之旅·文化之旅·健康之旅
2011年09月01日 13:17

记“皖南行”——上海文联文艺家采风活动   

  8月19日至21日,由上海市杂技家协会、上海翻译家协会、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策划组织的“皖南行”——上海文联文艺家采风团,在上海文联巡视员、专职副主席迟志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何麟,党组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依群,文联副主席、杂协主席程海宝带领下,专程赴安徽皖南地区采风学习。

  采风团一行60人先后抵达泾县、旌德县和绩溪县,参观考察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宣纸文化园、江村、胡开闻故居、胡适故居、绩溪龙川胡氏宗祠和障山大峡谷等地,大家在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感受祖国壮丽河山、探寻博大精深的徽州传统文化的同时,在精神和思想层面得到了洗礼与升华。此次采风活动对于文联“联络、协调、服务”宗旨的诠释,对于加强省市间文联以及文联各协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对于激发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热情,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重温历史、增强责任

image

文联专职副主席迟志刚和党组副书记王依群向新四军烈士敬献花圈

image

文联党组副书记何麟在烈士墓祭奠仪式上致辞

image

文联采风团在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合影留念

  安徽地处华东,横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艰苦卓绝的长征,从抗日战争的烽火到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在安徽的山水间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美篇章。抵达泾县的当天,采风团成员在泾县县委领导的陪同下,首先来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祭奠仪式,向烈士们敬献花圈,表达了上海艺术家们对在皖南事变中壮烈牺牲的新四军战士的缅怀之情。随后,采风团又前往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详细了解了新四军在1937至1947十年间的抗争史,尤其是我党我军的领导人和高级将领率领新四军在云岭谱写光辉业绩的历史,以及在开展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中所形成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履险如夷、一往无前,勇于发展、敢于胜利”的云岭精神。

image

文联党组副书记王依群参观新四军革命旧址纪念馆

image

杂技家协会主席程海宝与采风团团员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革命纪念馆

  一张张生动的图片、一份份珍贵的文献、一件件斑驳的兵器,让艺术家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从84岁的翻译家王智量老先生到20多岁的青年杂技教师郭明,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传承与发扬先烈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云岭精神,立足今天,放眼未来,努力为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来自民营剧团的京剧演员周燕萍激动地说,在建党90周年、建军84周年之际,文联组织我们来到安徽皖南这片红土地,使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得到洗涤,使我们增强了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肩上的责任。

  体验文化、激发灵感

image

文联采风团在胡适故居合影留念

  人文之旅 皖南大地在山清水秀之中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造就了一大批文化大家:明代尚书胡宗宪、徽墨大家胡开闻、革命烈士江上青、数学泰斗江泽涵、文化巨子胡适,等等。胡适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先驱和开创者,其敢于打破封建旧文学束缚的精神,倡导“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很值得当下艺术家们继承和发扬。在胡适故居的庭院里,艺术家们纷纷在胡适雕像前拍照留念,感慨五四新文化运动开拓创新的精神,畅谈今后文化艺术工作的理想与目标。年轻翻译家黄福海将自己翻译胡适诗选的书籍赠与胡适的后代。

  徽派建筑文化 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古村落 旌德县江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黄山脚下,依山傍水、山灵水秀,诗碑堤栏,垂柳秀荷,相映成画,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古村落。古民居 胡适故居坐落于绩溪县上庄村,黛瓦、粉壁、马头墙,高宅、深井、大庭院,砖雕、石雕、木雕,典型的徽派民居衬映出胡适先生“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的浓浓乡土之情和特立风格。古宗祠 绩溪龙川的胡氏宗祠不仅有着深厚的宗祠文化底蕴,而且享有“木雕艺术厅堂”的美誉,祠堂正厅两侧隔扇门裙板木雕荷花图,技艺精湛、形象逼真,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完美艺术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则充分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艺术家们由此大受启发,深刻认识到继承和挖掘传统文化精华,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命的重要意义。

image

文联专职副主席迟志刚在宣纸文化园体验造纸过程

image

采风团艺术家题词作画

  徽派纸墨 说起中国传统书画,就不能不提到“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大项,其中的“纸”,要属安徽泾县的红星牌宣纸最负盛名。采风团受邀参观了闻名遐迩的红星宣纸文化园,艺术家们通过听、看、做等参观过程,较详细了解了宣纸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切身体验了“纸中之王”的神奇与魅力。艺术家们还参观了地处上庄乡的胡开文墨厂,了解到制造松烟墨的复杂过程,大家由衷地赞叹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亲近自然、放松身心

image

文联采风团在障山大峡谷合影留念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中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境内山河秀丽、物产丰富、稻香鱼肥、江河密布、自然风景资源丰富。坐落在绩溪县以东的大障山,是联合国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97%,可谓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景区中五十余个景点各具特色,其中伟人头像、百丈岩、葫芦潭、冠顶生花堪称四大奇绝。穿行在障山大峡谷的奇石秀水之间,远眺障河之水从天池蜿蜒而下,近观瀑布如白练般倾泻而下,俯瞰潭水碧绿、玉波涟漪。艺术家们远离喧嚣的都市,忘情于山水之乐,疲惫的身心在青山绿水中涤荡和释放;翻山越岭,嬉戏追逐,沉重的身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变得轻盈,最原始的创作激情在暗暗涌动……

  大家纷纷称赞此次采风活动意义重大,76岁的翻译家、诗人张秋红由衷地说:“三天二夜的‘皖南行’,就如同沐浴在感动、快乐和幸福的海洋之中,”在行中相知,在行中互敬互爱,如同一个幸福和谐的大家庭。

  此次采风活动之所以能够取得满意效果,主要归结为:

  一是前期筹备,精心周密。文联领导的高度重视、程海宝主席的精心谋划,杂协、译协、艺联三家协会秘书长精诚合作、细致入微的组织与安排,以及当地县委和文联领导的大力支持与热情接待,是此次采风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是协会联手,优势互补。本次采风团成员汇集了杂协、译协、艺联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不同的专业背景让艺术家们可以在跨领域的艺术创作中相互交流,为本专业的艺术创作汲取养分。而老中青三代共同参与的形式,使整个采风行程成为老少互帮互助、其乐融融的幸福旅程,拉近了艺术家们彼此的距离,密切了相互间的关系。

  三是发挥职能,精诚合作。此次采风活动过程中,领导与艺术家之间的零距离交流,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另一方面,艺术家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增进了彼此的感情。而上海文联与安徽当地政府、文联的沟通交流,也增进了上海文联与兄弟省市文联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正如王依群副书记在回沪途中总结的那样:此次“皖南行”——上海文联文艺家采风活动,是一次红色之旅、文化之旅、健康之旅。

 

来源:译协、杂协、艺联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