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时值已故著名表演艺术家乔奇92周岁诞辰、孙景路90周岁诞辰。上影集团、上海影协、上海剧协联合举办“影剧贤伉俪微笑留人间——乔奇、孙景路影剧艺术研讨会”,缅怀这对伉俪在影剧界的突出成就和高尚的品格风范,激励年轻一代文艺工作者继承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为推动上海的影剧事业繁荣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出生在同一天的影剧伉俪。1921年3月22日,乔奇(原名徐家驹)出生在上海,1940年在金星影业公司拍摄的古装片《红粉金戈》里出演一位老农民,从此踏上了影剧双栖的人生历程。1923年3月22日,在乔奇出生两年后的同一天,孙景路(原名孙肇新)在北京出生。1939年,她在影片《孤岛天堂》里扮演一个小舞女,之后又主演了《阿Q正传》、《原野》、《大雷雨》、《北京人》等数十部话剧,并在《日出》中同时扮演女主角陈白露和配角翠喜,还因她精湛的演技赢得了“活翠喜”的雅号。1942年,乔奇和孙景路在金星影业公司参加电影《红泪影》的拍摄,出演一对父女,这是他们艺术合作的开端,也是两人缘分的开端。此后,俩人又先后在《国魂》、《有一家人家》、《爱情啊,你姓什么?》等影片中数度合作,在表演艺术道路上携手成长,成为影剧界一段佳话。
永存在同行心中的人品艺德。与乔奇共事50多年的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陈奇回忆说,乔奇的母亲是靠做保姆把他养大的,从穷苦人家奋斗出来的经历塑造了他勤奋刻苦、热爱人民的品格。电影《儿子、孙子和种子》的著名导演梁廷铎对孙景路的印象是“什么角色都愿意尝试,不放过每一次机会,即使是戏份很少的群戏,也一样认真地体验生活”。他对乔奇的印象也是“戏无大小,从跑龙套到当主演,都刻苦钻研,认真对待”。电影《笔中情》的制片人杨公敏记忆清楚地记得,孙景路在香港拍摄电影《小二黑结婚》时,虽然背负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但依然全身心地投入拍摄,只为呈现精彩的演出。电影《长虹号起义》、《爱情啊,你姓什么?》的著名摄影师马林发则称赞乔孙夫妇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一生追求进步,而他们扮演角色的多样性和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更是令人钦佩。著名导演吴贻弓、著名表演艺术家牛犇都十分怀念乔孙二人,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乔、孙二老平时的努力刻苦,才成就了他们艺术事业的辉煌成就,也正是因为二老高尚的人品和戏德,才使我们永远怀念他们。年轻人要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好好学习他们的精神品格。
醉心影剧事业的无私典范。曾与乔奇合作出演电影《苦恼人的笑》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回忆说,乔奇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愿意尝试不同领域和不同角色的挑战。杨绍林回忆道,被称为‘中国第二代话剧人’的乔奇先生自1951年进入上海人艺后,一直怀着旺盛的创造力,投身话剧事业,为话剧普及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促成了话剧大厦的建设,在话剧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而乔奇先生的那句“我爱话剧,爱得深沉,要让角色永远活在观众心里”也深深扎根于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心里。市中福会少年宫的袁超群回忆起乔老来深情满怀,几度落泪。她说,每一次少年宫的活动,只要有孩子们在,乔老都是有叫必到。乔老说孩子就是希望,做孩子的工作也是为艺术做传承。每参加完一次活动,少年宫都会送一条红领巾给乔老,这就是乔老唯一的报酬,也是他特殊的“勋章”。
关怀提携晚辈的影剧伉俪。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焦晃回忆起乔老时,用“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演戏”一句话来概括。作为乔老的学生之一,焦晃得到了乔老的诸多呵护。著名演员梁庆刚也回忆了向乔老学艺的经历。刚进人艺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乔老经常把他叫到家里吃点心水果。自己刚到上海接触话剧,乔老把许多实践机会让给了他。从话剧到电影,从舞台到银幕,背后都有乔老的支持、鼓励和帮助。著名表演艺术家梁波罗于1959年就与孙景路共事,并于1962和1963年有过两次舞台剧的合作,虽是自然灾害时期,但孙景路却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本色,母亲般的关心后辈成长。著名导演宋崇回忆了拍摄《霹雳贝贝》时得到乔孙二老的诸多帮助,感叹老一辈艺术家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光彩。乔奇、孙景路的女儿徐东丁、女婿,上影演员剧团的团长崔杰介绍说,父母将自己创作、表演的经验倾囊相授,从不吝啬,他们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严谨态度是自己学习的榜样,也足以使青年演员受益终身。
乔孙二老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多年,可他们的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光影留下的是艺术形象,心中永存的是良师益友!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乔奇、孙景路。
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乔榛回忆了孙景路被打作双料特务时的不公正待遇,面对横眉冷对和拳脚相加,孙景路没有失去品格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