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行于上世纪60年代前后的方言话剧,地方特色鲜明,人物生动鲜活,生活气息浓烈,亲和力极强,尤其受到本土观众的欢迎。当时,戏剧大师黄佐临执掌的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里就有一个方言话剧团,他们演出的方言话剧《张文祥刺马》、《金钱世界》、《啼笑因缘》、《珍珠塔》等很受上海观众的追捧。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上海方言话剧再不曾出现能引起业内外关注的大戏。5月4日至12日,根据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小说改编、两岸三地文化戏剧精英共同打造的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首轮9场演出在上海文化广场正式亮相——曾经百乐门歌舞升平的繁华,做工精细用料考究的各色旗袍,还有如今少有听到原味正宗的上海话,为上海观众拉开了一幅精致的上海历史风情画卷。
为帮助该作品进一步加工提高,打磨成型,使其成为一部可以永远演下去的舞台剧,5月6日上午,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和该剧出品方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研讨会,邀请沪上戏剧界有关专家,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研究白先勇的权威学者以及剧组主创团队共同探讨总结该剧的成败得失。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以“方言话剧”为核心创意的舞台剧《永远的尹雪艳》全部以上海话呈现,加之音乐、服装、舞美的整体设计,使全剧洋溢着上海文化的独有魅力,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神韵。
一部凝结上海情怀的舞台剧。白先勇对《永远的尹雪艳》能够在上海舞台得到呈现表示了由衷的感叹。他说,一直希望把他对上海的感受,尤其是童年时代看到的百乐门、国际饭店、大光明、四大公司等地标性建筑及童年时期的感受,透过《永远的尹雪艳》这个作品升华为一种永恒的意义:尹雪艳永远不老,上海也永远不老。复旦大学教授陆士清认为,正如《台北人》中的其他系列作品有浓浓的乡愁意识,这种乡愁在《永远的尹雪艳》中表现得更强烈。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也认为,从这部戏中可以感受到白先勇先生对上海的感情,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感情,对上海这份美丽的感情。她说,小说写得非常细腻,舞台作品也表现得比较准确,编、导、演和舞美等方面都追求精致、精美,给人以整体的审美享受。
一部诠释上海风韵的沪语话剧。上海剧协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认为,这部戏通过沪语话剧的形式,比较成熟、完美地把上海地域和文化的风韵,在2个多小时里给予集中表现。整个戏里渗透了一种上海文化的精神、一种上海文化的味道。南京大学教授刘俊认为,编剧导演对《永远的尹雪艳》小说的改编,抓住了上海的层面、时间的层面,增加了很多情节内容,表现超越时间、超越写实,进入到一个具有象征性层面的高度,使作品具有了历史的沧桑感。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指出,主创团队通过这部戏在重新构建想象中的上海文化。他们找到了一个物化和人化统一结合的东西,即百乐门和尹雪艳,并通过舞台艺术给我们展现了一种少见的美感。复旦大学教授陆士清认为,作品中尹雪艳的吸引人之处不仅仅是她的姿色和舞艺,而是她涵养当中所涵盖的那种上海精英的所谓精气神。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丁罗男则认为,尹雪艳演绎的是人性的美,但实际上代表的是上海的美,让人思考上海的美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值得那么多人去怀念。
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方言剧。白先勇介绍,这部戏是两岸三地艺术家的一次集体创作,打造出了一个相当有新意的、以话剧面貌出现,而且是用上海话演绎的作品,沪语在舞台上重新焕发出光彩。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叶长海指出,《永远的尹雪艳》提出了一个沪语话剧的概念。他说,这部戏实际上表现了上海文化,用上海话来演出非常贴切。可见,语言不是根本问题,文化才是根本问题。戴平认为,《永远的尹雪艳》中的演员主要讲上海话,同时也加了一点南腔北调,如苏州话、宁波话、山东话、苏北话等,使得这台戏的上海味道非常典型,看的时候很亲切感,有一种久违的感觉。苏州大学教授朱栋霖说,海派话剧要有味道,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情,这部戏初步体现了海派话剧的一些特点,可以成为上海话剧的代表一直演下去。戏剧评论家翁思再认为,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的亮相,是上海方言话剧的一个新开端,是对黄佐临精神的一种延续,在上海市民中产生了一种文化的向心力和认同感。他说,市民对方言有一种自觉的保护意识,这就是方言话剧要独立存在的理由,而中国的语言资源和艺术相结合是一个潮流,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
与会专家学者们还就该剧如何更好地刻画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处理好写实与写意的关系、更为精准地体现上海文化的神韵等方面发表了不同见解,提出了不少建议。据导演徐俊介绍,把《永远的尹雪艳》搬上申城舞台,在他心中整整酝酿了六年之久。首轮演出结束后,将在吸纳各方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打磨的基础上,于今年10月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第二轮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