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作为“在传承中回归——庆贺上海昆剧团建团35周年暨俞振飞昆曲厅开幕系列活动”之一,由上海市文联、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主办,上海戏剧家协会、上海昆剧团承办的“在传承中回归——上海昆剧的继承与发展”研讨会,邀请戏剧专家、评论员、媒体人与上昆老中青艺术家集聚一堂,共同为昆曲艺术和上海昆剧团的传承发展出谋划策。
与会人员充分肯定了上海昆剧团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上昆现在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但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要居安思危、珍惜时代、把握机会,努力在传承好老艺术家们艺术精髓的同时,打造属于年轻一代上昆人的艺术经典,保持并发扬“第一流剧团、第一流演员、第一流剧目、第一流演出”的美誉。
几代拼搏成绩斐然。35年来,上海昆剧团成立以保护传承昆剧艺术为已任,致力于昆剧艺术的传播和优秀昆剧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剧目还是个人,都获得了一大批国家级的艺术奖励和荣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介绍,剧团一直非常重视传承与发展并举,紧咬“出人出戏出效益”的工作重点,一方面坚持每年8月份集训,由老一辈艺术家传授传统经典折子戏;另一方面又坚持每年扶持原创的昆曲大戏小戏,以戏推人、人以戏传,努力提高剧团的整体创研度。此外,作为国家全额拨款的剧团,上海昆剧团始终注意拓展演出市场。据统计,上海昆剧团每年演出约115场,整体的票房收入约230万,并逐步培养了一支约1万名左右的固定会员队伍——“昆虫”。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感慨地指出,改革开放初期,全上海称得上是“铁杆昆曲迷”的一共才200多人,而且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现在“昆虫”已经达到1万多人,而且从“白发”变成了“黑发”,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在校大学生。上海剧协副主席、京昆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马博敏也指出,上海昆剧团以《景阳钟》为代表的一批剧目越来越得到圈内、圈外的认可,尤其在人才方面,主演与主配、群演之间,文戏与武戏之间,演员、乐队与舞美之间,已经形成了水涨船高的局面,在全国昆曲界中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
重新出发迎接挑战。今天的上海昆剧团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曾经的荣耀与光环对于以昆三班为代表的中青年昆剧人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副总裁杨碧云指出,现在上海昆剧团的核心问题,是在老艺术家们逐渐淡出舞台以后,如何能在全国的昆曲界保持领先地位,拿什么样的作品和人才出来才能继承好、发展好昆曲事业,这是一个很大、很深的课题。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京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沈鸿鑫指出,由于数字、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整个戏曲界都面临观众萎缩的困境。在这个大背景下,戏曲剧种的雷同化、模糊化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在全国300多个剧种中突出自己的个性,要求昆剧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要符合昆剧自己的艺术规律。针对人才方面的问题,马博敏尖锐地指出,上海昆剧团的行当力量并不完整,有的行当还比较弱,同时中青年一代与老一代相比,尖子还不够尖,尤其是创作力量上还比较薄弱。她还强调,昆曲的传承不仅是昆曲自身发展的必须,也是昆曲作为中国民族戏曲基石所承担的引领戏曲艺术向前发展的责任。
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出人出戏是上昆不变的追求。研讨会上,折子戏成为不少嘉宾重点提及的话题:原上海艺术研究院院长李晓认为,折子戏是昆曲艺术的生命之本,如何将之用好、用精,发展、创新,需要深入思考;《上海戏剧》主编胡晓军建议,应多演原汁原味的折子戏,多出园林版的、原生态的折子戏,多出青春版的折子戏;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静娴强调,要用今天的审美来重新整理传统折子戏,并从中积累经验;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周锡山则强调,年轻演员要与专家一起读剧本,把剧本理解透,为重新创造失传的折子戏打下坚实基础。围绕剧团的事业发展,很多专家也发表了真知灼见:著名戏剧评论家龚和德认为,推动上海昆剧团继续向前发展,关键要紧紧围绕剧目建设这一中心,全面做好人才建设、市场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通盘考虑、有机结合;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叶长海建议,上海昆剧团应抓住纪念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大戏剧大师逝世400周年的机遇,推出完整版《临川四梦》,并强调剧团应在完成国家、剧团任务的同时,适时推出一些特色项目;市文广局艺术处方家骏希望,上海昆剧团能够在场地运作和剧目运作上多动脑筋,努力把绍兴路建设成为上海新的文化地标;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建议,剧团要准确传承经典,把老戏整理好,把传统艺术琢磨好,把老研究人员的心得领会好;认真创造艺术,重视艺术对民众的教化功能;鼓励和倡导读书,形成认真读书的氛围;树立欢迎批评、鼓励批评的风气,让年轻演员能够听到批评的声音。
上海昆剧团35周年团庆活动,标志着剧团进入了以昆三班为传承主体的新阶段。与会专家们希望,剧团在发挥昆三班主力作用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发挥老艺术家们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好昆四、昆五班,团结一致、通力合作,肩负起把上海昆剧团、把中国的昆曲事业继续向前推进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