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联协会 >> 综合介绍 >> 文联工作 >> 特别报道 >> 正文
追思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
2014年01月14日 16:09

  2013年12月26日下午,由市文联和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剧协共同主办,上海淮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淮剧团)、上海文学艺术院、上海戏剧杂志社等共同承办的“生我不负淮剧情—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老师追思会”在锦江小礼堂举行。五十余位艺术家、学者、评论家、新闻工作者、淮剧爱好者及筱文艳家属齐聚一堂,从不同角度畅谈对筱文艳的认识和由此生发的启迪与思考。

  一代砥砺前行的淮剧大家。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介绍,筱文艳出身贫寒,从一个解放前的苦孩子到后来成为淮剧大家,历经了旧社会、新社会,“文革”的冲击和改革开放后的崛起,她对此始终充满感恩,深挚地爱着党、爱着人民和国家,这种发自内心的朴实感情,促使她全身心地投入艺术,最终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评论家沈洪鑫指出,筱文艳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刻苦努力,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直到后来自己能改唱词甚至谱曲,并于17岁时创造出能长能短、能悲能喜、适用于各种情绪的“自由调”,并以此为基础又创造出“小悲调”,从唱腔方面逐步推动淮剧发展。此外,筱文艳还非常重视剧本的创作,致力于淮剧的剧目建设,把一个农村来的剧种融入到都市文化中,逐渐变成都市淮剧。对此,著名评论家毛时安也认为,淮剧从淮北大地来到上海,是对上海这座城市不断适应和追随的过程,淮剧能够融入其中并成为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筱文艳创造的“自由调”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筱文艳的学生,淮剧表演艺术家陈德林则自豪地指出,在淮剧表演艺术中“无一个旦角不受筱派的影响,无一个旦角不受筱派的营养”。

  一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会长周慕尧认为,筱文艳最大的特点在于“她对艺术的追求越来越高,但是做人越低越好,这对任何的艺术家都是个难题,而她始终在自觉地做低调。”淮剧表演艺术家何双林回忆了上世纪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筱文艳到基层农村体验生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往事。他说,筱文艳老师作为一名艺术家,深入基层第一线体验生活吃苦在前的精神,为当时淮剧团营造了良好风气。上海炎黄文化发展基金会常务副会长杨益萍则回忆了上世纪70年代,筱文艳到上海冶炼厂慰问演出的往事。他说,无论在工地、在车间、在食堂、在会场,筱文艳老师有求必应,竭尽全力为工人演出。从她身上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艺术家不仅具有精湛的表演技艺,有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同时也有一个优秀艺术家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劳动人民的高尚品格,这一点永远值得我们向她学习。

  一位慧眼识珠的严厉导师。虽然筱文艳在生活上平易近人,但在艺术上是个有名的严师。30年前梁伟平从苏北一个县级剧团转业做了会计,正是筱文艳慧眼识珠,亲自登门邀请他加入人民淮剧团。但即便如此,几十年里筱文艳除了扎扎实实地将剧团所有生角的传统剧目传授给他,从未在排戏上给他开过“后门”。梁伟平介绍,他首次参加华东地区淮剧比赛时,筱文艳作为评委之一,给他打出了最低分。“我当时真的很不理解,为什么这样对我?”梁伟平说,“直到很多年以后,到我带起了学生,才真正理解了老师的用心良苦。”

  正如中国剧协主席、上海剧协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信函中所题写的那样:“筱文艳是中国淮剧界一代宗师,她勤勉钻研的从业精神令人赞叹,她低调随和的为人处事令人无比钦佩。如今大师驾鹤西去,然而她并没有远离我们,她的精气神永在,她所塑造的精彩生动的艺术形象永在,她高尚的人格、精湛的艺术、丰富的人生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留给后代时刻伴随。”

  追思会上,除了共同追忆筱文艳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剧作家罗怀臻还提出了一个令在座的业内人士普遍共识的问题。他说,“筱文艳老师带着淮剧在她风华绝代的时候挺进了上海这个大都会,并发展了剧种,但筱文艳老师融入上海的那个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那些和这个城市非常融合的剧目,今天看来也有时代的隔膜。目前来说更重要的是,传承筱文艳老师永远保持与先进城市文化同步行进的艺术姿态。”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也从一名地方戏演员的角度提出,当一代宗师离开,中生代甚至更年轻的一辈应该如何走下去,“我们需要继续培养领军人物,怎么让这样一种文化继承发扬下去,这确实是我们都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来源:上海市文联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