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功能定位,更好发挥协会在戏剧批评领域的积极作用,2013年,上海剧协按照市文联工作要求,深入思考“热活动与冷思考”的关系,关注文化思潮,把握正确导向,在探索健康、务实、有针对性文艺批评手段和方法,提高上海戏剧理论建设与专业批评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的工作思路和举措有:
一是开展专题调研,把脉戏剧评论状况。上海的戏剧评论生态究竟如何?戏剧院团、评论者与媒体对戏剧评论的需求与困境是什么?评论如何积极有效助推舞台创作?剧协如何找到在戏剧评论上的定位和角色?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与剖析,都有待于客观的调研。2013年8月,剧协联手《上海戏剧》杂志社、《东方早报》文化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创研部,启动了《上海戏剧批评现状》专题调研,以期将戏剧评论30年来文艺思潮变化的纵向进程,与评论主客体、传播载体、环境变化进行横向比较,为深化戏剧评论工作打下根基。目前,已先后召开了戏剧院团、戏剧评论者、媒体记者、编导四方面调研会,并走访了相关业界人士,调研报告将于近期完稿。
二是加强平台建设,增强专业引导力。2013年,剧协围绕业界领军人物,主办召开了剧作家赵耀民作品研讨会、郭小男导演艺术研讨会、龚仁龙喜剧艺术研讨会等,为这些闻名全国剧坛的编、导、演,做阶段性的理论评估及戏剧作品体系的集中评价,在业界取得较好反响。为了加强戏剧评论,打造持续发展品牌,下半年剧协推出了“海上艺坛·纵论中青年戏剧家”评论平台,重点聚焦中青年会员、业界同仁的创作实践,关注中青年戏剧家的成长发展。平台推出以后,已先后为淮剧表演艺术家梁伟平、京剧表演艺术家史依弘举办了专题研讨会,为他们进一步成长为领军人才助一把力。
三是关注业界创作,参与新创剧目培育。2013年,剧协密切关注本市院团一线创作,围绕沪剧《挑山女人》、话剧《万尼亚舅舅》、海派清口《上海爷叔讲上海》、儿童剧《毕业歌》、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等本市各剧种的重点剧目作品,组织召开研讨会,使协会成为院团与作品不可或缺的核心评论平台。此外,剧协还与异地协会、院团共同举办了话剧《蒋公的面子》、越剧《柳永》、黄梅戏《半个月亮》、淮剧大戏《莲子》、《鸡村蛋事》、评剧《赵景棠》等作品的相关研讨,使得上海在演出“码头”市场之外,更有严肃真诚的戏剧评论渠道。
四是形成项目化运作体系,坚持“热活动”后的“冷思考”。2013年,剧协主、承办的各类研讨活动达23次。但是数字背后,剧协更注重的是研讨会的质量和后劲,几乎所有研讨会都要求做到前期的精心策划与后期的客观梳理总结相结合,切实增强文艺评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推动文艺作品不断完善和广泛传播的目的。为此,剧协不仅充分利用文联、协会的信息载体,与广大会员分享研讨会核心观点,而且还积极与媒体联系合作,及时宣传研讨会所取得的成果,营造文艺创作生产和传播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此外,在戏剧评论课题系列研讨会中,协会除了邀请剧协副主席、教授级的权威人士参与,也邀请网络评论红人“押沙龙”等参与调研,广泛听取来自业界内外的不同声音。
五是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学习型研究型团队。为了做好文艺评论工作,更好地为艺术家服务,协会还在自身建设方面自我加压,要求驻会人员主动对接社会文化形态与语境,努力提升自身修养与文艺评论水平。2013年,剧协不仅为《每周动态》、《文联简报》等文联信息载体供稿110余篇,而且还鼓励驻会人员结合业界实践撰写并发表文艺评论数万字。此外,协会还结合上海戏剧编剧高级研修班成果,出版了戏剧专家理论专著《谈剧品戏——上海戏剧编剧高级研修班》。该书汇集了全国22位著名戏剧专家学者、剧作家的授课讲义,包含戏剧构思、诗词曲赋鉴赏、戏曲音乐与剧本创作、导演艺术与剧本创作、舞台美术与剧本创作、中国古代美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巧解析,是一部值得关注的业界专业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