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至6月,上海市杂技家协会联合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金融学院、同济大学6所高校的魔术社团,共同举办了2014“魔术进高校”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有两层含义,一是将有水准有分量的魔术表演送进高校,引起大学生对魔术的关注和喜爱。二是指导大学生自主举办魔术活动,拉近魔术艺术与普通大学生的距离。为期近4个月的活动,不仅让广大高校魔术爱好者和大学生现场亲眼观看了魔术,亲身参与了魔术,甚至亲自学习了魔术,更为一批优秀的校园魔术师提供了锻炼展示交流的平台,初步形成了上海高校魔术师圈子。
延伸工作手臂,推动协会工作“对位”。近年来,上海杂协把魔术队伍的梯队建设列为工作重点之一,在培养发掘高素质的青年魔术人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不仅将大学生自发组织的“上海大学生魔术比赛”吸收为协会的品牌活动,而且将其优化拓展为由专业魔术师指导,赛制与国际魔术比赛同步,涵盖魔术比赛、魔术讲座、魔术道具交流等内容的“上海大学生魔术大会”,为长三角地区“金手杖”奖魔术大会和上海国际魔术节陆续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新人新作。2014年,协会进一步延伸工作手臂,与上海高校魔术社团进行突破性合作,组织举办了此次“魔术进校园”系列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上海高校魔术社团的组织力和校园魔术师的创造力,营造了看魔术、学魔术、创魔术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初步摸清了上海高校魔术的发展现状。
发挥各方优势,力争活动内容“对味”。为了使此次“魔术进校园”系列活动既符合大学生的“口味”,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杂协在筹备阶段即提出“大学生的活动大学生办”的原则,要求各高校魔术社团根据各自学校的文化特色和软、硬件设施情况,制定最有利于实际实施的活动方案。与此同时,协会也积极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专家资源优势,不仅邀请上海著名魔术师周良铁、台湾魔术师刘瀚佑及协会部分骨干会员进高校作魔术讲座或交流演出,为活动宣传造势,而且还先后召开两次筹备会议,统筹各高校魔术师资源,指导调整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精心的组织策划,使得各高校的活动基本都达到较高水平,而且呈现出新人涌现,魔术节目种类齐全等特点,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部分演出甚至出现了观众不愿散场,要求加演节目的情况。
注重可持续发展,确保工作抓手“对症”。作为杂协首次举办的大规模高校魔术普及活动,此次“魔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基本达到了推广魔术、营造氛围、发现新苗的初衷。为了推动此项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杂协专门召开了总结座谈会,邀请六所高校的魔术社社长和参与活动的上海知名魔术师们共同回顾探讨经验得失。大家希望,进一步将“魔术进校园”活动打造成杂协与各高校联动的魔术品牌,为跨校魔术师之间、校园魔术师与专业魔术师之间的学习交流提供稳定的平台。杂协表示,从今年开始将初步实现“魔术进校园”活动与上海大学生魔术大会、长三角地区“金手杖”奖魔术大会的联动,形成一条从校园普及→魔术人才培养、输送→校园普及的良性循环模式,为推动上海魔术人才梯队建设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