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联协会 >> 综合介绍 >> 文联工作 >> 特别报道 >> 正文
开创文艺评论新风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在京成立
2014年06月30日 13:21

  5月30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中宣部副部长黄坤明,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夏潮、李前光,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郭运德、罗成琰,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汤恒,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安宁等出席,来自中国文联所属各协会、各地文联、产行业文联以及各地文艺评论家协会的约四百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和主席团,仲呈祥当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于平、王一川、王丹彦、王次炤、毛时安、尹鸿、向云驹、张德祥、陈振濂、范迪安、庞井君、夏潮、郭运德、崔凯、傅谨、路侃等16人当选为副主

  席。同时,会议推选李准为协会名誉主席,聘任于润洋、冯远、冯骥才、刘厚生、沈鹏、张炯、陆文虎、陆贵山、邵大箴、罗扬、袁毅平、资华筠、黄会林、童庆炳、曾庆瑞、谢冕、蓝天等17人为顾问,聘任庞井君为协会秘书长,邓光辉、周由强为副秘书长。来自各全国文艺家协会的理论(学术)委员会、理论研究室负责人、各省级文艺评论家协会的负责人和科研院所、高校文艺理论评论专家和重要报刊、文艺理论评论专业刊物负责人等共157人当选为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孙家正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揭牌,并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颁发了聘书。

  黄坤明在讲话中指出,成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意义重大,既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文艺工作实现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的内在需要。协会的成立,必将对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建设、促进文艺繁荣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赵实在讲话中回顾了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工作近年来取得的成绩,阐述了中国文联发起成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目的,并希望协会牢牢把握文艺评论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文艺评论主阵地、主力军、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努力唱响当代文艺发展主旋律;密切关注当代文艺发展实践,努力提高文艺评论的引导力、公信力、战斗力,努力开创文艺评论新风;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努力把协会建设成为一个学术型、专业型、权威型的全国性文艺评论社会团体。

  新当选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在发言中指出,协会成立后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认真学习、领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文艺评论工作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对于评论工作者自身说来,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多读、多看文艺作品,潜心致学、独立思考、甘于寂寞,写出心系人民、胸怀祖国、反映时代的有思想的艺术同有艺术的思想相和谐统一的评论作品。

  新成立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是中国文联所属的、参照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等11个全国文艺家协会管理的第12个全国性文艺家协会。该协会由文艺评论家、文艺评论工作者组织和关心支持文艺评论工作的相关单位自愿组成,是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全国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接受中国文联和民政部的指导。其宗旨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遵守宪法和法律,团结和凝聚广大文艺评论家和文艺评论工作者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评论事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据统计,目前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文联和各文艺家协会从事文艺评论工作的人员达10万余名,有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知名文艺评论家。截止2014年4月底,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成立了文艺评论家协会,另有50多个地市和副省级城市成立了文艺评论家协会,这些协会联系了一大批活跃在文艺评论战线上的文艺评论工作者。长期以来,各省级评论家协会和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都热切希望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文艺评论工作者的群众性专业性组织作为自己的“家”,以便于更加有效地开展文艺评论工作。中国文艺评论家的成立,不但满足了广大文艺评论家和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期望,也将推动文艺评论事业更上新台阶,推动文艺事业更加健康繁荣发展。  

  

作者:上海市文联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