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小说系列创造了中国通俗小说的一个神话,长达十年的出版界火爆同样引发了剧场的热度。如何看待网络文学对剧场的辐射?如何评价粉丝经济与观众的审美需求?如何衡量商业剧制作与艺术价值的取向?如何把握戏剧作品与当下青年观众的文化属性?8月8日下午,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和该剧出品方上海锦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召集戏剧界人士、制作人、编导及该剧主创人员和粉丝,结合话剧《盗墓笔记Ⅱ》的持续热演,就当今观演关系的特点与趋势展开专题研讨。
会议研讨的话题在现场触发与会者热议,并引发媒体热烈反响。《解放日报》于次日文化版头条发出《舞台剧“盗墓笔记”遭遇冰火两重天——专家指出:“粉丝话剧”要持续火爆还有许
多功要练》的报道评述;《新闻晨报》8月11日刊发《话剧“盗墓”狂吸金粉丝话剧或迎“春”》的研讨会报道;8月11日下午,澎湃新闻通过网络平台和“有戏”微信推出大幅研讨会评论,并于12日《东方早报》文化基金评论专版刊登全文《当我们在谈论票房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文学报》、《中国文化报》也发出了重点报道。
打造舞台剧想象力。据出品方上海锦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统计,《盗墓笔记Ⅱ》在沪演出45场,票房已达2000万元以上。而话剧《盗墓笔记I》总票房已高达3500万元,全国演出达77场。导演刘方祺介绍,制作方想尝试一种新的模式,类似于《哈利波特》、《指环王》等系列的作品,主要突破点为故事完整、视觉呈现与品牌经营。《文学报》社长、总编陈歆耕认为,《盗墓笔记》靠想象力、靠原著小说的影响力喜迎观众,舞台3D影视效果有震撼力,达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话剧的效果。
90后编剧夏天珩从《盗墓笔记》中得到启发:先让观众进来再说,否则就是自娱自乐。上海作协副主席杨扬表示,这台多媒体剧在艺术形式上面还是有一些新的东西,并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快速多变的市场中,只要创意好,就会有很多的东西跟进。
戏剧的互联网时代。该剧观众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75%是第一次进入剧场。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我们的剧场。剧协副主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认为,在这个关口上进行思考非常有必要。他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转型时代,戏剧评论也有一个重新定位的问题。他总结互联网和戏剧互为平台的六个方面:内容选择、推广平台、内容制造、数据分析、戏剧受众、教育传播,并就此提出,当我们的文化进入消费时代,一个戏剧生产者、一个剧场的经营者,该将如何面对?
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喻荣军则感慨该剧带来更多的是粉丝经济。《上海戏剧》副主编张文军认为该剧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故事表现的片断感带有强烈的网络特性,碎片化叙述下的人物显得比较单薄,观众对于人物的欢呼“已经不苛求整个人物发展的过程”。对此,杨扬评价是“人的成长总会有这样一个心理过程,也一定会有这样的文化相配套,文学、话剧、电影是共生的。所以这不存在什么好不好的问题。”
戏剧的多元化发展。粉丝话剧能走多远?《盗墓笔记》系列作品能否产生持续的商业价值?民营文化公司在一部标志性作品后,怎样实现持续的发展?商业戏剧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锦辉传播当家人孙徐春表示,通过戏剧产品的生产,取得更多的商业价值。但是不能为了赚钱而抛弃艺术标准、社会责任和意识形态。他认为,观演关系存在的前提是获得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戏剧无此关系则不成立。对于《盗墓笔记》的模式与未来,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石俊评价该剧是“走在成功的路上”,离真正离成功的商业戏剧、上演一千到八千场的国际标准还很远。编剧李容认为该剧系列做成品牌并不容易,并担忧同品牌的电影、电视出来后,其话剧还有多少价值?静安现代戏剧谷总经理杨勇认为,该剧应该是话剧类型多元化的一次突破,也是上海本地的、新生代的原创力量的一次突破。
从商业戏剧的角度,舞台剧《盗墓笔记》细分了市场并紧紧地抓住这一块消费人群。剧协副主席荣广润提出,上海历来是商业戏剧发展比较好的一个城市,把商业戏剧做好需要多样的类型和多元化发展。他并对该剧演员台词功力、多媒体和真人表演的结合提出了建议,强调“商业戏剧也要非常精致”。
上海沪剧院艺术创作室主任刘恩平评价该剧“影像战胜了表演,是舞台剧的失败”,没有完成媒体、媒介和表演之间的配合与转化,实现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功能和美学的结合。该剧粉丝则表达心声:“希望制作方不仅仅关注市场,更能对我们有一些引导,包括怎么继续看话剧。”
主持研讨的剧协秘书长沈伟民希望锦辉公司不仅仅停留在“这一个”的成功,而是通过一些原创作品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并表示剧协将更多地搭建“评头论足”的专业平台,积极推动并营造戏剧评论的新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