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联协会 >> 综合介绍 >> 文联工作 >> 特别报道 >> 正文
上海影协举办郑大圣新作观摩座谈会 关注艺术电影创作帮助中青年导演成长
2012年11月06日 16:35

    艺术电影因其特有的叙事个性、独特的拍摄视角、深刻的人文情怀,受到文艺青年们的追捧。然而,相对于商业大片而言,艺术电影由于受众范围狭窄,许多优秀作品往往徒有声名在外,却难识庐山真面目。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国共产出影片791部,其中558部是故事影片。在558部影片中三分之一是艺术影片,但真正可以上映的仅为五分之一。也就是说,2011年全年上映的艺术影片在37部左右。然而,这些得以上映的艺术影片在影院排片表上却坚持不了两天,被业内戏称为“市场一日游”。

  上影青年导演郑大圣最新执导的两部艺术电影《天津闲人》和《危城》也正遭遇这样的境遇:两部影片获得业内高度评价,成为首度进入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电影作品,影片《危城》也入围了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Focus On World Cinema”单元,但是在影院的正常排片中却无法占据“一席之地”。

  

image

上海影协副主席吕晓明主持座谈会

 

  10月12日,由上海电影家协会联合上海电影资料馆、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举办的《天津闲人》、《危城》影片观摩座谈会,邀请上海电影界的编剧、导演、演员以及影视院校教授、资深媒体人等各界人士40余人在观影后举办了座谈会,一方面是从协会的层面对优秀的艺术电影、中青年电影人给予关注和鼓励,另一方面是通过活动宣传上海自己的影片,宣传上海自己的人。与会人员敞开心扉,就两部影片的艺术特色、长处及不足发表了真知灼见。

  

image

上海影协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发言

 

  两部电影一个城市两种风格。《天津闲人》和《危城》两部作品都改编自林希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故事都发生在1936—1937年,卢沟桥事变即将爆发,整座城市即将沦陷的天津城。两部电影中,动荡的时局被淡化为故事的大背景,天津城中几个普通人物的生活、情感和命运被聚焦、放大。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认为,《天津闲人》中的苏鸿达一方面如同小混混般坑蒙拐骗,另一方面却在爱国与卖国之间选择了前者,守住了人物的底线,是一种‘反潮流的英雄’。而《危城》则有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典韵味,影片传承了中国古代才子佳人的叙事模式,哀而不伤,传统典雅,在当今商业市场上尽显古典气质。

  

image

上影女导演武珍年发言

 

image

上影中青年导演朱枫发言

 

  《天津闲人》巧用间离效果。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陈犀禾指出,《天津闲人》可以看作是一部讽刺喜剧,导演在叙事手法和影片形式上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如影片中的人物是多侧面的,黑白、彩色相互融合,历史与现实相互映照。然而,在抓住观众、感情投入方面还不够火候。上影女导演武珍年则认为,两部影片重续了上海电影在三四十年代的辉煌,其中《天津闲人》很有黄佐临先生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影子,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上海电影传统的继承。上影中青年导演朱枫也认为,影片《天津闲人》中,说书艺人与主人公苏鸿达的两条并行的叙事线在行进中出现了交叉,显然是延续了布莱希特戏剧表演理论中的间离效果。

  

image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张振华发言

 

  《危城》续写传统美学。相比于《天津闲人》,《危城》更具古典传统美学的韵味,影片中用毛笔书写匿名情书,身体距离、社会性距离、不能说出口然而心理敏感的中国式浪漫,给观影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张振华说,《危城》体现了导演深厚的美学功底,电影语言运用成熟,空间转换流畅到位。武珍年表示,《危城》的神韵与《小城之春》惊人的相似,单纯、简单、冲击力大,在表面的平静下蕴含着强烈的内心波澜,尤其是女演员的表演,充满情感张力。影片所表现的东方式的隐忍、含蓄、自我克制,使影片更具欣赏力。

  与会人员认为,虽然投入资金少,拍摄周期短,全部场景均在车墩影视基地取景,导演却将《天津闲人》的张力和《危城》的内敛拿捏得恰到好处,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了浓郁的中国味道。然而,面对商业大片充斥的电影市场,小成本电影举步维艰的生存现状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家认为,成熟的电影市场应该是多类型、多层次的分众市场,大片有大片的目标,小片也有小片的受众。像《天津闲人》、《危城》这样有质感、有品格的片子应该成为小成本电影的典范之作而加以宣传、加以推广,而不能任其在“电影市场”中淹没。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电影创作的繁荣,而电影创作的繁荣也应有文艺电影的一片天地,上海影协将发挥协会联络协调服务功能,创造机会让更多优秀的艺术电影能够与观众见面,为中青年电影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展示、交流平台,积极助推上海电影事业繁荣发展。

 

来源:上海影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