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昆曲《春江花月夜》首轮演出近期在上海大剧院圆满落幕,引起业内、圈外一片热议。6月底,上海市戏剧家协会联合上海大剧院、上海现代戏剧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江苏省昆剧院等四家出品单位,共同举办了“昆曲美学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原创昆曲《春江花月夜》艺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该剧剧本、角色定位、演员表演、唱腔身段等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同时,也就原创昆曲作品受到观众热烈追捧、票房火爆等现象进行了探讨。
原创作品贵在立足昆曲本体。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委员会主任叶长海认为该剧是原创作品,也是一部古典作品,编剧罗周“对中国古典戏曲有很深的功夫,她的曲牌写作跟诗词功夫很好”。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沈鸿鑫认为该剧首演即受到观众欢迎、得到专家认可,其原因首先在于剧本的文学
性符合昆曲艺术的要求和特征;其二昆曲作为百戏之祖,保存传承很重要,同时也需要发展,发展是一种完善和丰富,而不是去打破它另搞一套,《春江花月夜》做到了这一点。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戏曲学院院长郭宇认为该剧保持和还原了昆曲的品格——典雅和精致,这是昆曲的灵魂。好昆曲是从内心里写景,从情感里描述,不是建立在表层的戏曲冲突结构当中,而是在叙述和情景中展示特有的艺术魅力,更像一种现代戏剧的表达。
《春江花月夜》从舞台呈现上,也努力追求昆曲美学的表达。中国剧协副主席、上海剧协副主席罗怀臻认为这是一台节制、内敛的演出,让人感到“一种对戏剧文学,对传统表演艺术的敬畏之心,体现出真正的古典风范。”上海大剧院院长张哲说,编剧、作曲、唱腔设计、服装设计等都还原了昆曲的原形,形式都是旧的,但是里面确实有新意。
整合资源强强联手,探索文艺创作新模式。张军昆曲艺术中心成立近6年,陆续推出了园林版《牡丹亭》和《水磨新调——新昆曲音乐会》。其中《牡丹亭》目前演出场次已近200场,除昆山外,还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巴黎等地演出,拥有大量观众,票房极好。《春江花月夜》是张军昆曲艺术中心成立后推出的首部原创作品,也是上海大剧院首次与民营剧团联合制作。《春江花月夜》从导演到演员都是戏曲界的“明星配置”,服装和舞美团队均来自台湾,与“云门舞集”有着长期的合作经验。剧作家黎中城表示,这样的优化团队也是首演成功的重要保障,“李小平导演有很丰富的戏曲导演经验,他带来了台湾那边长期实践的艺术经验,又非常尊重昆曲的艺术规律。在探讨和学习古老传统昆曲的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又不保守,尽量正确处理传统和传承的关系,效果确实非常好”。
市剧协秘书长沈伟民表示,该剧利用各方资源进行打造,从这出戏中可以看到张军的思考和追求,上海剧协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张军现象”。上海文艺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说,张军在体制外组织了这样一个团队,把上海和兄弟省市的艺术家联合起来,把大陆和台湾的艺术家联合起来,这个项目做得富有成效,剧场反应如此强烈,观众如此热情,我们作为文化管理者和服务者,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为这样的创作和项目提供服务。
“现象”来自努力,发展亟需助推。《春江花月夜》的首轮三天演出中,不仅剧场内观众反应热烈,同时圈内外的讨论也十分热闹,有业内人士称之为“张军现象”。戏剧评论家荣广润提出,昆曲界的张军和越剧界的茅威涛、王君安等这样具备全新艺术眼光的“偶像”应该更多,他们并不完全是传统的戏曲演员,而是有着现代观念,有自己的粉丝群、跟观众有着特别的交流方式。所谓“粉丝戏曲”或“戏曲新偶像”都是好事,至少观众能借此来走近戏曲,再进一步慢慢深入戏曲。
在“偶像”光环的背后,是张军十余年来对昆曲普及推广的不懈努力,在高校、剧院等不同场所,与不同的对象讲昆曲之美已经是他工作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身体力行地“要让昆曲成为当代观众生活的一部分”,仅为昆曲《春江花月夜》就做了20多场讲座和沙龙,得到业内专家和同行的交口称赞。黎中城评说,“二三十年来我还没有听到过一个戏这样努力宣传、推广,这是这个戏第一轮成功的很大因素。张军现象、《春江花月夜》现象,都是用汗水和辛勤劳动努力的结果。”昆曲表演艺术家梁谷音指出,无论传统或当代的戏,只要排得好,都能得到观众的承认。张军非常受欢迎,而《春江花月夜》是他终于拥有的属于自己的一个大戏,他的表演非常规范,整出戏很讲究。“我觉得他们这一代演员应该有自己新的东西,应该像张军这样敢于向前冲。”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说,张军从体制内走到了体制外,对这样一支队伍,我们在发展文艺事业的过程中应该给予怎样的关注,应该成为文联、各个协会十分重要的服务内容。
与会专家还从剧本、音乐、演员表演、舞美灯光等方面直言不讳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期待昆曲《春江花月夜》经过不断修改打磨后有进一步的提升,期待“张军现象”对深化沪上文艺体制改革、更好保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有所启迪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