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著名戏剧理论家、活动家刘厚生提出的“戏剧演员要多读书,读好书”的倡导,提升沪上戏剧青年演员德艺素养和综合业务能力,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于3月19日-22日举办了“2016年上海戏剧优秀青年演员读书班”,汇集了本市“京昆越沪淮滑”以及歌剧、儿童剧、木偶剧团共计9大院团的22名青年演员,其中包括白玉兰艺术表演奖获奖演员郭睿玥、朱洋、洪豆豆等。读书班采用教学与讨论,考察和观摩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有影响力的编导演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零距离与青年演员解惑释疑、切磋交流,拓宽视野、增长学识,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学习行业大师:砥砺技艺与文化积累并重。
作为读书班的第一堂课,剧作家、上海京昆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黎中城讲授了京昆调研专题《京昆大师的成功之路》,他开宗明义地表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地期望着艺术界能够涌现更多的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大家大师,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期望,也是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他以周信芳、程砚秋、俞振飞以及当今上海京昆界两位领军人物尚长荣和蔡振仁为案例,总结了成就戏曲大家的五大规律:第一,扎实的传统功底。第二,名师传授、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第三,学演结、密集登台,积累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第四,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成功的代表作品,是大家脱颖而出的标志。第五,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大家成才的必备要素。
上海市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当代文艺评论家郦国义为本期读书班讲授《读书:舞台和人生的境界》,并为学员们精心准备课外学习资料,内容涉及中外学术名伶他们对读书的体会:如《培根论人生》、作家毛姆、沃尔夫谈读书等文录。在“学问和技艺”融会关系的讲述中,他以1943年2月26日的一篇《程砚秋日记》为例,传递一代名伶读书的艰深、文采与深明大义。在分享昆剧《景阳钟》、沪剧《赵一曼》等近年来沪上重点剧目题材论证的过程中,他指出研习史实与文化积累的重要性,并从中剖析了创作与演出的关系。他希望学员们将求得广博的知识和专门的技艺相互融合,以文化人文的理念从业和为人。丰富的资讯,深入浅出的道理,让学员们对作为戏曲演员的文化准备有了更深的感悟。
学习行业翘楚: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并举。
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读书班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学习交流活动。著名导演郭小男的现场实践讲课《当下戏剧导与演的关系》,为学员们分析了中国戏曲的各种表演方式。他以小百花剧团为例,指出每一个剧种要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强调自己的多变性。“小百花”是以“清新靓丽”作为剧团的标志,同时积极学习如云门舞集、现代舞、爵士舞、传统舞以及韩国、日本的流行舞蹈等等,以此来不断提高演员的身体表述能力。对艺术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超强度训练和超能力训练,使剧团形成了一个集体的精神状态和体能状态,形成了优良的团风与精神。他强调,一个剧团从素质、从文化、从艺术、从技术等各方面都要达到一个高度,才能从中国戏曲走向世界舞台。
作为一团之长,茅威涛与学员们分享了小百花剧团对戏曲的思考与实践、探索与突破。她表示,前辈艺术家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小百花”的根基,剧团就是以沿袭上海越剧院所传承的越剧风格为前提,认真走好她们自己的越剧征程。面对市场的压力,她们积极寻求企业赞助,走进校园培养未来的观众,上电视综艺节目推广剧目和青年演员。茅威涛表示,要像当年以袁雪芬老师为代表的越剧十姐妹昂首迎接上海新文化运动那样,昂首迎接当下互联网时代的挑战,让更多潜在的观众爱上越剧、走进剧场。
学习理论经典:中西表演理论融会贯通。
在杭州越剧院,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剧作家孙惠柱为读书班讲授了《表演与剧本》。他从世界表演体系出发,阐述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耶荷德、梅兰芳等东西方表演体系的相关性和差异性,以及在当下中国戏剧中的多元表达,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剧目解读为学员们阐述了“剧本对演员来说意味着什么”,何为“解放天性,表现自我”、“间离效果”等问题。他还让学员们现场上台演绎,通过情境互动,让理论知识直接落到表演实践。
华东师大教授费春放围绕“东方戏曲与西方经典”这一主题,也专程前来为读书班授课。她从与学员们共同观摩英国国家剧院《奥赛罗》的剧场电影开始,再到互动问答,进而从亚里斯多德《诗学》中所阐述的戏剧六大成分来讲解东西方戏剧基因的共通之处。此外,她还讲解了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戏曲的剧目实践,介绍了自己作为编剧把易卜生的心理现实主义作品《海达·高布乐》改编成越剧《心比天高》的创作过程。
开卷有益,学无止境。三天六个课程的学习与交流观摩活动,学员们拓宽了视野,加强了戏剧意识,提升了对表演价值的认知,全程精神饱满、学风端正。上海沪剧院的丁叶波在学习小结中写道:“经过从学校到工作这一漫长的过程,让我自身艺术能力到达了一个瓶颈期,2016戏剧优秀青年演员读书班,无疑是给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上海京剧院的郭睿玥写道:“希望我能带着这份感动从自己做起,每日练习自己的戏曲基本功;每日读几页好书。再次感谢上海剧协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不仅看到榜样的力量,更开拓了阅读的视野”。
青年演员读书班是上海剧协的品牌项目,是推动舞台表演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有益实践,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1-2年举办一次,从第一代的关栋天、王汝刚、赵志刚等剧种代表人,到中生代的钱思剑、严庆谷、黎安、余彬以及80后的优秀演员邢娜、齐春雷等都是历届学员。上海剧协将继续办好这一助推青年演员综合素质教育的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