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是上海本土特有的戏曲剧种,以排演现代戏见长,被喻为“上海的声音”。近几年,沪剧发展态势逐年攀升,创作演出的《挑山女人》、《邓世昌》、《赵一曼》、《51把钥匙》等一批新剧目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6月16日,在第二届上海沪剧艺术节举办期间,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组织举办“与城市同行,与时代同步——沪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邀请京沪两地的60余位专家、学者和沪剧界代表,以“热”运转中的“冷”思考,对沪剧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沪剧剧种的特性,围绕发挥沪剧与城市文化、时代发展的关系,做好沪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提升沪剧原创力,推动沪剧界人才梯队建设等问题交流意见和看法。
把握城市脉搏,创作与当下契合。沪剧是上海城市化发展的艺术映射,也是保存上海城市的语言特征、文化记忆以及世俗风情的戏曲形式。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指出,城市的审美在变化,今天城市的核心地带沪剧的知音越来越少,沪剧创作在沪剧的剧种品质上可以更具有城市剧场艺术的审美特征和价值取向,这样才有可能摆脱时代危机,重新走向复兴和繁荣。《上海戏剧》主编张文军认为,现在很多艺术往往在表层上挖掘现代题材,但是沪剧既然从历史上有能力,也有它擅长反映生活、反映都市情感与社会风貌的艺术表现特点,那沪剧创作就尤其需要也能够从普通观众共同的感情诉求中去寻找当代的题材。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龚和德强调,沪剧的乡音是沪剧生存发展的文化命脉,是沪剧特有的文化韵味,因此保护好,运用好,艺术地发展好乡音,用上海方言的纯洁、鲜活、清新、优美积极地影响观众,启示观众,从而留住上海的文化记忆。
坚守沪剧精髓,重视流派的传承。上海市剧协主席杨绍林提出,沪剧要传承,毫无疑问就是要守住沪剧的精髓。市文广局艺术处调研员方家骏指出,沪剧以往成功的传世之作,无不是贴近时代、精打细磨,加之老艺术家们充分的考虑和发挥沪剧所长所特,融入他们个人的艺术优势,流派也就应运而生。然而,现在的舞台上基本看不到流派纷呈的局面,钻研流派没有形成一种风气,这对剧种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剧作家陈达明也认为,对于戏剧剧种来讲,流派传承是一个剧种成熟的标志,每一个流派都是老一辈表演艺术家通过他们的探索、实践而形成的宝贵艺术财富。沪剧要把流派的传承作为剧种传承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不要让某些流派断层甚至消亡。陈达明还提出,坚守沪剧的精髓,还在于对经典存有敬畏之心,不轻率甚至于乱改经典。
拓展沪剧格局,培养创作型人才。上海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马博敏指出,剧本是沪剧再发展的瓶颈所在,创作人才、特别是编剧人才的缺乏成了重中之重。然而,强调艺术创作既要有进取心,也要有平常心,创作团队不能急功近利,编剧应该扎根到生活第一线,用三到五年时间打磨剧本,同时建立创作竞争机制。作曲家汝金山也认为,当前沪剧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人才的培养问题。现在沪剧工作者的来源,除了少部分是上海戏校培养的以外,其他都来自于社会,因此人员的文化底蕴以及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个问题希望能引起上海艺术文化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通过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更好、更充分地发挥上海戏校在培养沪剧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