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至4月2日,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在上海成功举办,音乐节以“圆梦新征程”为主题,回归力推新人新作的办节宗旨,高扬人民性、展现新力量,共推出42台主题演出项目,12个专项主题活动,通过经典曲目演绎、原创作品征集、优秀项目展演以及青年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活动,展现了当代音乐艺术扬帆起航、奋进新时代的蓬勃朝气。作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上海举办的第一个重大的国际艺术节展活动,为期两周的音乐节吸引了数万中外观众走进各大艺术场馆观演,数十万市民和海内外人士通过观演、体验、交流等方式,共享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的文化发展成果。
聚焦圆梦主题奏响时代强音。本届音乐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复兴伟业”和“人民至上”,专业院团与非职业团体呼应唱和,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活动主题,汇聚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之变、中国之进和人民之呼的文艺精品。音乐会以原创交响合唱《复兴的大地——献给新时代的交响诗》开幕,以260人的演出阵容,音、诗、画、歌、舞、诵等丰富的艺术形式,展现上海砥砺奋进,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雄心,与面对未来开拓创新、踏浪前行的信念。以合唱音乐会《海上之声人民之城》收官,汇集各行各业的25支合唱团共1200人的演出阵容,通过混声合唱、阿卡贝拉、男声、女声、童声等多种表现形式,歌唱上海城市精神和人民幸福生活。音乐节期间,还举办了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华崛起”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南京民族交响乐团《莫愁》、上海音乐学院《从黄河到长江:民族音乐巡演》、上海轻音乐团《那一抹心底的红》、上海歌舞团《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上海特点的主题创作演出,大力营造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奏响文化自信自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强音。
培养艺坛新秀激活原创能力。本届音乐节秉承力推新人新作的传统,在培育新人、鼓励原创上下足功夫,新人新作展示项目占比超过40%。全新打造“闪耀新星——音乐专业院校优秀学生专场展演”项目,为全国音乐专业院校学生提供切磋交流的展示平台,也为上海搭建更加专业广阔的引才育才平台。上海音乐家协会,及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轻音乐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剧院舞剧团等本土院团,进一步优化青年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年轻艺术家担纲重要项目和重点作品创演任务的比重,推出《艺青春》《脱颖而出Ⅳ》等多台音乐会,让青春力量更好地绽放。为了进一步用好音乐节专业平台,以重大主题为牵引,引导扶持创作,本届音乐节还面向全国开展了第十六届“海上新梦”原创民乐协奏曲作品征集活动、“上海之春”原创歌曲征集活动,推动锻造更多礼赞盛世中华、弘扬上海城市精神的原创佳作。
汇聚经典“爆款”打造演艺码头。本届音乐节积极搭建汇集全国名家名团、经典作品的展示平台,外省市乐团专场演出数量占本届音乐节节目的30%,从“世界作品的中国演绎”与“民乐作品的时代诠释”等维度,推出了一系列重量级音乐会,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进一步深化上海“亚洲演艺之都”建设,推动上海文化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打造“龙头”。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致敬大师·彭修文作品”民族交响音乐会》、深圳交响乐团《真实的世界音乐会》、甘肃省歌舞剧院《丝路花雨》,郑州歌舞剧院《水月洛神》,第二届长三角专业舞蹈展演等轮番上演;国际知名小提琴家吕思清、指挥家余隆、演员张艾嘉、歌唱家郁钧剑等都带来了经典作品的全新演绎。音乐节还广泛吸纳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自得琴社、方锦龙等一批颇具活力和创意的“文艺两新”闪亮登场,推动“文艺两新”成为繁荣新时代音乐事业的有生力量,让大师经典与大众爆款在“上海之春”舞台上共振共鸣,打造交流共融、百花齐放的艺术氛围。
坚持人民至上提升惠民效能。本届音乐节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将更多名家、名团、首秀、首演向“五个新城”及长三角地区输送,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惠及新城的同时,提升“上海之春”辐射带动能力。音乐节增加了优惠票场次和数量,组织名家名团,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大众的展演、导赏、讲座、沙龙等惠民活动。在上海大世界举办“从春天出发·到人民中去”惠民演出专场,同时启动2023上海市文联新时代文艺志愿服务,发布“文艺志愿服务倡议书”,成立各文艺家协会文艺志愿服务支队,发布“艺心向党”系列文艺党课,进一步优化菜单配置,涵盖25项活动。在嘉定新城举办“春之声·进基层”惠民艺术展演及艺术导赏活动,在虹口区举办“上海之春·海派今潮”系列音乐展演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市民参与感、体验感。音乐节还持续做好文教结合,举办五所高校艺术展示活动,及各类学生团体专场展演,举办沉浸式音乐剧场《暴风雨也不怕》等一批关怀关爱特殊儿童的演出项目,体现上海城市温度。
拓展宣传渠道扩大品牌影响。音乐节期间,共有26家媒体参与报道,涵盖了央媒、地方媒体及专业媒体,发布报道近300篇/次,头版11次,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进一步扩大了“上海之春”品牌的影响力、引领力、传播力。平面媒体包括《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艺术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等,其中,《新民晚报》以5次头版、多次整版开展持续性报道及专业艺术评论。电视电台总计报道20余次,开、闭幕式在东方卫视和纪实频道播出,上海电视台多档新闻予以报道,东方卫视以《“上海之春”力推新人新作发“新芽”》为题进行深度报道。网络媒体方面,光明网、人民网、中新网、新华社、上海发布、上观新闻、东方网、澎湃新闻、IP SHANGHAI等网络平台发布100余篇次报道。音乐节自预热期开始,就通过新闻通气会、动态化组织采访等形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针对采访需求较集中的热门场次,先后组织近10场探营、群访、专访等活动,提升采访效率,充实报道内容。市文联媒体矩阵积极发挥阵地作用,以重点演出场次为核心,覆盖各个节目板块,开展持续性跟踪报道,内容涵盖深度报道、惠民导赏、文艺评论等,总共策划发布相关图文、视频推送共75篇。为做好氛围营造,音乐节还于 3月20日至3月24日在延安路高架悬挂公益广告道旗,做好场馆户外布置,制作公益宣传片在电视台滚动播放293次,进一步提升了“上海之春”的社会影响力和市民知晓度。
接下来,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将继续擦亮品牌,为繁荣演艺市场打造强磁场,为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打造“亚洲演艺之都”贡献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