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视协主办的“第四届短视频大赛暨第二届大学生短视频大赛”于3月1日启动,10月底结束获奖视频展播,吸引了国内20多个省市的影视制作机构、短视频创作爱好者和40多所高校学子参与,收到参赛作品3265部。本届大赛参评作品较往届题材更加广泛,作品风格更加突出,视角更为新颖,反映出青年学子蓬勃向上的朝气。经评选,共有39部作品获得社会竞赛单元、高校竞赛单元、最佳单项和专题专区四类49个奖项,类型涵盖纪实、微电影、公益宣传、动漫、MV等。本届大赛秉承协同创新、服务大局、擦亮品牌的总体思路,用“小而美”的艺术策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奖项设置、教育培训、新闻宣传、颁奖环节等方面有新突破,参赛者覆盖面、业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均创下新纪录。
察微知渐旧貌新颜,平凡小事小中见大
本届大赛首次设立“新时代城市”和“长三角一体化”两个主题专区,鼓励短视频爱好者从城市发展的时空维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五年的角度,记录城市的宏观变迁和百姓生活的微观变化。大赛采用小切口、小视角的艺术策略,题材立意兼具人文价值和公益理念,内容素材贴近日常生活。获奖作品《乐游苏河新岸线》用音乐剧的形式介绍苏州河畔的旧貌与新颜,《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用沪语说唱介绍健康生活习惯,《在光影间留住乡愁》以摄影师特有的视角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我在上海捡垃圾》介绍当下青年人通过闲置物品交换实现艺术与环保的“双赢”。参赛作品“小中见大”,虽然镜头记录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经历,但反映的却是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和幸福满满的美好生活,以“小而美”的艺术形式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深度解析评论引领,宣传展播全程同步
大赛首次邀请了一批在业内享有盛誉的文艺评论家,分析解读获奖作品的风格主题、形式结构、价值意义等,剖析思考短视频的未来发展。评论不仅从专业层面为短视频爱好者提供权威的理论指导,在美学和艺术上给予读者观众积极、正确的引导,还从实践层面助力传播正能量,影响、感染、鼓舞更多人。获奖作品《没有定义的兰》的创作者赛后表示,视频主人公在得知自己的事迹受到广泛关注后,更加坚定了继续做好一名救援队志愿者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上海视协还联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上海电视台、上海广播电台、澎湃新闻、上海文艺网等主流媒体,对大赛进行了多形式多角度的宣传,先后连续推出多篇深度报道,并在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爱奇艺、看看新闻Knews、东方明珠移动电视等媒体平台上对获奖作品进行集中展播。
以赛引展建链延链,以展助赛赛强展丰
大赛首次采用“赛事+展事”的模式,即颁奖仪式和论坛活动在第24届上海国际摄影器材和数码影像展现场举办。该展是摄影摄像、视频制作、网络直播等影像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国际重量级影像行业大展,国内外摄影行业参展企业达400多家。借助摄影器材大型展会之际,举办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及论坛活动,让观众在参展的同时,也能参加大赛颁奖仪式,领略获奖短视频作品的艺术魅力。赛展联动,一方面实现了展览内涵的提档升级,使其成为一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科技感十足的器材展之旅;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行业平台共享、专业资源渠道互通,对于深化大赛与影像行业的交流合作,进一步优化赛制、提升规模水准、扩大知名度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视协以创新短视频大赛办赛方式为抓手,致力于搭建平台、凝聚资源、创新机制,着力培育短视频创作力量;以出人才、出成绩、出成果为长远目标,推荐优秀作品参加“亚洲微电影节”等更高层次的赛事,助力短视频的“上海出品”推向全国、走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