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正文
豆瓣9.2分,方言版的扶贫剧《山海情》为何让人“上头”?
2021年01月20日 11:08

  “一定要去看方言版”“节奏好紧凑”“既无限贴近残酷真实,又兼顾了艺术的凝练升华”……1月12日起在东方卫视等平台播出的扶贫剧《山海情》近日豆瓣开分9.2,网上自发“安利”的观众不在少数。

  作为“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山海情》与《大江大河2》同为正午阳光出品。孔笙、侯鸿亮、高满堂这个黄金组合再次合作,为主旋律的扶贫剧找到了不说教、不煽情,却贴近现实表达的路子。

  描摹“贫困”不遗余力又不过度悲情

  虽是主旋律的扶贫剧,《山海情》却没落入宏大叙事的窠臼。

  甫一开篇,《山海情》就抛出了一个难题: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了让西海固地区过上好日子启动吊庄移民。只是吊庄建在戈壁荒滩,没水没电还赶上了沙尘暴,涌泉村一夜之间跑回来七户人家。刚分配工作的马得福(黄轩饰)与父亲马喊水(张嘉益饰)挨家挨户劝说。随着镜头推进,涌泉村的贫困现状直观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对“贫困”这一现状的描摹上,《山海情》既是不遗余力的,又显得不过度悲情。镜头扫过家徒四壁的土坯房,躺在炕上的村民道出了“三兄弟”同穿一条裤子的现实窘境;地上跑来一只珍珠鸡,原来是被吃得只剩一头的“扶贫鸡”。就连从福建赶来扶贫的干部和专家,也在火车上遭了一回小偷。种种情形,看似是村民不通事理,实则是贫困下的无奈。而剧中群像,无论是“水花”“喊水”还是“水旺”,人名都带有“水”字,这个细节,更是西北土地对水的一种渴望。

  一望无际的黄土与啼笑皆非的事实形成互文,道出了贫困的因,也引出扶贫的难。村民为什么跑回来?因为维持现状总强过一无所有。吊庄地理位置好,但一切都需要村民从零起步。马得福好不容易说动人搬迁,路途中的一场沙尘暴又让人心生疑虑。至于通电通水,更是他们需要攻克的一个个难关。未来的“塞上江南”真的会实现吗?这既是吊庄移民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时常萦绕心间的疑虑。

  在整体剧作风格上,《山海情》又颇有轻喜剧的特点。在观念的冲突下,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唇枪舌战,贡献了颇多看点,也消解了因贫困带来的沉重。村民既有同心协力的时刻,偶尔也免不了一盘散沙。角色个性不一,反而为剧集增添了可信度。

  《山海情》共23集的体量,要承载的是西海固地区数十年的变迁以及扶贫工作带来的改变,目前整体看下来剧情节奏颇快。快速推进的剧情,再佐以西北方言,让剧中人物显得无比真实:这一群身处贫困的西北汉子,原来从未在风沙和恶劣的环境里屈服。

  表达核心是“人”

  回到《山海情》的片名,其山指代宁夏,其海指代福建。本剧以展现东西协作扶贫下的“闽宁模式”为创作命题,是地道的主旋律题材。不过,《山海情》的表达核心仍然是人。

  张嘉益饰演的马喊水,一举一动都是戏;扶贫过程中,干部的群像、村民的群像、年轻一代群像,也都让人印象深刻。导演孙墨龙总结,《山海情》讲述的这个故事中,“山也在变,海也在变,人也在变。”

  在对上世纪90年代西北农村风貌的刻画上,《山海情》从人与土地的勾连中找到了一种破题的方式。马得福骑着自行车在黄土漫天的大地上穿行;十几岁的孩子们,狂奔着追赶呼啸而来的火车;年长的老农,趴在土地旁,视青色麦苗为生命之源,为干渠通水而欢呼……贫困的生活虽心酸无奈,但黄土地上的人们又是如斯坚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创作过程中,导演孔笙坚持用方言呈现这一故事。“方言的运用,不仅能够展现浓郁而又深厚的地域文化,丰富人物形象,帮助观众入戏,也营造了强烈的喜剧性格调,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他说,“有机会、有时间一定看一看方言版,它是原滋原味的,是接了我们的心、接了我们地气的一个版本。”

  在新近的剧情中,从福建来宁夏扶贫的菌草专家凌一农,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一条科学种菇的致富新出路,“闽宁模式”正在结出丰硕的果实。当然,在这之中,扶贫干部与村民依然会受到重重挑战与考验。

  “我真的要向这些兢兢业业的基层扶贫干部致敬。”黄轩感慨,为了早日兑现“塞上江南”的承诺,马得福这条路走得艰难而坚定,“这样一个纯粹、积极、一心扑在脱贫致富工作上的人,正是现实中很多基层扶贫干部的缩影,值得所有人为之鼓掌。”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