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干练的阿庆嫂、智勇双全的郭建光、临危不乱的陈天民、铁骨铮铮的沙老太、阴险狡猾的刁德一、草包司令胡传奎……沪剧《芦荡火种》的经典人物今晚再度与观众见面。作为复排版的首次亮相,此次除了演员阵容加入外新鲜血液,更在“黑夜送粮”“芦荡坚持”等片段加入群舞表演,让这部传统老戏散发出更多现代气息,贴合时下观众的审美。
“戏完完全全不一样了,这是最大的成功。”在演出前的联排中,年逾八旬的导演周中庸在“芦荡坚持”一幕中给演员们鼓劲道。“演了60多年,可以说,这个版本的《芦荡火种》达到了完美。”周中庸可谓看着《芦荡火种》一路成长、打磨的历程,“这出戏打破了以往的沪剧诠释方式,融入了现代的舞台呈现。”从原本的3个多小时到如今2小时10分,复排版《芦荡火种》的剧情相当凝练,同时原原本本保持了老艺术家的唱腔。“希望这版《芦荡火种》可以像京剧的《贞观盛世》《曹操与杨修》一样,成为沪剧经典传承的范本。”周中庸对记者表示。
作为一个擅长表现现代戏的戏曲剧种,沪剧历史诞生了很多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的优秀剧目,《芦荡火种》则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剧由上海人民沪剧团首演于1960年,云集了丁是娥、解洪元、邵滨孙等一众老艺术家,曾在美琪大戏院创造过连演九个月、连满310场,观众超过51万人次的记录。与此同时,北京京剧团移植了《芦荡火种》,定名《沙家浜》,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力。复排版《芦荡火种》在尊重原剧本的基础上,力求用符合现代审美的舞台形式呈现,使整个故事更紧凑、更流畅。通过老中青几代沪剧人的演绎,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在剧中,沪剧名家程臻饰演的阿庆嫂不仅仅是一位战斗在隐蔽战线的英雄,也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她的身上交织着“英雄气”与“江湖气”。一口地道的本地土话,有的放矢的表演,最大限度还原了丁是娥的表演精髓,同时程臻在表演中就加入了当代人的气质,使“阿庆嫂”更有亲和力。“丁是娥老师饰演的阿庆嫂外表朴实,但人物的激情在‘稳’中展现地淋漓尽致,”程臻对记者表示:“我在表演中每个步子都不敢怠慢,只为原原本本继承好老师的精髓。”
“郭建光是个智勇双全、临危不乱的人物。”著名沪剧演员钱思剑在剧中扮演指导员郭建光,一段脍炙人口的唱段“月如银钩星似棋”结合了“解派”“王派”“袁派”的唱腔特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虽然演出《芦荡火种》已有多年,但钱思剑在每次排练和演出中都会对角色产生新的理解和感悟,“演员总是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希望借由《芦荡火种》用沪剧的方式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