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正文
《江姐》《晨钟》两部上海出品歌剧即将登陆国家大剧院歌剧节
2021年04月27日 14:23

  4月30日-5月1日及5月7日-5月8日,上海歌剧院将携歌剧《江姐》《晨钟》进京,登上国家大剧院歌剧节的舞台。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演出之一,这两部“上海出品”歌剧,一部向经典致敬,一部显原创实力。

  1965年至今,上海歌剧院版《江姐》登舞台、进校园、入社区,演出超过五百场,成了上海歌剧院的保留剧目。而原创歌剧《晨钟》,是庆祝建党百年上海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李大钊等革命先辈,如何以生命敲晨钟、唤黎明、醒民众、振中华的故事。

  保留剧目《江姐》注入海派风格

  “《江姐》从诞生起便有着深厚的观众缘,也正因为观众对这部剧的钟爱,上海歌剧院演了近六十年。”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说:“今年,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到北京演出《江姐》,既是带着剧组的年轻主创和演员们来到它首演的地方,接受北京观众的检验,也希望让北京的观众感受海派文化的魅力。”

  即将亮相国家大剧院的三场《江姐》将由指挥家张国勇与青年指挥家张诚杰轮流执棒,两位85后第六代“江姐”何晓楠、周琛都曾跟随第一代“江姐”任桂珍学习多年。

  上海歌剧院青年导演马达,青年设计师朱嘉君、刘沈辉,则在舞美设计师韩生、莫小敏、闵晓梅等前辈的鼓励与配合下,以素描手笔、版画风格的舞美设计,基于历史亦融入当下审美的人物造型,更贴近现代生活、避免标签化的程式动作,让这部歌剧历久弥新,以更具青春气息的面貌展现在北京观众面前。

  原创歌剧《晨钟》经过三轮演出和修改,日趋成熟。5月初的北京演出在即,指挥许忠仍在根据排练中发现的问题,与作曲家许舒亚进行沟通调整。

  导演熊源伟也同样在思考国大舞台上的戏剧呈现,大到布景小到头饰,每一处细节都在各方的斟酌中不断完善,力求在众多建党题材的舞台作品中彰显上海品质。

  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范建萍透露,为了让演职人员更多了解那段历史,《晨钟》剧组还将在演出之外开展“缅怀革命英烈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党日活动,“希望大家在特定情境下的学习与感悟之后,让自己塑造的角色更加真实感人”。

  青年演员传承红色基因

  从最初的新安旅行团到如今的上海歌剧院,红色基因延绵不绝。在许忠看来,这次北京一行,《江姐》展现的是对经典的传承,《晨钟》表达的是当代人对历史的回望与新思考,“无论是经典作品的常演常新,还是原创剧目的全新感悟,都是对先辈足迹的追寻,对革命精神的延续。”

  “江姐”的扮演者之一何晓楠说,“我们从老一辈手中接过这部剧,感到自己有一种使命,去连接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和新时代的年轻一代,把这一份初心使命传递到每一个人心间。”

  《晨钟》中李大钊的扮演者韩蓬说:“我们演绎的不是虚构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我们要对自己塑造出的人物负责,也要对观众负责。希望通过这部歌剧向当下的青年朋友传递初心。”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