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生动文艺党课”的“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以党的创建与早期革命斗争为主题,综合美术、书法、摄影、民艺、音乐、装置等多种艺术样式,叙述独属上海的红色故事。叶辰亮摄(下同)
现场观展的观众超过2万人次,预约团队逾500支,网络直播看展的观众达200余万人次。6月1日,被誉为“生动文艺党课”的“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在杨浦滨江毛麻仓库落下帷幕。
此次展览以党的创建与早期革命斗争为主题,综合美术、书法、摄影、民艺、音乐、装置等多种艺术样式,叙述独属上海的红色故事,为学党史、庆祝建党百年提供了创新性的文化表达。自5月13日开幕以来,该展掀起了一波“赏艺术、学党史”的热潮,展厅的留言簿上,出现最多的词是“感动”二字。预约团队中,不仅有沪上文艺院团与文艺院校,还有大中小学、基层社区以及大型国企。甚至来沪旅游的游客和滨江的“跑客”,也纷纷把这里当作打卡点。
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呈现独属上海的红色记忆
作为党的诞生地,上海有着大量的红色记忆,如何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呈现这些“记忆点”并赋予它们更为动人心魄的感染力,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课题。上海艺术家在“曙光展”上用一百件/组原创作品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从九人合作的巨幅油画《求索》,到一人扛鼎的雕塑《龙华24烈士》;从大型剪纸长卷《百年征程》,到小型顾绣作品《共产党宣言》,创作者们以各自擅长的艺术样式,合力奏响了“红色主旋律”。
记者了解到,252位艺术家在展览中所呈现的388件艺术作品均是首创、首展。参与创作的艺术家,中青年占大多数,每一件作品都坚持尊重历史、注重细节,力求精益求精。他们说:“作品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
如果说展厅里的作品是艺术家们谱写的红色乐章,那么把这些动人旋律唱响的就是现场的志愿讲解员,是他们站在作品前一遍遍的解说,让长者和孩童都能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创作者的艺术表达。此次展览的讲解员大多是来自沪上各大艺术院校的学生。为了做好讲解工作,他们从最初备课、踩点到上场讲解,在此过程中对党史有了更加深入系统的了解,也无数次被那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细节所感动和震撼,许多人将此看作受益终生的经历。据介绍,主办方还在展期内特别邀请了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国歌展示馆等沪上红色展馆的讲解员团队来参观展览并向观众作专题讲解。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尤玮说:“用艺术作品表达党史更有冲击力,展览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和党史的完美融合。”
在“曙光”中感受信仰的力量,让感动发生在现场
18天的展期内,感动不断在现场发生。在用摄影、书法、评弹等艺术形式融合展现的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甲秀里旧居作品前,观众说:“感动于伟人温情流露的一面。”走在龙华烈士英勇就义装置作品的铁链上,听着铁索声和国际歌歌声,悲壮之情油然而起,观众们自发在龙华英烈榜前献上一支白色康乃馨,他们说:“正是无数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今天的‘换了人间’。”一位华东师大历史系退休教授感叹:“看过很多党史展和艺术展,像这样既保证史实严谨又兼具艺术呈现的展览,印象尤其深刻。”
本次展览选择在黄浦江畔的毛麻仓库举行,本身就别有深意。毛麻仓库往西两三百米,是黄浦码头旧址。100多年前,一大批有志青年为探求救国救民道路赴法勤工俭学,从这里踏上了追寻真理的新征程。展厅中,唯一一幅传统中国画——10米长卷《求索》描绘的就是这个留法的群体。在市委党史研究室马婉博士看来,在黄浦码头旧址展示赴法留学长卷,就是从源头上挖掘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从“史”和“艺”的不同视角展现,更为立体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