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正文
隐蔽战线特工、没有硝烟的金融战争,申城红色题材原创“上新”
2021年06月09日 13:34

  有创新,才有新观众。

  “希望这部剧目能够成为‘红色种子’,在每个人的心底生根发芽。”6月8日,上海京剧院《红色特工》媒体见面会上,院长张帆说。该剧6月19日、20日将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首演。同一天,上海评弹团中篇评弹《战·无硝烟》主创团队亮相,该剧将于7月31日首演于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两部作品都是上海文艺院团最新红色题材原创。

  《红色特工》以长期在中共隐蔽战线工作的革命英烈事迹为原型,展现他们追寻信仰、坚守信仰,打入敌人“心脏”,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敌人殊死斗争的故事。编剧李莉、张裕表示:“任何戏剧,终极目的是塑造人。《红色特工》塑造李剑飞等让人印象深刻的英雄形象。李剑飞是红色特工,也是丈夫、父亲、战友,有爱情、亲情和友情。当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经历那些你死我活的情报战中,不惜生命、甘舍亲情、达成使命,才能让观众为之敬佩,为之动容。”《红色特工》戏剧矛盾环环相扣,人物间心理角力剑拔弩张,有牺牲,有忍辱负重,有反戈一击,也有十年同窗的分道扬镳、生死攸关的骨肉分离。导演卢昂表示:“演员的所有语言、唱腔、动作、技巧都是为了表达这些感受和情感的自然结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充分运用戏曲唱、念、做、打、舞的表演技巧和手段,做到地道、生动的京剧化表达。”

  蓝天、田慧、董洪松、郭毅、赵宏运、杨亚男、董炳义等主演《红色特工》,不仅只停留在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而是在此基础上深入人物的内心。演员们表示,将深刻挖掘人物面对各种特殊压力,危境之中复杂、多变的生命抉择与思想碰撞。

  《战·无硝烟》讲述上海解放一年间,老百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稳定金融、稳定物价,打赢经济上的“淮海战役”。在创作过程中,为充分发挥评弹“说、噱、弹、唱、演”的艺术特色,主创团队选择了从小人物的视角切入,通过普通人命运的改变折射大时代的风起云涌。

  《战·无硝烟》故事主角刘浦生、梦奇奇、杨柳青等都是虚构人物,但故事展现的时代背景,主人公经历的大事件都有据可考。上海评弹团艺术室主任姚勇介绍,主创团队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从当年的报刊和党的文献中搜索、梳理了1949年至1950年间陈云同志在上海主持经济工作的细节,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以评弹形式将惊心动魄的“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搬上舞台。陈云纪念馆作为学术指导单位不仅提供了大量相关资料,还为创作团队举办专题讲座,解决创作过程中的难点、疑点。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战·无硝烟》策划人、编剧吴新伯说,“有专业学者提供学术支持,我们的创作更有底气了。”

  85岁的《战·无硝烟》文学顾问、上海评弹团原团长徐檬丹,是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曾创作《真情假意》《一往情深》《两家母女》等一系列现实题材的评弹作品。“红色题材创作还是第一次。”徐檬丹笑称,这属于“老革命遇到新问题”。不过亲历新旧时代交替的徐檬丹,对于新中国成立前后上海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着切身感受。苏州市曲协副主席、《战·无硝烟》编剧胡磊蕾表示,虽然人在苏州,但上海、江苏两地的文化交流让她对上海充满感情。上海、江苏两地、两代剧作家携手,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文化合作的一次体现。

  吴新伯近年来创作中篇评弹《初心》等红色题材作品,谈到《战·无硝烟》的特色时,他认为最关键的是“接地气”三个字,“故事反映的是一场宏大的金融战争,但观察‘战争’的视角却主要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战·无硝烟》汇集上海评弹团老中青三代演员。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青年演员侯骁晟共同担当男一号。毛新琳、黄海华、姜啸博、周慧、陆嘉玮、朱琳、陆锦花、陶莺芸、徐一峰等中青年艺术家都参与其中。“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保留了评弹的流派特色。”高博文介绍,“我们计划推出AB组,有利于更多演出推广,同时锻炼青年,让他们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所提高。”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