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正文
五个月演出近1.4万场!量变过后演艺大世界将这样提升软实力……
2021年06月30日 11:19

  2021年即将过半,上海“演艺大世界”交出亮眼成绩单。1至5月,演艺大世界总计演出13870场。剧场与演艺新空间年内观众总人次为77.59万人次。其中专业剧场演出场次数 1225场,同比2020年增长750.69%,同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10.36%。而作为助力亚洲演艺之都建设的新势力,演艺新空间活力竞相迸发。占据全市挂牌演艺新空间“半壁江山”的演艺大世界,则贡献2945场营业性演出,同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高达998.88%。

  量变迎来质变。演艺大世界已不再满足于场次与人次的“硬数据”。在上海公布《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之际,上海黄浦区举办座谈会,演艺大世界各剧院、制作方一致认为,演艺大世界做强“码头”,应回到激活演艺产业的“源头”,重点围绕做驻演、推原创两大方向提升自身软实力,勇立演艺“潮头”,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做驻演推原创,这六字,说来容易,真正实现须久久为功。眼下,驻演方面,上海已有《时空之旅》《不眠之夜》等成功品牌;聚焦演艺大世界,亚洲大厦“星空间”和《石库门的笑声》也初具规模。而深耕原创方面,上海近两年出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战上海》等现象级红色精品。不过从整体看,有口碑的原创项目和有市场的驻演模式尚未形成良性互动。而在海外,我们说到《剧院魅影》、说到《猫》,就会自然联想到百老汇,反之亦然。这里的品牌标识度,便是演艺大世界亟待补上的短板。

  当坐拥全国最密集剧场群的演艺大世界,向上游剧目原创寻求内生动力,在下游以驻场充分挖掘市场增量,并令两者产生叠加效应,其物理空间所凝聚起的人气和经济效益,才能真正能转化为“上海文化”的无形软实力。

  亚洲大厦的日与夜:“拖着行李箱看戏”正成就演艺大世界的“过夜经济”

  衡量一个城市旅游发展质量和水平,有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统计指标——过夜游客。这是因为,游客的夜间消费是白天消费的3至5倍。留在“夜上海”的理由有很多,比如迪士尼的烟花,比如浦江两岸的灯光,比如思南书局的深夜书桌。而现在,拖着行李箱来演艺大世界看一场戏,也被写入Z世代达人们的另类旅游攻略。而他们趋之若鹜的驻场演出项目,正在成为演艺大世界重要的“过夜经济”增长点。

  图为星空间1号内景,这个主打环境式音乐剧的演艺新空间,能给观众带来更近距离、更有参与感的观演体验

  “从前午夜场是最不受待见的,如今卖爆了,甚至占到我们总场次的十分之一,而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涨”,亚华湖院线总经理阮豪介绍说。谁也想不到,毗邻人民大舞台这座百年戏台的亚洲大厦,在疫情重创演出市场后,高歌猛进,成了演艺大世界最受年轻人追捧的演出场所之一。而其火爆程度,从22:30开始午夜场销售便可见一斑。“我发现我们的很多观众来自长三角地区尤其是苏州这样,乘高铁来看戏时间成本甚至比上海同城通勤还短的地方。而他们最近的行程通常是第一天先是去中国大戏院看完《贝多芬》后,来我们这里看一场午夜的《阿波罗尼亚》,第二天再去文化广场看《赵氏孤儿》。”

  长三角庞大的观众群,也是在上海核心大剧院的演出逐步饱和后,亚洲大厦“星空间”这样的小剧场生长空间所在。挂牌演艺新空间不到一年间,星空间从1号一路开到8号,到年底预计会开到18号。而首部《阿波罗尼亚》自去年8月首演至今已演出超过330场。也就是说,仅星空间一年就可以为演艺大世界贡献数千场商业演出。

  可别小看了这数千场的小剧场演出,向外,其成为“过夜经济”留客的重要理由,而对产业内部发展,其也是爆款、现象级的起点。“百老汇不只有40多家成熟的百老汇剧院,还有500多家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演出空间。而星空间就是演艺大世界的‘外百老汇’。通过一场场容纳一两百人的‘天天演’,星空间为演艺大世界的新人、新剧、新团体提供亮相、锤炼的机会。”

  当然,作为全国最具标杆性的演艺活力区,更期待具有上海特色、讲述上海故事的大项目集聚线下流量。据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介绍,《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两部舞剧有望推出驻场版。此外,中国大戏院酝酿打造红色题材驻场秀,其代表海派文化的独脚戏《石库门的笑声》在演艺大世界已演出超百场。而具有江南文化特质的昆曲《浮生六记》则将在豫园海上梨园带给观众沉浸式的戏曲体验。

  两年与四公里:从做戏、选戏到看戏,演艺大世界一站全包

  四公里,这是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到中国大戏院的直线距离。从剧本孵化到首演,原创音乐剧《生死签》走完这条路,用了两年时间。

  2019年,文化广场当起了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天使投资人”。在主办的首届“演艺大世界”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中,《生死签》和其他两部作品,从投稿的77部原创作品中脱颖而出,经由文化广场的把关考核逐步完善提升。更进一步,文化广场又为年轻音乐人拉来了更大的“A轮融资”——北京保利票务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这才使得这部中国原创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在今年6月成为第一个首演的孵化计划项目。而首演地,依旧是位于演艺大世界核心区的中国大戏院。通过剧情向观众展现Z世代横截面的同时,也透过其制作过程展现出演艺大世界布局产业链上游,激活创作源头活力的努力。

  在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看来,对标百老汇,演艺大世界孵化原创剧目,需要有一个筛选机制。“要知道,即便是百老汇,80%的剧目都是失败的。因此,孵化原创不是一门生意,而是要拿出深耕细作的态度,为演艺大世界的未来,提供一个源源不断诞生新内容的机制。”

  “欣喜的是,在演艺大世界,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加入到推动原创的队伍中。”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莉介绍,除了过去来自海内外演出方选择在演艺大世界首演原创剧目,在文化广场这样的剧场方涉水制作和孵化的基础上,一些平台也加入进来。已经上演的《摇滚浮士德》是大麦MaiLive的首部自制音乐剧。而爱奇艺也将《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悬疑剧IP制作成舞台版,计划在演艺大世界首演。

  从定名之初,演艺大世界就广发英雄帖,邀请全世界优秀制作人来此做戏、看戏、买戏、卖戏。借由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这个目标有了更为清晰的实现路径。

来源:文汇报 作者:黄启哲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