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是挽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关系到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危,体现人性的光辉。11月12日,由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出品的公益话剧《向阳而生》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演。该剧聚焦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是上海市红十字会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继2019年反映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群像的舞台剧《髓·愿》后二度携手。
《向阳而生》以真人真事为创作依据,从红会志愿者、器官捐献者和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三个角度还原在器官捐献“黄金72小时”期间的生死赛跑,以互动交流的表演方式抒写一曲动人的赞歌,展示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特有的温度、高度和厚度。
舞台被三面窗户包围,呈现“万家灯火,用生命点亮生命”温暖寓意。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副主任医师傅尚希受邀参演《向阳而生》。他从事肾移植工作将近20年,这是第一次扮演一位尿毒症患者。这种角色的转变,让他与患者的心理距离更近了。“对于捐献者来说,捐献器官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和延续生命的另一种方式。”傅尚希曾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曾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每年都请医生帮忙,将自己的一段心电图寄给捐献者的家属,虽然供受者间严格采用双盲政策,但只要这颗心脏还在强有力跳动着,便在无声地传递信息,“捐献者的器官在他人身上存活,也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髓·愿》创作时,主创们曾多次采风,零距离接触上海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由于器官捐献题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向阳而生》的主创主要通过上海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走近捐献者和受捐者家庭。《向阳而生》人物原型几乎都是年轻人。现实生活中,导演周小倩发现,年轻人对器官捐献抱着积极态度,“前几天,我在话剧艺术中心电梯里聊起这一话题,当时有5个年轻姑娘,她们中的大部分都进行过器官捐献的志愿登记。姑娘们说,能在离开人世后帮助到别人,何乐而不为。”饰演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陈姣莹聊及角色感受,眼眶湿润:“我希望呈现的不是眼泪,更多的是温暖,因为这群人的工作里,不仅有离别的痛,还有生的希望。”
截至今年9月27日,上海累计实现900例人体器官捐献案例,使2500余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600余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目前累计人体器官捐献登记68517人。
今年,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指导下,上海市红十字会和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主办了人体器官捐献大型系列宣传活动。活动包括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排的公益话剧《向阳而生》,由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制作、播出的专题片《向阳而生》,在全市30个地铁站点发布6组表现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意义和红十字志愿者、器官捐献医务工作者、器官移植受者形象的摄影作品等。《向阳而生》首演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门口进行一场展现器官捐献的行为艺术活动,志愿者们现场宣讲,引导市民进行人体器官捐献自愿登记,整个过程通过网易进行网络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