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花窗棂横跨舞台成为背景,水晶吊灯在蓝色灯光里渲染阴郁气氛,以黑白灰为基底的舞台上,孔雀绿沙发格外出挑。2月9日,沪语话剧《雷雨》在中国大戏院首演,成为演艺大世界虎年首部新戏。首轮演出6场,票房70万元佳绩,让中国大戏院提早敲定3月上旬将再演《雷雨》。
“得益于沪语作品热,讲上海话的《雷雨》也引发了不小关注。这几天,东方艺术中心、美琪大戏院等工作人员纷纷来联络、洽谈,希望我们在首轮演出后能到他们的剧场演几场,这也给予我信心和鼓舞,一定要把这部剧做好。”《雷雨》主演、宝山沪剧团团长华雯透露,为准备首演,剧组从大年初二开始排练。
宝山沪剧团一直演沪剧《雷雨》,华雯饰演繁漪,习惯于按照前辈丁是娥的录音版本演绎。话剧《雷雨》变唱为“说”,演员们练到嘴皮木,“遵从沪语表达方式,比如‘家庭’变成‘屋里厢’,‘父亲母亲’成了‘爹爹姆妈’。”
“我们为繁漪度身定制丝绒旗袍,当她置身舞台空间,犹如‘枯坟’中的午夜玫瑰。”导演吴汶聪坦言,被奉为中国话剧教科书的《雷雨》被解读诠释了无数次,经典不断被诠释的最大意义在于和当下的联结。她想要深挖《雷雨》中每个人内心的欲望和贪念。
年轻的设计师王瑜以90后视角看《雷雨》,“如果把结果率先呈现在舞台上,简直就是绝佳的悬疑片开头。”她为《雷雨》打造悬疑感浓重的舞台,“雷声是烘托气氛、推动剧情的重要角色。舞台场景随着闷雷、惊雷、炸雷而改变。最后炸雷响起时,巨型吊灯在半空裂成碎片扑簌簌往下掉,犹如整个世界都坍塌。”
《雷雨》由上海宝山区沪剧艺术传承中心、上海艺动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出品,中国大戏院承办。“沪语是海派文化切口,是一种浪漫时髦的语言。”华雯坦言,继《挑山女人》后,她深感剧种危机,“找米下锅”改变演出方式,旨在通过上海方言的流行给地方剧种带来新的引流,“票房最能体现沪语文化的关注度,我们首轮演出票房已基本覆盖创排成本,连尚未正式开张的兰心大戏院和茉莉花剧院也相继对沪语话剧《雷雨》发出合作邀请。”更让华雯惊喜的是,《雷雨》在中国大戏院彩排期间,不少工作人员把孩子带到剧场,孩子们也能坐得住,看完全剧。
越来越多观众全家出动,让2月演艺大世界迎来开门红。上海大剧院围绕芭蕾舞剧《天鹅湖》打造的主题亲子营一经推出,名额即被秒光。工作人员表示,过年期间上海大剧院吸引了6563人次参与观演和活动。虽然2月起冷雨绵绵,但为好戏奔赴而来的观众络绎不绝。大年初二到初六,上海芭蕾舞团经典版芭蕾舞剧《天鹅湖》、多台经典和流行音乐会在大剧场、别克中剧场轮番上演。
当下,北京冬奥会鏖战正酣,上海大剧院舞台并未随着“天鹅海洋”暂别而停止。原创音乐剧《寻找声音的耳朵》8日、9日演毕,波兰戏剧大师克里斯蒂安·陆帕导演《酗酒者莫非》接棒,该剧时隔两年将于12日、13日再次登陆上海大剧院。音乐剧《摇滚浮士德》、2022笑果开麦秀、儿童剧《爱丽丝梦游仙境》与《山海经之鹿蜀传奇》、孟京辉作品《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上海歌剧院《图兰朵》、坂本龙一钢琴作品精选音乐会,将上海大剧院2月演出表排满。
“在严格遵守防疫措施、确保上座率控制在75%前提下,2月初演出票房已经与疫情前新春档持平。”工作人员介绍,同样位于演艺大世界核心地段的天蟾逸夫舞台,只在大年初一放假,其他档期全满。大年初二,名家云集的新春京剧演唱会唱响天蟾逸夫舞台,大年初三至大年初五,上海京剧院《定军山·阳平关》《凤还巢》《杨家将》《伍子胥》轮番登场。大年初五、初六则是上海昆剧团《占花魁》《风筝误》,接着是沪剧、越剧,本周末又将迎来滑稽戏。
2022年元旦“京昆群英会”以一年一度的名角反串打头阵,辅以经典武戏和折子戏,票房破百万元,一度让剧院以为这是新春档“京昆群英会”难以匹敌的票房纪录。没想到临近2月,新春档票房逐步走高,“本来预计90万元票房就能庆功,结果最后同样破百万元。”
春节期间,不少观众在天蟾逸夫舞台现场购票。亲子家庭与年轻观众增多,让剧场与剧团都喜上眉梢,“大家不敢早买票,担心可能受到疫情影响,还有人要先安排好走亲访友日程。另一部分现场购票者,当天看完演出不过瘾,发现次日还有名家参演的大戏,临时决定继续买票看,直夸演艺大世界好戏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