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9点,上海广播艺术中心门口,停着一辆漆成亮黄色的双层“电波巴士”,一旁广场上已摆起“电波市集”,白发老广播人与广播小听众,各自奔向自己钟爱的电台。5月27日,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成立74周年之际,位于广播大厦内的上海广播博物馆正式开馆,听众开放日系列活动同步举行。
上海广播博物馆整合了上海音像资料馆的权威资源,552平米的空间内,设有序厅、1923-1949年的上海广播、历史长河、上海人民广播“第一声”、致敬广播人、天下知音、新广播新传播、新媒体阿基米德留言屏等多个板块,以多媒体、图文展板及实物等多种形式展陈史料、节目、活动等内容,带领观众穿越时光,了解广播的起源、发展和创新。
1949年5月27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成立。隔天的《解放日报》创刊号,在头版报道了电台开播这一消息。展厅内展示了三份《解放日报》的老报纸,除了创刊号外,1949年5月29日、7月2日的报纸则分别刊登了电台临时广播节目表、听众服务处启事等信息。
“上海广播博物馆是目前上海唯一一家以广播为主题的博物馆,筹建广播博物馆是几代广播人的梦想。”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袁雷说,上海广播博物馆经过了四年的筹建,“期间经历了走访、收集、选址,方案无数次讨论、反复论证,这个过程既是学习历史、致敬历史的过程,也是传承弘扬广播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精神的过程。”
目前,上海广播博物馆收集整理的文物资料达500多件,既有电台早期的音频、广播人的手稿、广播剧剧本,也有电台曾经使用的录音制作设备等。“早期台里用的都是台式动圈话筒。”站在老古董话筒前,电台主持人袁林辉告诉记者,“展厅内有一幅张乐平的漫画,三毛前面的话筒就是台式动圈话筒。”
如果从广播大厦二楼电梯口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台1米多高的“大家伙”。这台美国Wurlitzer牌412型12碟投币自动电唱机,产自20世纪30年代,外壳是木质的,虽然历史悠久,但看上去仍是簇新的。“这台电唱机整个上海都很少,现在把美元投放进去,还能选唱片、放音乐。”博物馆筹办人之一的李亦工介绍,“为了更好地向大家展示,我们特意在里面装了LED灯。”
漫步博物馆长廊,还可以看到产自各个年代、各个国家的收音机,包括电唱机在内,这些都来自市民张明律的捐赠。
“我收藏了很多无线电收音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就考虑把它们捐给国家。把它们放在家里是埋没了才能,放在博物馆是最好的。”现年78岁的张明律在妻子裔蕙茜的陪同下,参观了上海广播博物馆。他从小学起就喜欢听广播,十二三岁那年,曾动手组装了一个“矿石机”,为的是听广播台的少年儿童节目。“广播对我很有意义,我的英语一部分是从学校里学的,一部分是从广播电台里学习的;广播还有个意义是接触社会,包括新闻,包括全国、全世界的知识。”
张明律对无线电的喜好持续了数十年,一有空就骑着自行车去九江路、福州路的旧货摊、旧货商店搜寻收音机,总计收藏了三四千台收音机。他不仅会组装收音机,遇到坏了的收音机,也能自己上手修理。裔蕙茜说,“他收藏收音机是不计代价的,家里放不下,就在外面租了底楼的房子,当做仓库来储存,我去看了,收音机堆成山似的。他一边收一边就有心思想捐给博物馆。”
此次张明律向上海广播博物馆捐赠了50台收音机,他将这些收藏都视作自己的“女儿”。“本来这个东西没有接班人,我担心老了以后没人管,现在我放心了。”
听众于宝安则向博物馆捐赠了上世纪80年代《星期广播音乐会》的节目单。“这些虽然价值不大,但意义非凡。”妻子金智敏介绍,当时于宝安还在读技校,一有空就买星广会的团体票,几乎期期不落,每一期的节目单都被他塑封好,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我女儿开始学乐器后,我们带着女儿一起听星广会。星广会的价格到现在都很亲民,它是我们家两代人的共同记忆。”
据悉,上海广播博物馆除日常展陈内容,也将不断推陈出新,策划特展。博物馆开馆当天,以“我和电台有个约会”为主题的特展同日开展。展览收集听众珍贵藏品百余件,诉说一段段温暖的“电台记忆”。比如,1987年《为您服务》节目组的复信,听众方程便保留到现在。“那年流行在家吃火锅,但是不知道去哪里买木炭,抱着尝试的心态给电台写了求助信,没想到真的收到了回复。如果当时的心情是激动,那现在回想起来,更多的就是感动,感动于电台那颗为听众服务的心。”博物馆还特别策划《寻觅上海广播的城市足迹》系列视频,围绕“广播”关键字,吸引兴趣相投的人们“有文化地压马路”,拟形成一个有关上海广播的主题化的城市徒步产品。
与此同时,一个昵称“金鱼缸”的透明全媒体直播室也亮相广播大厦。为了让更多新用户了解“新广播”的发展样貌,上海广播还推出文旅结合项目“电台奇遇记”,与锦江集团、上海市总工会等合作,通过沉浸式参观,了解广播媒体的日新月异,上海广播博物馆将成为其中一个重要“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