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走廊齐长的长桌上,铺着一页页志书审读稿、手稿、评审意见,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和标签,诠释着何为精益求精、“众手成志”。走廊尽头,红彤彤的纸箱装着的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垒成了一个“志”字。厚重的二轮修志成果背后,是修志人的众志成城。
经过12年辛勤耕耘,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工作全面完成。这是新时代上海文化建设的重大成果,是彰显“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的重要标志。昨天下午,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全体委员(扩大)会议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总结本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工作,通报表扬二轮修志41家“优秀组织单位”、103个“优秀编纂集体”和180名“优秀编纂工作者”,部署和推进下阶段地方志主要工作。
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全面记载上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自然等的历史与现状,重点聚焦1978年至2010年上海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与重大成就,展现上海超大城市发展变迁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点。二轮修志成果包括上海市志140部、147册,市级专志54部、55册,区县志24部、31册,共三个系列218部、233册,总计3.21亿字。
二轮修志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全市数万名专兼职修志人员默默耕耘。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仁济医院、浦东新区的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本市二轮修志圆满完成,标志着新时代上海地方志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会议指出,不断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优秀文化传统,要做好二轮修志成果宣传推广,推动地方志“飞入寻常百姓家”;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和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地方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修志为用,发挥好地方志服务发展大局功能;要认真做好二轮修志的经验运用,延续好、传承好、推广好修志过程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做好三轮修志的前期准备;要提升地方志工作法治化水平,以法治理念、法治思维破解发展难题,推进《上海市地方志工作条例》纳入立法议程,推动地方志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要充分认识上海“扶贫志”“全面小康志”编纂的重要意义,组织好编纂工作,把“两志”打造成无愧于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和历史成就的精品佳志。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上海二轮修志成果,对上海地方志工作提出“在总结好二轮修志工作经验基础上积极谋划三轮修志,扎实推进扶贫志、全面小康志编修,作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为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的希望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