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希望看到年轻的昆曲新一代在舞台上吸引年轻的新一代观众,我很高兴,因为今晚看到了。”退休会计师、昆剧迷黄先生说。
3月2日、3日,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亮相第52届香港艺术节,这也是全本《牡丹亭》创排以来首次境外演出,共享中华文化瑰宝。
尽管连日来香港遭遇寒潮,香江畔,1700余座的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热流涌动。2日晚的上本演出票早早售罄,不少香港观众买齐全本三场戏票,一个周末泡在剧院。开场前,不少观众提前抵达,既有结伴而来的老观众,也有年轻人举着门票与演出海报“合影”打卡。
大幕拉开,以转台设计为主的舞台,行云流水般呈现闺阁、花园、宫殿及乡村等场景变化,节奏明快且充满电影感。布景、灯光与服装皆结合昆曲典雅韵味与现代审美风格,营造出虚幻朦胧、诗意唯美的舞台氛围,引观众一见入梦。随着剧情起伏,现场时有会心笑声、掌声。
“到香港演出就像回家,香港观众看着我们成长,看着昆曲从无人喝彩到今天一票难求。”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说,“检验一个剧种的活力,要看有没有市场、有没有观众。拿出好戏、培养好角,是不辜负时代和观众最好的方式。”
满台“青春”挑大梁
汤显祖“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亭》。上海昆剧团对《牡丹亭》的修改提高与演绎有十余次之多。2022年,上海昆剧团探本溯源,钩沉史料,沉心细磨,以忠于原著精神为宗旨,用新时代审美观首次创排全本55出《牡丹亭》,通过上、中、下连续三台大戏的体量,深入挖掘传统经典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打开“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精美艺术画卷。
倾上昆全团之力排演的全本《牡丹亭》,汇聚业内一流主创团队,郭小男担纲导演,在已故剧作家王仁杰剧本基础上,参与全本《牡丹亭》剧本改编,特邀岳美缇、蔡正仁、张静娴、计镇华、刘异龙、张铭荣、李小平等多位国宝级昆剧表演艺术家指导。总时长近八小时的全本《牡丹亭》忠实还原汤显祖原著的主题内容与精神内涵,特别是将历来甚少演出的二十出戏重新纳入,在原本的爱情主线外,铺陈社会背景,升华人物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做到“旧中见新,新中有根”,原著每出戏末的集唐诗也首次呈现于舞台之上。
满台“青春”共挑大梁。全本《牡丹亭》杜丽娘、柳梦梅由“昆四班”罗晨雪、胡维露担纲,“昆三班”梅花奖得主吴双饰演判官和完颜亮。上昆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的优势也得到发挥,一批优秀青年演员演绎杜夫人、春香、陈最良、石道姑、判官、完颜亮、李全、杨婆等剧中配角,增色增趣。此番赴港,上昆演职人员组成百余人团队亦是全本《牡丹亭》庞大体量的折射。
“所以你更要认真演”
“我们几乎演遍了香港的剧场。”谷好好感慨,上海昆剧团与香港文化界、香港观众一次次“双向奔赴”,缘分延续至今。1992年,上海昆剧团就曾参加香港艺术节,演出《玉簪记》等经典剧目;剧团代表剧目《长生殿》《临川四梦》等都在推出后第一时间奔赴香港演出。2019年初,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开台启用,上海昆剧团成为内地第一家在这里上演大戏的院团。
1999年,上海昆剧团推出上中下三本35折《牡丹亭》,连演三晚,创造全国第一。当时由蔡正仁、岳美缇、张静娴等9位艺术家带领昆三班年轻人,共三组主演轮流登场。2000年,上海昆剧团携三本《牡丹亭》在香港参加千禧年跨年演出,戏迷黄女士姐妹俩正是台下观众。“见过这些‘大熊猫’,谁能不为昆剧之美折服?”时隔20余年,姐妹俩依然对当年演出盛况记忆犹新。不仅看戏,她们也学戏,和上昆老艺术家结下深厚情谊,“岳美缇老师一直问我们,这次票卖得怎么样?”
“我的老师岳美缇是上昆第一位女小生,我很幸运,能有师承。”胡维露说,出发香港前收到岳老师发来的微信,“老师说,一个好消息,票卖得很好,第二句话就是‘所以你更要认真演’。”
去年4月、5月,罗晨雪、胡维露凭借全本《牡丹亭》分别获得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榜首,一出好戏花开两朵,传为佳话。不过,最初确定二人担纲全本《牡丹亭》,并且一组人演到底,谷好好坦言,“有争议,也有压力,打破了上昆的一些传统”,但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应该给年轻人加码,给年轻人机会。”
“1999年,我还是学生,在苏州看过老师她们演的35本《牡丹亭》,太震撼了。”在罗晨雪眼中,老师张静娴对艺术、对唱腔的要求很高。到排练场指导学生,张静娴忍不住说:“真羡慕你们啊。”
“学生们圆了老师们的梦,彰显了我们培养后来人的坚定信心。一代比一代机会好,观众越来越多,扶持越来越满,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高,关键是看我们自己拿出来的东西能不能让观众买账。”谷好好说,全本《牡丹亭》已在全国各地巡演近40场,“市场检验作品、培养演员,特别是在香港,很多观众见过她们老师辈的演出,会有对比,更是一块‘试金石’。”
“我和罗罗(罗晨雪)在排练场上吵过架,她以新一代的眼光看这出戏,我还是过去的眼光。跳出来看,我承认她是对的。”一路陪伴、见证年轻一代啃下硬骨头,吴双感到由衷高兴。在香港多次演出也曾在香港城市大学课堂与青年学生对话的吴双说,这次来香港,遇到好几位头一次看昆剧的观众,“台上演员在迭代,台下观众也一样。缘分到了,走进来了。”
让谷好好印象很深的则是分享会上一位自称“不太资深”的昆剧青年观众,她说自己已经看了六七次《牡丹亭》,希望在香港看到更丰富的昆剧剧目。“现在的戏曲不是锣鼓一响开始演,而是要从源头起思考观众想看什么样的戏,要策划、推广,研究我们的源头文化,比如上昆将和故宫博物院合作推出‘月令戏’,从文学、戏曲音乐、服饰等各角度挖掘,延伸到文创,吸引更多年轻人。”
以戏推人代代相承
“圆梦《牡丹亭》,圆了艺术家的梦,也圆了香港观众的梦。”演出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著名学者郑培凯专程赶来主持观众分享会,“汤显祖是了不起的剧作家,上昆是了不起的剧团。”在郑培凯看来,上昆全本《牡丹亭》以“只删不改”之原则演绎原汁原味的瑰丽曲词,让观众对杜丽娘、柳梦梅有更透彻的了解,超越《牡丹亭》“纯浪漫”的固有印象,更凸显爱情、理想与社会、时代之间的碰撞,有深厚的人文价值。
“今年是昆三班进团30周年,也是昆大班艺术家从艺70周年。以前,老艺术家们带着我们来香港演出,就像老母鸡一样护着我们,现在,接力棒交到我们、交到新一代手上。”谷好好说,“上昆是幸运的,五班三代人员齐整,我们秉持继承经典、打造经典、演绎经典、传播经典的精神,就像一座‘活态博物馆’,也像一座电影院,观众一点,我们就能演,以戏推人,代代相承。”
“对闺门旦来说,从小学戏,杜丽娘就像长在身体里的一个角色。”罗晨雪说,演全本《牡丹亭》,让她对这个熟悉的人物有了新的感悟,“这次香港艺术节演出不仅是一次艺术之旅,更是我们与香港观众心灵深处的一次深情对话。我们怀揣着对昆曲的热爱与执着,渴望在这片舞台上,用全身心的投入,演绎出汤翁笔下的风华绝代。”胡维露则说,“每次演出都是全新的成长,希望我们的表演能将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与韵味展现给香港观众。”
“我们演全,观众看全,这是两全其美。”谷好好说,中国戏曲千姿百态,有取之不竭的宝藏,“我们深深感到‘时不我待’,要持续深化对中华文明的探源,打造更多展现昆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的作品,为香港和全世界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演出,唱响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