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京剧院获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孙正阳,3月7日凌晨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93岁。
1939年11月至1945年秋,上海成立了以“提倡与整理传统戏曲,培养京剧人才”为目的的上海戏剧学校,只招生了一届,通称“正字辈”。1931年出生的孙正阳便是其中佼佼者。
作家秦瘦鸥曾回忆,“我记得那时演丑角的孙正阳年龄最小,戏却演得很老练,但需要坐到椅子上去的时候,可非得由检场人员来扶抱不可,因此逗得台下哄堂大笑。”
孙正阳一生与众多著名演员合作,留下难忘的舞台形象。1953年,李玉茹、孙正阳等将《小放牛》整理改编,赴朝鲜慰问演出,受到热烈欢迎。1955年他和李玉茹参加华沙青年联欢会,演出《秋江》《拾玉镯》。1954年,华东戏曲观摩汇演盛况空前,孙正阳获京剧演员二等奖,是唯一获奖的丑角,《铁弓缘》陈母、《贵妃醉酒》高力士都获得肯定。1958年,上海京剧院根据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的一段故事改编出京剧《智取威虎山》,孙正阳饰演栾平。1999年,上海京剧院推出新编历史京剧《贞观盛事》,宝刀不老的孙正阳糅合老生、武生及丑行等多种表演手段,演活了功勋卓著却贪图奢靡、骄横无理的国舅长孙无忌。2011年,梅派青衣史依弘宣布开唱全本程派戏《锁麟囊》,成为戏迷们关注的焦点。《锁麟囊》特邀到孙正阳演出剧中的梅香,他正是当年顾正秋版《锁麟囊》中的梅香。
孙正阳一直说,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前辈的栽培。1956年8月,京剧大师周信芳率上海京剧院赴前苏联访问演出,行前,周恩来总理亲自指定要把昆剧《十五贯》带出去。周信芳带领剧团冒着酷暑到杭州向浙江昆苏剧团学戏,周信芳饰演况钟,孙正阳饰演娄阿鼠,大获成功。
孙正阳曾回忆,当时演《十五贯》用的是昆剧本,只有他演的娄阿鼠在周信芳的鼓励下,改用比较通俗的京白,为了展示地域特点,也保留了一点苏白。在昆曲中,娄阿鼠基本是文丑路子,为了发挥自己的武功底子,后来孙正阳和李宝春曾试演三场改编的京剧《十五贯》,加强了动作性。
1997年,在上海京剧院领导的支持下,老戏新演,再排《十五贯》时,陈少云演况钟,孙正阳演娄阿鼠。66岁的孙正阳腰脊椎骨错位,腿也经常发麻,医院催他去理疗,但他整天待在排练现场,研究动作,修改唱词,互相磨合。他笑着说,老伤就是这样,休息也疼,工作也疼,干脆让它疼去。在排练时,孙正阳在台子下面钻来钻去,跌打滚爬,使青年演员十分感动。他嫌过去杀尤的动作太简单,自己加了“地蹦”和“倒爬”等动作。
孙正阳在“小丑挑梁”专场说,京剧史上以丑行演员担当一号人物的剧目本来就凤毛麟角,像《打砂锅》《选元戎》《连升店》《花子拾金》等丑行经典戏都面临失传的危险,因为演的少,看的少,自然会的人就少,加上丑行对演员的要求又特别高,需唱念做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孙正阳希望通过专场,能使多年未上演的剧目得以重新整理、修改并恢复。
2002年12月,孙正阳为我国第一个京剧丑角表演艺术研修班开课讲学。面对来自江苏、中国台湾等地的京昆界后生及兄弟剧种的学员,孙正阳说,现在各戏曲行当虽也培养了一些丑角演员,但出挑的确实不多。大多青年丑角演员还是停留在老师怎么教就怎么演的层次。个别丑角演员至今还不懂得,丑角只是揭露讽刺生活中的丑人丑事,并不是自然主义地展览丑态;而是要求以美的艺术、创新的形式把这些丑的内容更鲜明地表现出来。
孙正阳说,生旦净末丑,丑排行老五,没有谁天生就爱演“丑老五”的。他以自己举例,6岁开始学戏,学的就是丑角,当时心里也不愿意,整天在台上插科打诨,不是演獐头鼠目的贼,就是扮身体有缺陷的人,而且总是给人演配角。但几十年下来,他深知舞台“一棵菜”的道理,“无丑不成戏”的道理,还有“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道理。丑角是揭露“丑”的,但形式千万不能“丑”,反而要美,要化丑为美。这就需要对角色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赞美什么,讽刺什么,同情什么,分寸如何把握?都需要认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