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评论 >> 正文
不妨拉低镜头讲述上海故事
2021年03月15日 10:48

  打开电视,总能看到一个个故事,在上海铺陈开来,比如之前的《安家》《三十而已》……未来,发生在上海的故事一定还会层出不穷。荧屏上,导演总是不约而同地用航拍技术,展现上海的华美,剧集的主角们在林立高楼和霓虹艳影中展开他们的故事。

  上海,欣欣向荣。但上海的美,在鲜亮的大处,也在市井的小处。不妨拉低镜头,不妨接上地气,无论是充满上海味道的弄堂,还是具有红色记忆的建筑,都可以成为摩登上海之外,人们的关注。

  要听久违的乡音

  近来,一部操着方言的《山海情》大火,给影视从业者上了一课。如今,在视频网站上看这部剧的时候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普通话版本,一个是方言版本。很多观众表示,还是方言版的更入戏,当看到这些演员灰头土脸地用满口方言吵架、骂人时,观众似乎瞬间就能感觉到,这些夹着大烟袋、裹着花头巾的人天生就是生长在这里的。

  乡音本来就是一个地方特色,是最能代表一个地域的文化特征,而只有真实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表演时才能更真实,情感更加充沛。上海话也曾经在影视作品中风靡一时,上世纪90年代的一部《孽债》就采用了沪语同期录音,剧中的“上海家庭”的成员全部选用了上海演员:赵有亮、严晓频、王华英、吴竞、金鑫、吴冕、李国梁、屠茹英、李家耀、李颖……“方言看似是面上的东西,其实变成了核心式的动力。”导演梁山说,“清一色的上海演员,他们对上海的风土人情更加理解,用自己的方言来演,也演得更准确了。”

  还有上海话版的电影《股疯》,至今仍在年轻人最爱的B站中传播,足见无论是老观众还是年轻观众,都爱听故乡的声音。反观一些创作者,在创作之前,就已经畏首畏尾,要么担心观众听不懂,要么担心会不会影响上海高大上的气质……其实多虑,上海的发展势不可当,乡音的发扬也势在必行。

  要闻弄堂的油烟

  故事,既然要扎根在上海,光会说几句上海话显然还是不够的。有人觉得,现在很多电视剧故事虽然发生在上海,但其实,上海不过是一个PS的背景板,这些故事放在北京、广州、深圳……任何一个大都市都成立。只是发生在上海,更“凡尔赛”一点。有的人说,以前的《孽债》拍得好,可以看到人们在弄堂里倒马桶,用公用电话,公交车又挤又堵,马路上不乏有赤膊骑脚踏车的路人……时过境迁,那些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用到现在的作品上,显然也不真实。但可以借鉴的是,走进生活的拍摄方法,若只是航拍远观,怎么能看到这些。楼再高,路再宽,人间也逃不过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弄堂里的马桶不见了,但早起的勤劳还在;公共电话不用了,但情感的牵挂不会断;公交车越来越高级,为人们的生活奔忙;骑自行车的赤膊老兄,如今也已化身公园里晨练的老爷叔……车水马龙、钢筋水泥之间,阿娘烧菜的袅袅油烟,可以从弄堂里搬到楼房里,不灭的依然是那一盏盼归的灯火。

  现在,当我们要回忆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是什么样时,很可能要到《孽债》《股疯》里去找。把镜头拉低一点,让30年后的人们回忆起今天的上海,在一个个文化地标的背后,也有故乡的人,故乡的情。

  要尝生活的甘苦

  90年代的《新民晚报》上登过一篇报道,那时人们围在商场里为了看《孽债》,都忘记了购物,可见好的作品的确让人牵肠挂肚。那会儿,小孩看不懂《孽债》,但一定听过李春波的歌:“曾经深爱过,曾经无奈过,曾经流着泪舍不得;曾经拥有过,曾经失去过,曾经艰难的选择……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二十多年过去了,孩子们长大了,当他们彷徨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这首歌也难免再次萦绕在心头。那时候,大人看《孽债》,小孩就看《十六岁的花季》,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心里初恋的童年。去年,《十六岁的花季》被高清修复后,从电视到网络,依然和当年一样火爆。导演张弘、富敏夫妇说,“戏里大家关心的教育改革问题、家庭教育问题等等,我们感觉没有过时。”而这些故事,当然不是凭空杜撰的,他们俩花了将近9个月的时间,采访了专家、教师和100多位中学生,甚至邀请女儿的同学住到家里来聊。富敏说,“剧里欧阳一家三代,也有我们家的影子。”他们也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了戏,怎么能不真实?

  其实,上海不乏优秀的创作者,这些年不断涌现“上海出品”的作品,足见上海创作人才济济,人们通过影视作品看到了上海的“华丽蜕变”。诚然,上海是美的,但现实哪有什么完美无瑕,就像《孽债》主演赵有亮曾说:“后来看过有些本子拍的也是上海人,上海生活,但就是不真实,打动不了人。连住的房子都假——好像上海人家家户户都住别墅似的。”导演黄蜀芹也表示,“其实,相当多上海人的生活还是平平凡凡的。”

  上海之光,是其改革开放后的滔天巨变,上海之光,也是一路走来这座城市始终不变的努力,豁达,真诚。镜头下,我们同喝彩。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吴翔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