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觉醒年代》,博得了各年龄阶层的欢迎,获取了质量与口碑的双重好评。作为共和国同龄人,我被剧情深深感动,特别是几场不同凡响的雨水、泥水与泪水,令人透过历史的风尘雨帘,看到了百年前仁人志士的意志、精神与风采。
陈独秀坐船从日本回上海时,天正下着倾盆大雨。他却不惮被雨浇湿,站在自家石库门房子的天井里,仰望雨空。这寓意着他作为新文化运动领头人的思想准备: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革命者是不怕风吹雨打的。毛泽东初出场的雨景,愈加显得意味深长。镜头由下往上推转:在纷乱的雨脚丛中,一双窄口布鞋,飞奔踩踏而来,水花四溅。青年毛泽东身着长衫,一手提在长衫开胯处,一手捏着一叠《新青年》顶在头上,从一派吆喝声、哭喊声、乞讨声的乱世中逆向奔跑。他微蹙着眉,四顾不暇,急急地要与同志者去阅读《新青年》,从中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匆匆来到蔡和森家,顾不上品尝美味佳肴,迫不及待向同志们介绍刊物内容,议论家国大事,甚至放下碗筷,又一次站到纷纷扬扬的雨中,让急雨冲刷洗涤自己,主动迎接疾风骤雨的锻炼考验。
记得小时候读过一本写“毛主席的青少年时代”的书,说毛泽东年少时常常冒雨行路,还每每光着脚丫,把布鞋脱了夹在腋下,很珍惜母亲的这一劳动果实。故若本剧毛泽东是光着脚丫初亮相,一定会带来更大的震动。我读了那本书模仿过一段时间,冒雨、光脚,宣称脚上是“越穿越结实的皮鞋”。毛泽东早年还经常带书到码头上去读,锻炼自己的抗干扰能力。这一点我也学过,仅一次就打了退堂鼓。书上还说毛主席好吃炒蚕豆干,锻炼自己的牙口和肠胃。本剧塑造的几位百年前的伟人,都有很真性情的细节,如《新青年》编委会一边吃花生一边讨论,蔡元培也爱吃,一边吃饭一边抓吃,就想:也可以表现毛泽东吃蚕豆的啊!
雨帘表现的正是“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意境。北京的戏,较少正面下雨,却几番出现胡同小路上的泥水。陈独秀迁居北京箭杆胡同9号,也是《新青年》杂志社所在地。陈独秀、钱玄同腾挪跨越地走在泥泞里,一边讨论着《新青年》用不用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陈独秀与蔡元培、胡适商量着开新文化系列讲座,一边取来路沿的砖块,垫到泥潭里,积水竟溅起丈余水花。这路,再不好走也得走,想方设法,铺路前行!
李大钊送陈独秀出京,在海河岸,看到个灾民集聚区,哀鸿遍野,惨不忍睹。听了一位老人家痛说原委后,陈独秀疾步离去,李大钊不明就里跟着。镜头拉回正面的陈独秀,原来他已泪如雨下。他先无声抹泪,继而放声大哭,人都站不住了,几乎委地,勉力站起,声泪俱下、字字哽咽地对李说一定要建党:“为了他们,为了他们,为了他们!”为了他们不再流离失所,为了他们像人一样地活,南陈北李对着同胞庄严宣誓,噙着热泪。
我们的党是在雨水、泥水与泪水中决定成立的。这里面,有着十分厚重的“人民至上”初衷。